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刑诉法下公安刑事技术工作改进措施研究
杜军 杨二林
内蒙古杭锦旗公安局刑事侦查大队
摘要:新刑诉法的实施对公安刑事技术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则基于新刑诉法下公安刑事技术工作的新要求,从学习人权保护法理,强化人权保障意识;树立新型办案理念,转变传统办案模式;合理运用科学技术,加大科技强侦力度;完善配套执法规范,优化办案工作实效等多个方面提出改进措施,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刑诉法;公安刑事技术;改进措施
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新刑诉法的实施对公安刑事技术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可忽视的是,公安刑事技术工作在破案侦查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然而,在新刑诉法下,公安刑事技术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因此,如何适应新刑诉法的要求,提高公安刑事技术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学习人权保护法理,强化人权保障意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权保护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要议题。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人权保护工作,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公民权利的保障。新刑诉法的实施,对于公安刑事技术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新刑诉法下更好地保障人权,成为公安刑事技术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加强人权保护法理的学习,提高公安刑事技术工作人员的法律素养。公安刑事技术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需要运用法律知识对案件进行侦查、取证等工作。因此,具备扎实的法律素养是公安刑事技术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通过学习人权保护法理,公安刑事技术工作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新刑诉法的精神和要求,明确自己在办案过程中应遵循的法律原则和程序,确保在侦查、取证等环节中充分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1]。
其次,强化公安刑事技术工作人员的人权保障意识,提高办案质量。在新刑诉法下,公安刑事技术工作人员在办案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对公民权利的保障。通过学习人权保护法理,公安刑事技术工作人员可以更加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使命,树立正确的人权观念,将人权保障贯穿于办案的全过程。在侦查、取证等环节中,要严格遵守法律规定,确保证据的合法性和有效性,防止因办案过程中的不当行为导致公民权益受损。同时,还要注重与当事人的沟通和交流,尊重当事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申诉权,使办案过程更加公正、公开、透明。
再则,建立健全公安刑事技术工作人员的人权保障机制。为了确保公安刑事技术工作人员在办案过程中充分保障公民的人权,需要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和机制。一方面,要加强对公安刑事技术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定期组织学习人权保护法理和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公安刑事技术工作人员的法律素养和人权保障意识。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公安刑事技术工作人员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其在办案过程中严格遵守法律规定,切实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对于违反法律规定、侵犯公民权益的行为,要依法追究责任,维护法治权威。
二、树立新型办案理念,转变传统办案模式
在新刑诉法视域下,为适应新时代的执法要求,公安刑事技术领域需要树立新型办案理念,转变传统办案模式,更好地维护社会治安、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首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新刑诉法明确规定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原则,要求公安机关在办案过程中充分尊重和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为此,公安机关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严格依法办案。公安机关在办理刑事案件时,必须严格遵守新刑诉法的规定,确保办案程序的合法性,防止滥用职权、违法办案。2.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知情权、参与权、辩护权等诉讼权利。公安机关在办案过程中,应当及时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关案件的事实、证据、法律适用等情况,充分保障其行使诉讼权利的机会。3.关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权保障。在办案过程中,公安机关应当关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生活待遇、人身安全等方面的问题,切实保障其基本人权。
其次,注重协同作战理念。新刑诉法强调了公检法三机关之间的协同作战,要求公安机关在办案过程中加强与检察机关、法院的沟通与协作。基于此,公安机关在办案过程中,应当及时向检察机关、法院提供案件的相关情况,确保信息的畅通与准确[2]。此外,公安机关应当与检察机关、法院建立长效的协作机制,明确各自的职责与分工,确保办案工作的顺利进行。
再则,强化程序意识。新刑诉法对办案程序进行了严格的规定,要求公安机关在办案过程中强化程序意识,优化办案流程。为此,公安机关应当严格执行办案程序,确保办案工作的合法性。同时,公安机关应当根据新刑诉法的要求,对办案流程进行优化调整,简化繁琐的程序,提高办案效率。
三、合理运用科学技术,加大科技强侦力度
新刑诉法的实施,对于公安刑事技术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为了适应新刑诉法的要求,提高公安刑事技术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相关人员应该重视科学技术的运用,加大科技强侦力度。
首先,提高刑事技术部门的信息化水平。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公安刑事技术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可以帮助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为错误。因此,公安刑事技术部门应积极引进和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如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建立和完善刑事技术信息系统,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利用。同时,还应加强网络安全建设,保护刑事技术信息的安全。
其次,构建优质的刑事技术人才队伍。人才是公安刑事技术工作的重要支撑。为了提高公安刑事技术工作的专业性和技术水平,应加大对刑事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构建优质的刑事技术人才队伍。
再则,完善刑事技术工作的法律保障。法律是公安刑事技术工作的重要依据,也是保障其公正、公平、公开进行的重要手段。因此,相关人员应进一步完善刑事技术工作的法律制度,明确其职责、权限和程序,确保其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同时,也应加强对刑事技术工作的监督和管理,防止滥用职权、违法办案。
四、完善配套执法规范,优化办案工作实效
在新刑诉法下,为优化公安刑事技术工作的办案工作实效,需要完善配套执法规范,以进一步优化公安刑事技术工作的办案工作实效,保证刑事案件办理的质量和效率,为维护社会治安和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有力支持。
首先,制定完善刑事技术工作操作规程。刑事技术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有明确的操作规程进行指导。因此,公安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刑事技术工作的操作规程,明确各项工作的流程和标准,确保刑事技术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
其次,加强刑事技术证据的规范收集和审查。刑事技术证据是刑事诉讼的重要依据,其真实性、合法性直接关系到案件的公正审理[3]。因此,公安部门应加强对刑事技术证据的规范收集和审查,确保其真实、合法、有效。如可以通过建立和完善证据收集和审查的制度,规范证据的收集和审查流程等。
再则,健全刑事技术工作的执法监督机制。执法监督是保障公安刑事技术工作公正、公平、公开进行的重要手段。因此,公安部门应建立健全刑事技术工作的执法监督机制,确保其依法、规范进行。具体来说,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执法监督机构,对刑事技术工作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评估;也可以通过建立和完善投诉举报制度,接受社会的监督。
总结
总而言之,本文通过对新刑诉法下公安刑事技术工作的改进措施进行研究,为公安机关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具体包括:转变传统办案模式、加大科技强侦力度、完善配套执法规范等。但是不可忽视的是,由于公安刑事技术工作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需要不断地总结经验、探索创新,才能更好地适应新刑诉法的要求,为打击犯罪、维护社会安全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铭,刘道前,牛勇.论公安刑事技术工作的法治化建设[J].刑事技术,2023,48(01):97-101.
[2]周宏.公安机关刑事侦查技术工作两种模式及改革方向[J].法制博览,2022(30):160-162.
[3]任伟韬.当前基层公安刑事技术工作面临的困境和突破路径[J].法制博览,2020(04):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