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Rural Education

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

徐行平

连云港市海州区中正卫生院 江苏连云港 222200

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起到的效果。方法:本次实验时间为2023年4月至2023年5月,实验对象为该时间段在本院收治慢性心力衰竭患者40例。为了保障研究结果的合理性,需要将4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护理后对两组患者基本情况实施对比。结果:通过实验结果可以得知,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高于对照组80%(P<0.05)。结论: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为患者提供细致、优质的护理服务,也能从护理质量保障中实现患者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的提升。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慢性心力衰竭;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

前言: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征,当患者存在心肌病、心肌梗死等疾病时,在炎症因子和其他方面的影响下心脏功能就会受到影响,以此在心功能减退、心肌受损时就会引发慢性心力衰竭。正是由于慢性心力衰竭各种心脏疾病发展到严重阶段的最终结果,且出现之后患者身体会产生多种不适,所以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威胁。临床实践中,为患者实施的常规护理服务具有固定性,因此应用中无法提升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而综合护理干预具有细致性、优质性,会感觉患者身体状况制定护理方案,护理内容涉及的范围也较为广泛,所以应用中能够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也能从有效护理中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随机选取2023年4月至2023年5月在本院收治慢性心力衰竭患者4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男性10例,女性10例,患者年龄50~74岁,平均年龄(65.4±2.3)岁。观察组男性12例,女性8例,患者年龄51~76岁,平均年龄在(66.5±2.6)岁。两组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基本资料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服务,主要内容是密切观察组患者各项生命指标,并根据医嘱合理的指导患者服用药物。

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内容如下:

(1)心理护理

慢性心力衰竭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所以患者需要长时间的接受治疗,以此在长时间治疗中会由于多种原因产生焦虑、抑郁、烦闷的不良情绪。综合护理干预服务应用中,护理人员会对患者生理状况和心理状况进行评估,之后根据患者实际心理状况展开心理疏导,除了会向患者讲解治疗和护理的相关内容,也会对患者提出的疑问进行针对性的解答。这样能够消除患者不良情绪的出现,也能从其配合度提升中保障护理服务的顺利实施[1]。

(2)运动护理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身体素质会逐渐的降低,在机体免疫力降低的情况下多种并发症发生概率就会提升。该护理方式应用中护理人员会先对患者心功能进行评分,之后根据患者心功能等级为其制定运动方案。疾病严重化的患者,其活动会受到限制,所以会指导该类患者在床上进行肢体活动。如果患者能够活动,这种情况下应该根据身体状况指导其进行走动或者上下楼梯活动。

(3)生活护理

患者在疾病影响下睡眠以及饮食等都会受到较大的影响,睡眠质量和饮食量的降低都会使得患者机体免疫力越来越差。在综合护理方式应用中,护理人员会指导患者食用一些低热量、易消化的食物,以此保障摄入的营养满足身体需求。如果患者睡眠质量差,会在睡前为其实施泡脚护理,也会为患者播放舒缓的音乐。对于睡眠障碍严重的患者,会在医嘱下使用一定量的镇静剂[2]。

1.3 观察指标

1.3.1统计两组患者生活质量,采用调查问题的方式获得相关数据,评分范围在0~100,统计指标有生理状况、心理状况、躯体状况等几种,分值越高说明护理方式起到的效果越好。

1.3.2统计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统计指标有非常满意(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在60%~90%)、一般满意(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在30%~60%)、不满意(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在30%以下),非常满意和一般满意的总和为满意度,满意度越高说明护理方式起到的效果越好。

1.4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n(%)和计量资料(x±s)是研究中的主要数据组成部分;处理和分析时均采用计算机SPSS 23.0软件完成,分别对记录后的数据进行检验,即计量资料采用t完成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完成检验,如果发现数据有明显的区别,则说明存在差异和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通过表一数据可以得知,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通过表二数据可以得知,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80%(P<0.05)。

3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长时间受到疾病的折磨,所以生活质量严重下降。正是由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会有较大程度的降低,所以在当前发展中,生活质量评分也成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通过研究可以得知,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生理状况、心理状况以及躯体状况等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这是由于综合护理干预方式的实施不断注重患者疾病护理,也会根据患者心理状况以及身体状况实施心理护理和生活护理。心理护理的实施能够消除其不良情绪产生,生活护理服务的实施能够改善患者饮食状况和提升其睡眠质量,因此能够从患者身体状况改善中提升其生活质量。其次,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这是由于综合护理干预会根据患者实际身体状况制定护理方案,护理中也会满足患者的多种需求,并加强与患者的交流,当护患关系拉近之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会随之提高[3]。

综上所述,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所以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岳悦.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22,20(16):159-161.

[2]叶芬芳,陈美珠.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围术期强化护理干预后对其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20,10(17):42-44.

[3]康金硕.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负性情绪、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J].首都食品与医药,2020,27(05):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