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低碳背景下城镇燃气工程的发展趋势与对策研究

作者

陈锐

云南中石油昆仑燃气有限公司昆明分公司 650000

摘要:随着低碳经济和绿色发展的趋势日益显现,城镇燃气工程作为能源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不仅涉及到能源的供应与消费效率,还直接影响到城市的能源结构优化及环境保护。在全球倡导低碳减排的背景下,城镇燃气工程的转型升级已成为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本文从低碳背景出发,探讨了城镇燃气工程在节能减排、清洁能源利用、智能化管理等方面的发展趋势,并结合实际案例提出了相关的对策。研究结果表明,城镇燃气工程的低碳转型不仅能够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还能够促进能源结构的优化和提高社会经济效益。通过推动清洁能源的广泛应用,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并加强政策与市场环境的支持,城镇燃气工程将为实现低碳目标和推动绿色城市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 低碳经济,城镇燃气工程,节能减排,清洁能源,发展对策

在全球气候变化与环境保护日益受到重视的背景下,低碳经济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战略已经得到广泛关注。低碳背景下,能源产业的转型升级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城镇燃气工程作为能源供应和城市建设的重要支撑,不仅承担着提供能源的功能,还对环境保护和城市发展产生深远影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镇燃气工程面临着资源紧张、环境压力加大的挑战。在低碳经济的大环境下,如何提高城镇燃气的使用效率,推动清洁能源的应用,优化能源结构,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城镇燃气工程的低碳转型不仅要求技术的不断创新,也需要政策的支持和市场环境的优化。如何在低碳背景下推进城镇燃气工程的发展,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和减少碳排放,成为研究和实践中的重要课题。

一、低碳背景下城镇燃气工程的发展趋势

(一)节能减排技术的应用与创新

低碳经济的核心目标之一是减少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城镇燃气工程作为城市能源供应的主力军,其节能减排技术的应用直接影响到城市整体的碳排放水平。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许多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已经在城镇燃气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在燃气的输送、储存和分配过程中,通过优化设计和技术手段,减少了能源的损耗,提升了燃气使用效率。目前,城镇燃气工程中的节能减排措施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燃气设备的能效提升,通过采用高效燃烧器、热交换器等设备,提升燃气的利用效率,减少无效排放;二是燃气输送过程中的智能化控制,通过数据监控与优化调度,减少管道损耗和能源浪费;三是燃气储存与配气的优化管理,采用智能计量和调度系统,精准控制燃气的供应量,确保能源的高效利用。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低碳技术在城镇燃气工程中的应用将愈加广泛。未来,随着清洁能源技术的发展,燃气供应链的节能减排潜力将进一步释放,为推动低碳目标的实现提供更为强大的支撑。

(二)清洁能源的广泛应用

低碳背景下,城镇燃气工程的转型不仅仅是减少传统化石能源的消耗,更重要的是推动清洁能源的广泛应用。天然气作为相对清洁的化石能源,已经成为许多城市能源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要实现低碳目标,单一依赖天然气还不够,必须进一步扩大清洁能源的使用范围。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生物天然气、氢气等新型清洁能源在城镇燃气工程中的应用逐渐增多。生物天然气作为一种通过生物质发酵等方式生产的清洁燃气,其碳排放量远低于传统天然气,且能够有效减少城市垃圾的环境压力。氢气作为一种零排放的清洁能源,在燃气工程中的应用潜力巨大。通过将氢气与天然气混合使用,既能够降低碳排放,又能为氢能的进一步推广奠定基础。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政策的推动,未来城镇燃气工程中将有更多清洁能源的应用,这将大大提升城市能源的绿色水平,推动能源结构的优化。同时,清洁能源的普及也将促进燃气工程与可再生能源的深度融合,为低碳城市的建设提供坚实的能源保障。

(三)智能化管理与数字化转型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化管理与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城镇燃气工程提升效率和降低碳排放的有效途径。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并促进能源管理的精细化。尤其是在燃气供应、调度、计量、监控等环节,智能化技术能够实现实时数据采集和远程控制,大大提升了系统的管理水平和能源的使用效率。城镇燃气工程的智能化转型包括智能气表的广泛应用、燃气管网的智能调度、远程监控系统的建设等。智能气表可以精确记录用户的燃气消耗数据,结合智能调度系统,精准控制燃气的供应量,避免浪费。智能化管网系统通过对管道压力、流量、温度等数据的实时监控,能够及时发现管网漏气等问题,避免不必要的能源浪费。此外,数字化平台的应用也帮助燃气企业进行精确的需求预测,合理调配能源资源,优化资源配置。

