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Rural Education

儿童发展观下小学数学作业控量提质策略研究

作者

江翠

沛县歌风小学 221600

摘要: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实,作业作为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要控制作业的质量又要控制作业的数量。“双减”背景下,数学教师要深入解读政策要求,进行数学作业的分层设计,以更具针对性的减负方式,优化数学课程的教学效果,让更多的小学生爱上数学课,得以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关键词:儿童发展观;小学数学;作业控量提质;策略研究

引言

“作业”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在“双减”背景下,“作业”被进一步放大,走向教育乃至整个社会的前台,成为聚光灯下的“主角”。尽管如此,教师仍旧习惯于按部就班地布置作业、批改作业,很少去思考:为什么要布置作业?布置的作业品质如何?是否真正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是否真正促进了学生的素养提升?研究表明,“各学科教师平均每天花费在作业各环节上的总时间为2.5小时”“从作业各个环节的时间分配来看,所有学科的教师在设计上花费的时间是相对较少的,而用于作业批改的时间均明显多于其他环节的时间,甚至高出一倍多的时间”。然而,抓好“作业设计”这个起始环节至关重要,是整个作业改革的起点与前提。文章以小学数学学科为例,阐释一些粗浅的思考与实践见解。

1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原则

坚持以学生为本思想。新课标倡导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这就意味着教师在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过程中牢牢坚持以生为本思想,一方面要立足学生实际学情,围绕教学目标,选择科学、合理的作业内容和形式;另一方面要充分尊重学生差异化学习特点及年龄特点,因材施教进行作业布置。

2儿童发展观下小学数学作业控量提质策略

2.1由“统一”向“分层”拓展,提升作业设计质量

在家庭教育、成长环境、学习态度等因素的作用下,小学生之间有显著的个体差异。就数学学习来说,有的学生思维灵活,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较强;而有的学生基础薄弱,思维较迟钝,理解能力与学习能力较差。这也意味着,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的提升空间是不一样的,其能够承受的压力也是不一样的。所以,要想既减轻学生负担又提升学生学习效果,教师必须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也就是对作业进行分层处理,确保每个学生做的作业都是在“最近发展区”,是适合每个学生的,这样才能达到减负提质的效果。一般来说,教师可以按照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由高到低将全班学生分成学优生、中等生、学困生三个层次,对应的作业分别为拓展性作业、应用性作业、基础性作业,确保每个学生在不需要承受压力的状态下实现最大限度的自我提升,从而达到减负提质的目的。

2.2作业设计要减“量”高“质”,注重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

所谓“质”是指教师在精心准备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设计数学作业,使全体学生都能在完成作业之后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比如,带领的学生学完加法知识之后,教师可以布置这样的作业:今天放学之后,同学们一起玩一个关灯游戏,先把灯一盏一盏地关上,然后计算一共关了多少盏灯。这样的作业学生比较感兴趣,愿意主动参与其中,并且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节约能源、低碳生活的良好行为习惯,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愉悦的体验,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减“量”是指教师通过优化作业设计,避免学生重复做题。比如,在带领学生学习计算周长的时候,教师应摒弃传统重复刷题、写练习册的陈旧教学方式,改为引导学生实践操作。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测量具体实物的周长,如篮球的周长、课桌的周长等。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合理分组,学生分别负责相应的测量、计算等工作,引导学生在相互协作中学习。这种方法的使用要比重复做题更有意义,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了解“周长”这个知识点的含义,使学生在游戏中更深入地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3合作性作业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新课标”重点倡导的一种学习模式,它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激发学生自身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更好地突破学习难点,完成知识体系的建构。因此,在进行数学作业设计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合作性作业,让学生在协作中完成作业,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锻炼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例如,在教学复式统计表后,笔者为学生设计了合作性作业:小组合作,利用课余时间调查班级学生的身高情况(都取整厘米数),然后将数据记录下来,并按照男女进行分类,看一看130厘米以下、130~139厘米、140~149厘米、150~159厘米、160厘米及以上各有多少人,并根据数据制作复式统计表。制作完成后,笔者引导学生观察表格中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男生身高在哪个范围的人数最多?女生身高在哪个范围的人数最多?(2)全班学生中,身高处在哪个范围的人数最多?你的身高处于怎样的位置?完成这样的作业,可以强化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

2.4设计多元化的评价内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评价是数学作业设计中必不可少的一环。然而,近年来,由于学校教育水平的提高,传统的家庭作业评价已经无法适应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在进行多元作业设计时,要对学生进行多元评价。在教师评语中,学生能够更好找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从而建立起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学生乐于通过别人的意见来改善自己目前的学习状况,并乐于与别人分享自己的优点,以达到提升班级整体数学能力的教学目的。另外,通过合理的多元评价,可以让教师们更好地理解学生在数学上的困惑,从而更好地指导下一次的教学活动。

结语

总之,作业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优化作业设计是落实“双减”政策的新途径,有助于开创崭新的局面,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体验心智成长的快乐。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应践行“双减”政策的要求,设计多元化的数学作业,更好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自主性,实现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方芳草.控量减负,创新增效———“双减”理念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J].家长,2019,429(35):28-30.

[2]覃爱香.“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与优化策略分析[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18,237(12):54-56.

[3]唐妮.“双减”政策下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19,241(1):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