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现状及策略研究

作者

李想

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 641000

摘要: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与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一起构成了初中语文学习的“四大板块”,是初中语文课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以语文学科性作为核心,联动其他学科,将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作为培养目标,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语文性等四个特点。当下,我国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板块的教学在不断探索的道路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应试痕迹重,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陈旧、语文特点被模糊、地区教育资源不平衡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新教学观念、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手法,明确语文学科性,合理开发课程资源,最终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综合性学习;特点;现状;策略

1 语文综合性学习定义

2011年版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综合性学习提了四点要求:1.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2.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3.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4.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1]根据这四点要求,并结合具体教学实际,不难得出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定义: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具有学科综合性特点的一项学习行为,它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日常生活中的亲身经历作为基础,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等作为主要的学习方式,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社会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将语文与其他科学学科有机结合,使各个学科之间互相作用、相辅相成。

2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及意义

初中语文的综合性学习作为新课标改革下新的教学板块,具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拥有着与其他学科课程和教学活动不同的教学任务,而想要深入探究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板块的教学任务,必须在明确其特点与意义的基础上进行。

2.1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

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都是较为陌生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摸索探究。因此,明确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就显得非常重要。

2.1.1实践性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另一大特点就是实践性,它不再单纯地要求学生对课本知识点进行透彻的掌握,而是更加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亲身参与程度,希望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获得学习乐趣、体验。因此,往往利用走访、调查、查阅资料等方式自主地展开探究学习,在实践的过程中总结经验,归纳出新的学习方法,培养增加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提升个人语文综合素养。教师应当明确这一点并合理引导学生切实参与整个实践过程。这就需要教师转换现在的角色,逐步由学习活动的“领导者、操控者”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习与实践的“引导者、合作者”,要放心将课堂交于学生,让每一位学生成为这一实践活动中的主角,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实践环境。

2.1.2语文性

语文综合性学习板块虽然会跨学科,涉及的内容更加丰富,但其本质仍是语文,目的还是在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教学的基本目标定为应该指向语文,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历史课、科学课。如在一次以《探索月球奥秘》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中,一位教师巧妙地引导学生将重点放在探究“丰富多彩的月亮文化”上,侧重于让学生感受中外文学作品中对月亮表达出的不同情感,再让学生们通过资料收集、分组讨论、展开辩论等形式自主地感受月亮文化魅力。在此案例中,该教师很好地把握了综合性学习语文性的特点,发现了月亮在文化方面的特点,避免将语文课变为科普课堂,并借助学生们对月亮的兴趣,培养了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及语文综合能力。如果教师将学习目标定位在“认识月球,研究月球,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树立爱科学、学科学的思想”,那就偏离了语文的学科性了。

2.2 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意义

2.2.1 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传统的语文教学,通常是教师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学生往往是被动学习,知识的学习很多时候停留在识记层面,自主思考的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而语文综合性学习所具备的课程特点要求学生能依照个人的兴趣、特长、学习生活经历“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随后组织学生以个人或集体为单位,借助语文课程中所学到的知识,通过走访调查、询问了解、查阅资料等方式来分析、探究和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得到切实提高。

2.2.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积极的合作意识是新时代对中学生的要求,而语文综合性学习板块恰好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为小组合作是语文综合性学习常常使用的学习形式。学生们常常会为了完成一个语文活动,或者解决一个问题而大胆地去寻找合作伙伴,主动地去寻找合作方法与途径。而学生在交流合作的过程中,会逐渐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意义,并不断完善自我,不断地提高与他人交流的能力,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3.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策略

教师首先需要明确对《新课程标准》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要求,转变教学观念:教学不纯粹以“提分”为目的,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这就需要:1、不挤压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间。教师在备课时提前根据学情设计好教学环节,留足教学时间,杜绝将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程时间用来学习其他教学内容的现象。2、教学的内容丰富化,不以纯粹传授语文知识为主。在对这部分内容进行教学设计时,设应计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如课本剧演出、开展主题辩论赛、举行朗诵比赛、话剧观摩等活动,这些都是能够提高学生施加能力与语文综合素养的活动。3、教学手段多样化。除了讲授,还可以采访、调查、查阅资料等等等。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主动运用语文知识与技能,提高其综合能力。

结语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有效开展,它不仅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语文基本能力的提高,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能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合作探究精神,培养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树立健全的人格,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不仅如此,教师还能通过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设计和开展,继续对语文课程展开深入研究,创新教学模式,并设计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科学、有序、高效的语文课堂。不管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现阶段都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不懈努力地钻研探究。而本文提出的一些观点还比较粗浅,借以抛砖引玉。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禹文萃.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实施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1.

[3] 姜春丽.浅析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指导策略[J].教育,2015(6):121-121.

[4] 覃红彬.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指导策略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

[5] 杨峰杰.浅析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5(10):170-170.

[6] 李玲.番禺区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实施现状的个案调查与分析[D].广州:广州大学,2013.

[7] 宋晓辉.新课程改革中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辽宁:辽宁师范大学,2005.

[8] 潘静.基于时效的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策略初探[J].浙江教育科学,2008(1):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