二、低碳背景下城镇燃气工程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一)政策与市场环境的支持不足

尽管国家已经提出了一系列低碳发展政策,但在实际操作中,政策执行的力度和市场环境的支持仍存在不足。当前,许多城市在推动城镇燃气工程的低碳转型过程中,政策的落地执行不力,缺乏足够的政策保障和市场机制的支持。尤其在清洁能源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方面,政策措施未能完全到位,导致许多燃气企业面临资金短缺、技术更新滞后等问题,进一步影响了低碳转型的推进。为此,政府应在政策层面提供更加明确的支持和保障。例如,应出台有针对性的税收优惠政策,降低清洁能源技术研发和应用的成本,激励燃气企业加大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同时,政府还应提供更多的财政补贴和绿色信贷支持,鼓励企业投资绿色能源基础设施的建设,确保清洁能源技术的广泛应用。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政策引导,促进能源价格的合理化,减少传统能源对市场的干扰,推动清洁能源市场的健康发展。市场机制的改善也至关重要。市场激励应当围绕低碳转型的目标,给予更多的激励措施,如对低碳项目的税收减免、资金扶持等,使企业和消费者能够在经济上获得实质性的激励,从而推动低碳能源的普及和应用。政策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也是关键,政府应确保长效机制的建立,让企业在低碳转型过程中拥有更多的信心和保障。

(二)技术研发与创新能力的提升

随着低碳发展战略的推进,城镇燃气工程的低碳转型面临着巨大的技术挑战,特别是在清洁能源的生产、存储、运输和使用等方面的技术瓶颈。这些瓶颈不仅制约了燃气工程的低碳转型,也限制了低碳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因此,提升技术研发与创新能力,推动技术突破,已成为解决这一挑战的关键。首先,燃气工程领域的低碳技术涉及多个方面,包括生物天然气、氢气等新型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应用。为了推进低碳转型,必须加强对这些新技术的研发投入,推动技术的成熟与商业化应用。燃气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应加强合作,共同攻克技术难关,尤其是在氢气的储运和生物天然气的高效生产等关键技术上,要加大研发力度。同时,政府可以通过设立专项基金、绿色创新基金等方式,支持相关技术的创新与研发,降低技术研发的风险,激励企业投身于低碳技术的研究。其次,技术的创新不仅需要资金和资源的投入,还需要政策的引导和市场的需求。政府应通过政策支持,加强对新兴低碳技术的应用推广,帮助燃气企业降低技术应用中的试错成本。在政策保障和市场需求的双重推动下,技术创新的成果可以更快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燃气工程的低碳转型。

(三)城市燃气基础设施的改造与优化

为了实现低碳目标,城镇燃气工程的低碳转型不仅仅依赖于技术的创新,还需要城市燃气基础设施的改造与优化。许多城市的燃气基础设施在设计和建设时并未充分考虑到低碳要求,许多老旧管网、储存设施和输配设施存在能效低、管理难度大等问题,成为制约低碳转型的瓶颈。因此,首先必须对现有基础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对于老旧的燃气管网,特别是一些长期未进行检修和维护的管道,应该进行技术更新和优化,提升其运行效率。同时,燃气输送过程中的智能化改造是提升效率的重要手段。智能气表、智能管网等技术的应用,可以实时采集数据,帮助管理人员对燃气的输送进行精准控制,避免能源浪费。通过智能化技术,城镇燃气工程的管理将更加精细化,有效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排放。其次,应积极建设新的清洁能源基础设施,为清洁能源的应用提供保障。例如,建设更多的天然气加气站、氢气储存和分配设施等,为新能源的推广提供基础支撑。此外,燃气储存与运输设施的优化也是实现低碳目标的重要环节。储气设施的改进不仅能提高燃气的供应保障能力,还能为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提供更多的灵活性和储备。最后,基础设施的改造和优化需要多方合作,政府、企业和技术供应商应紧密协作,共同推动基础设施的升级改造。政府应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等措施,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的低碳化,同时,为企业提供足够的市场空间,鼓励其加大绿色基础设施的投资。

三、低碳背景下城镇燃气工程发展的策略路径

(一)推动绿色能源政策的出台

在城镇燃气工程低碳转型进程中,政策支持至关重要。当前,我国虽在低碳转型方面有所成果,但实际执行时存在政策不协调、支持力度不足等问题。为加速城镇燃气工程的低碳发展,政府需制定更完善、细致的绿色能源政策,提供资金支持、税收优惠以及绿色金融产品等多方面的激励措施,且着重以天然气为主导推动低碳转型。首先,加大对以天然气为核心的清洁能源和相关低碳技术的财政支持力度。设立专项基金,鼓励企业加大对涉及天然气高效利用、天然气与可再生能源融合等绿色项目的投资。鉴于天然气在现阶段及未来一段时间内仍是城镇燃气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财政补贴,助力企业攻克天然气清洁燃烧技术、生物天然气制取技术等难题,降低企业在这些技术研发与市场应用初期的成本。例如,对于积极开展天然气高效燃烧技术研发的企业,给予补贴和低息贷款,推动天然气在城镇燃气领域更高效、更清洁地应用,促进其广泛普及。其次,发挥税收政策的推动作用。通过减税、退税等手段,激励燃气企业在以天然气为主的低碳技术研发和清洁能源应用方面加大投入。对采用天然气相关低碳技术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减轻企业运营负担,增强企业绿色发展的内生动力。引导企业将更多资源投向天然气的深度开发利用,如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建设等项目,推动整个行业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型。最后,出台绿色金融政策,为以天然气为主的低碳转型提供持续资金支持。借助绿色债券、绿色信贷等金融工具,引导社会资本流入天然气相关的低碳能源领域,为城镇燃气企业在天然气储存、运输设施的低碳化改造等项目提供融资便利。推动绿色金融市场发展,建立长期、稳定的资金供给机制,保障天然气在城镇燃气工程中的高效利用及相关低碳技术的研发推广。

