强化房建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的措施分析
陈永胜
中建八局文旅博览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江苏省南京市 210000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提出,要系统推进好房子建设,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以此满足群众刚性和多样化改善性住房的需要。而强化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是保证工程安全建设、使用舒适绿色,并为建筑智慧化升级奠定基础的重要工作。全行业加强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更可以推动建筑业从粗放型转向精细化、工业化和绿色化。因此,对房建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问题进行系统性分析,进而采取可行性措施,在当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房建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的关系
施工管理是保障工程顺利推进的核心内容,具体指从投标阶段开始,历经策划、施工,直至竣工交付采取的一系列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活动。一般情况下,房建工程会将施工管理划分成六个维度:进度管理、成本管理、安全管理、合同管理、信息管理、现场协调。各管理维度不是简单衔接也不是独立推进的,而是要通过科学手段整合各类资源、平衡不同需求,确保项目在预定时间内实现成本、质量和安全目标。
施工质量控制是指为确保工程建设满足预定的质量管理要求,采取的一系列作业技术和管理活动。但这种控制不只关注施工成果的质量,还强调对施工过程的把控,以防患于未然。根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等的规定,房建项目施工质量控制核心内容包括五个方面:设定质量控制的起点,编制质量控制计划,控制施工过程及核心环节,验证施工阶段性质量,以及对工程整体质量进行验收并处理缺陷。
通过对房建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内涵、内容的分析,可以看到二者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有着紧密的辩证关系。首先,二者共同服务于房建工程项目整体目标。其次,管理是控制的前提,为控制提供组织保障和制度支撑。控制是管理的核心,可以确保施工过程符合质量标准,减少质量问题导致的返工、停工现象,从而保障项目进度和成本目标。因此,高效的施工管理可以为质量控制创造良好环境,而严格的质量控制可以为实现施工管理目标提供根本保障,二者相辅相成 , 缺一不可。在房建工程中同步推进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可以确保建筑物结构安全可靠、使用寿命较长,满足业主的使用需求。同时,可以避免质量问题增加维修成本,从而提高项目投资回报率。
二、强化房建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的综合措施
(一)构建完善、科学的管理体系
管理体系是房建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的骨架,可以保证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在构建完善、科学的管理体系时,项目单位要从健全规章制度入手,制定岗位操作规范、质量责任手册和安全行为守则,以此明确项目经理、各部门及各岗位相关人员在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中的责任、行为边界、工作标准。在此基础上,需对应招投标、设计、建设施工等流程,出台投标策划、图纸会审、施工组织、竣工验收等管理办法,为各环节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提供根本遵循。同时,考虑到项目建设受内外部多重环境影响的现实情况,融合进度、成本、质量、安全多维度管理要求,细化制度落地方案。比如,规定钢筋绑扎工序中钢筋的规格、间距、搭接长度和保护层厚度等具体参数;给出每平方米钢筋消耗用量和施工时长的上限与下限。通过细化制度防止施工过程中由微小偏差带来的质量问题。此外,项目单位要考虑到制度落地的现实需要,强化监督考核机制。比如成立专项的督查小组,综合应用日常巡查、月度考核和季度评审方式跟踪检查制度的执行情况。考核结果与各部门、各班组和具体工作人员的薪酬、评优、晋升直接挂钩。如果出现违规操作等情况不仅要处罚作业个人,还需要对相关管理人员进行严肃追责,形成“有制度可依、有监督可查、有奖惩可施”的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闭环[1]。
(二)实施全过程、动态化的质量控制
对房建工程而言,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不应当停留在事后检查阶段,而必须以事前预防为核心理念,同时加强事中管控。其中,事前预防作为第一道防线,核心目标是消除潜在的质量隐患。比如在作业之前,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要共同参与图纸会审,重点检查图纸是否完整、准确、具有可执行性,图纸中的结构、尺寸、管线布置等关键内容是否合理。如果发现图纸有缺陷、矛盾或不合理之处,各单位需要及时提出异议;施工单位也可以结合现场勘查情况给出解决问题的建议。避免图纸问题导致的施工返工或留下质量缺陷。
在事中控制阶段,项目单位要围绕材料、工序、关键部位三大核心要素,加强全方位、全时段管理的力度。以材料管控为例,项目单位需要综合考量供应商的资质、信誉、生产能力等情况,筛选出优质的供应商,建立白名单。并通过定期考核,对供应商进行动态管理。进场材料必须经过物资部门、质量部门、监理单位共同审核,确保材料的规格、型号、数量、外观质量符合采购要求,合格证、检验报告等质量证明文件齐全、真实、有效。之后再抽样检查钢筋、水泥等关键材料的核心技术指标,确保其满足项目实际建设需要。不合格材料一律不允许流入施工现场,并要追溯材料供应商的相关责任[2]。
事后纠偏作为质量控制的补位环节,核心在于通过验收发现问题,进而分析问题成因并限时进行整改和完善。值得注意的是,在该阶段应当建立质量问题数据库,也就是集中整理所有质量问题,对其类型、原因、整改措施和效果进行分类建档。这样便于发现本项目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的共性问题,为后续项目建设与管理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三)大力推进技术创新与智慧工地建设
技术创新是提升房建工程施工管理效率和质量控制水平的核心驱动力,也是落实好房子建设与管理要求的重要抓手。项目单位可以引入智慧工地管理系统,或根据实际需要创新工艺方法。以使用智慧工地管理系统为例,这类系统依托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可以对施工现场人、机、料、法、环进行全方位智能管控。比如,项目单位在塔吊、施工电梯、混凝土泵车等大型机械上安装传感器,可以实时采集机械的工作参数。后台大数据系统会对应理想状态模型,结合设备的维修保养数据,分析其运行状态,判断是否存在故障。一旦发现潜在故障问题,系统会通过终端设备发出预警,叫停现场作业的同时给维保人员提供处理故障的建议。如此可以降低机械性能不足引发质量问题的概率,并避免机械故障导致工期延误和安全事故[3]。
结语
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涉及多要素、多环节、多主体,是一项复杂且系统的工作。因此,房建项目单位需要形成一套覆盖制度、执行、技术的综合措施体系,进而形成齐抓共管的项目管理氛围。但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没有终点,只有持续改进的过程,需要更多行业企业以创新的思维和务实的行动不断探索适应新时代要求的管理与控制路径。
参考文献:
[1] 孙俊婕 . 施工现场管理方法在房建工程质量控制中的作用[J].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5(4):248-250.
[2] 周丽梅 . 房建工程质量控制中施工现场管理 [J]. 石材 ,2024(2):76-78.
[3] 毕立杰 . 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房建施工质量控制技术研究[C]//2025 工程技术与材料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 202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