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因素与优化策略研究

作者

杨春红

湖北省工程咨询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省武汉市 430061

1 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因素

1.1 人员因素

在建筑工程管理领域,人力资源占据核心地位。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对工程质量和进度产生直接影响。施工人员若技术不熟练,可能会导致施工操作不规范,引发质量问题,甚至安全事故。与此同时,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和决策水平亦极为关键。具备优秀管理能力的人员能够合理规划施工计划、有效调配资源,并协调各部门间的工作,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反之,经验不足或管理能力欠缺的管理人员可能导致工程管理混乱,进而影响工程效率。

1.2 材料因素

建筑质量的保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建筑材料的品质。即便施工技术再为精湛,若采用的建筑材料不符合标准,亦难以确保工程的安全与持久性。例如,品质低劣的钢材可能无法支撑设计所规定的荷载,从而引发建筑结构的裂缝甚至崩塌;而不合格的水泥则可能削弱混凝土的强度,进而降低整体工程质量。此外,建筑材料的供应状况亦会对工程进度产生显著影响。若材料供应出现延迟,将导致施工进程受阻,进而影响工程的按时完成。

1.3 机械设备因素

随着建筑工程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机械设备在施工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先进的机械设备不仅能够提升施工效率,而且能够确保施工质量。然而,若机械设备的选择不当,可能无法满足施工的具体需求;若维护保养措施不到位,设备容易发生故障,这将影响工程进度,甚至可能引发安全事故。例如,塔式起重机若未按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可能会出现机械故障,从而危及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1.4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对建筑工程管理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自然环境方面,如恶劣的天气条件(暴雨、大风、高温等)会给施工带来困难,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在暴雨天气下,露天作业无法进行,还可能导致基坑积水,影响基础施工;高温天气则可能使混凝土水分蒸发过快,影响其强度。社会环境方面,当地的政策法规、周边居民的态度等也会对工程产生影响。如果工程建设不符合当地的政策要求,可能会面临停工整顿等问题;周边居民对工程施工产生不满,可能会引发纠纷,干扰工程的正常进行。

2 建筑工程管理的优化策略

2.1 人员管理优化策略

针对人员因素对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可从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两方面进行优化。对于施工人员,应加强专业技能培训。定期组织技能培训课程,邀请行业专家进行现场指导,传授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操作规范。通过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减少因操作不规范导致的质量问题和安全事故。例如,可以每月安排一次专项技能培训,针对不同的施工环节,如混凝土浇筑、钢筋绑扎等,进行详细的讲解和示范。同时,建立技能考核机制,对施工人员的技能水平进行定期考核,激励他们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对于管理人员,要提升其管理能力和决策水平。可以通过参加管理培训课程、研讨会等方式,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企业也可以定期组织内部的管理经验交流活动,让管理人员分享自己的管理经验和心得,共同提高管理水平。此外,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对管理人员的工作表现进行客观评价,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奖惩,激励他们积极履行职责,提高管理效率。

2.2 材料管理优化策略

在材料管理方面,要严格把控材料质量和供应。在材料质量控制上,建立严格的材料采购制度。选择信誉良好、产品质量可靠的供应商,对采购的材料进行严格的检验和检测。在材料进场前,要检查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规格型号等是否符合要求,并进行抽样检测。例如,对于钢材,要检查其屈服强度、抗拉强度等指标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对于水泥,要检测其安定性、强度等指标。只有检验合格的材料才能进入施工现场。在材料供应领域,应构建周密的材料供应计划体系。依据工程进度的规划,预先拟定材料采购及供应方案,以确保材料的及时供应。与供应商之间应建立长期且稳固的合作关系,并签订详尽的供应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从而保障材料供应的连续性。此外,应建立材料库存管理系统,实时跟踪材料库存状况,以防止材料过剩或短缺现象的出现。

2.3 机械设备管理优化策略

为充分展现机械设备在建筑工程中的关键作用,必须切实强化机械设备的选型、维护与保养工作。在机械设备选型过程中,应紧密结合工程实际需求与特点,精心挑选适宜的机械设备。在选择设备之前,必须对工程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条件进行详尽的分析与评估,以确保所选设备能够完全满足工程施工的各项需求。例如,在高层建筑施工领域,应选择起重量大、工作幅度广的塔式起重机;而在土方工程中,则应选择功率适宜、性能稳定的挖掘机。在机械设备维护保养方面,应建立完善的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清洁、润滑、紧固等维护保养工作,及时发现和排除设备故障隐患。制定设备维护保养计划,明确维护保养的内容、周期和责任人。例如,对于塔式起重机,每周要进行一次例行检查,每月要进行一次全面的维护保养。同时,建立设备维修档案,记录设备的维修情况和更换零部件的信息,为设备的管理和维护提供依据。

2.4 环境管理优化策略

应对环境因素对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需要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方面采取措施。在自然环境应对方面,建立气象预警机制。及时获取当地的气象信息,提前做好应对恶劣天气的准备工作。在暴雨、大风等恶劣天气来临前,停止露天作业,对施工现场的设备和材料进行妥善保护,如对塔式起重机进行锚固,对露天堆放的材料进行覆盖等。对于高温天气,可以调整施工时间,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高强度作业,同时为施工人员提供防暑降温的物品和设施,确保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在社会环境应对方面,加强与当地政府部门和周边居民的沟通协调。在工程开工前,主动向当地政府部门了解相关的政策法规要求,确保工程建设符合规定。积极与周边居民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意见,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工程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例如,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在居民休息时间进行高噪音作业;设置隔音屏障,减少施工噪音对周边居民的干扰。通过与政府部门和周边居民的良好沟通,营造和谐的施工环境,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3 结语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管理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通过对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不难发现,人员、材料、机械设备以及环境等因素均对工程管理产生着重要影响。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本文提出了针对性的优化策略,旨在提升建筑工程管理的效率和质量。然而,建筑工程管理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实践。在未来的工作中,应继续关注行业动态,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不断完善和优化建筑工程管理体系,以适应日益复杂多变的建筑市场环境。同时,也应加强与各方的沟通协调,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建筑工程管理的持续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毛绍华 . 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因素与优化策略 [J].江苏建材,2024,(02):160-161.

[2] 梁伟 . 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因素与优化策略 [J]. 砖瓦,2024,(04):112-114.

[3] 吴优 . 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因素与优化策略研究 [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4,(09):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