(二)加强跨行业协作与技术创新

在低碳背景下,城镇燃气工程的低碳转型并非燃气行业独自的任务,需要各相关行业协同合作。为推进以天然气为主的清洁能源技术的研发与广泛应用,必须强化燃气企业与其他能源产业、科研机构、技术公司等多方的协作。首先,燃气企业要加强与科研机构、高校和技术公司的合作,聚焦以天然气为核心的低碳技术研发。政府设立专项科研资金,支持产学研合作项目,助力清洁能源技术创新。在天然气清洁燃烧、生物天然气制取与应用等关键领域,燃气企业联合高校和科研机构共同开展技术攻关,降低这些以天然气为基础的新技术的应用成本,推动其在实际生产中的落地。其次,跨行业合作应拓展到多个领域。燃气企业与电力公司合作,探索天然气与风电、光电等可再生能源的联合应用模式,如 “风光气储” 多能互补项目,提升能源综合利用效率。与建筑行业紧密合作,将天然气采暖、热水等设施进行智能化集成,实现建筑能源系统的优化,提高天然气在建筑领域的利用效率,减少碳排放。同时,燃气企业与新能源汽车行业合作,探索压缩天然气(CNG)、液化天然气(LNG)在交通领域的深度应用,推动燃气与交通领域的绿色协同发展。

(三)强化绿色金融支持与市场激励

低碳经济发展离不开巨额资金支持,绿色金融是为城镇燃气工程低碳转型提供资金保障的关键。在以天然气为主导的城镇燃气工程低碳转型过程中,绿色金融可助力企业突破技术研发和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瓶颈,加速天然气相关低碳技术的推广应用。首先,政府推动绿色金融政策落地,引导银行和金融机构为以天然气为主的低碳转型项目提供融资支持。创新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等金融产品,为城镇燃气企业在天然气净化、高效输配等低碳项目提供充足资金。通过政策引导,促使金融机构为天然气相关低碳项目提供更优惠的贷款利率和融资条件,降低项目资金成本,推动绿色项目的实施。其次,发行绿色债券和设立绿色基金,为城镇燃气企业的天然气相关项目提供长期资本支持。绿色债券作为专门为低碳环保项目融资的工具,通过建设绿色债券市场,为城镇燃气企业的天然气储存设施升级、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建设等提供稳定的融资渠道。绿色基金则可用于支持天然气相关低碳产业的技术研发和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天然气产业的绿色发展。最后,发挥市场激励的作用。政府设立低碳发展基金、绿色投资基金等,重点鼓励社会资本投入以天然气为核心的清洁能源和低碳技术领域。对于积极参与天然气高效利用项目、生物天然气研发与生产等方面的企业,给予相应的绿色补贴,提升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同时,通过市场激励,促使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使用以天然气为能源的产品和服务,增加对低碳燃气产品的市场需求。例如,对购买使用天然气取暖设备的用户给予一定补贴,推动天然气在终端消费市场的应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全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大力倡导低碳经济的时代背景下,城镇燃气工程的低碳转型意义深远且势在必行。从发展趋势来看,节能减排技术的持续创新、清洁能源的广泛应用以及智能化管理与数字化转型,为城镇燃气工程的绿色发展指明了方向。尽管在转型过程中面临政策与市场环境支持不足、技术研发与创新能力有待提升以及城市燃气基础设施亟需改造优化等诸多挑战,但通过推动绿色能源政策出台、加强跨行业协作与技术创新、强化绿色金融支持与市场激励以及加大公共宣传与教育等一系列策略路径,能够有效化解难题,助力城镇燃气工程实现低碳目标。

参考文献

[1] “双碳”目标下天然气行业碳达峰路径研究[J]. 詹德蛟.能源与节能,2022(10)

[2] 大力推动燃气与多种能源融合发展——双碳目标下燃气行业发展战略探讨[J]. 王炜玮;孙慧;杨雷.城市燃气,2022(07)

[3] 大数据分析在城镇燃气企业生产运营中的应用研究[J]. 孙震.城市燃气,2022(05)

[4] 城镇燃气行业发展现状与关键前沿技术[J]. 孟伟;何卫;李璐伶;杨喆;单克;段鹏飞;蒋鹏;范峻铭.油气储运,2022(06)

[5] 无线远程技术在城镇燃气统计管理中的应用[J]. 杨辰晨.城乡建设,202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