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Rural Education

探讨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抗挫力

作者

董长虹

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第三实验小学 252300

摘要:抗挫力是一个人在面对失败、挫折或困难时能够坚持、继续前行的能力。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抗挫力不仅可以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有助于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积极向上、勇于面对困难的心态。基于此,文章重点探究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抗挫力的具体措施,希望可以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小学体育;抗挫力;培养措施

引言

体育项目中,学生可能会遇到技巧熟练度不够、比赛失利等困难和挫折,如果学生没有足够的抗挫力,可能会感到沮丧和失望,甚至放弃努力。而通过体育教学中的各种活动和训练,学生可以逐渐培养出忍受失败、勇于面对挑战的能力。同时,学生通过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经验,能够提高对自己的认同感和自信心,增强积极对待困难的意志。

一、强化思想,树立正确挫折观

小学生的心智发育尚不成熟,在面对挫折困难时很容易产生焦虑情绪,进而产生退却心理。因此,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抗挫能力,就应当在教学中进行心理渗透,引导学生对挫折有一个正确的认知与理解,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挫折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一次小组比赛,让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比赛,每个小组中的成员都要参与到比赛中,并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在比赛的过程中,很可能会出现失败、困难或者挫折的情况。在这个时候,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如何面对挫折,解决问题。老师可以提醒他们,失败和困难是成长的机会,只有经历了挫折,才能更好地理解成功的意义。同时,老师还可以鼓励他们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问题,让他们体会到团结和合作的力量,提高他们面对挫折时的勇气和决心。

二、创设体育情境,深入挫折教学

通过情境再现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们亲身参与到体育情境中,体验挫折和解决挫折的过程,从而达到培养他们的抗挫力的目的。教师可以通过在体育课堂中设置不同等级难度的训练内容来创设体育情境。例如,在足球训练环节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技术要求较高的任务,让学生们尝试挑战。一开始,学生们可能会因为技术不熟练而遭遇挫折,无法完成任务。但是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和指导,鼓励学生们继续努力,不断尝试,直到最终取得成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会体验到挫折和努力付出的过程,从而培养他们的抗挫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游戏和竞赛来创设体育情境。例如,在游戏中设置一些规则和限制,让学生们在游戏过程中面临挫折和困难。在游戏中,学生们需要与队友合作、思考策略,并在面对挑战时保持冷静和积极的心态。通过游戏的体育情境,学生们可以锻炼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他们的抗挫能力。

三、丰富体育活动

为了丰富体育活动,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首先,可以开展多样化的主题活动,例如举办运动会、体育节或者主题操练等,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到集体活动中,感受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在合作中培养抗挫的品质。其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比赛,从而在竞争中激发学生的抗挫力。比赛是一种充满挑战性和压力的环境,学生会面临各种困难和挑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当在言语和行动上进行积极的鼓励,并提供适当的指导和支持。通过反复的训练和比赛,学生可以逐渐克服自身所面临的困难,建立起正确的抗挫思想。例如,在跑步训练项目中,学生可能会遇到困难,很容易心生退缩。在这个时候,教师可以给予学生鼓励和支持,并教授科学的跑步技巧,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跑步方法。同时,通过反复的训练和实践,学生可以克服自身的困难,建立起正确的抗挫思想。教师还可以设计奖励环节,激励学生克服困难,取得好成绩。除了竞争性的活动,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合作性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集体意识。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团队游戏或者共同完成一项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互相合作、协调和支持。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体验到合作的重要性,并学会互相鼓励和支持。这样,他们就能培养出坚韧不拔、积极向上的抗挫品质。在学生完成困境应对后,教师可以再次组织交互活动,让学生从中反思抗挫的心理和方法经验。通过分享自己的故事和经历,学生可以从彼此中学到更多的经验和方法。这样,他们就能够建立起扎实的抗挫品格,并在未来的挫折中更好地应对和克服困难。

四、调动主动性,激发学生抗挫意识

通过激发学生兴趣和参与度,可以让学生在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从而培养他们积极面对挫折的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活动中,设计一些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任务,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热情。比如,在篮球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精彩的篮球比赛视频,引发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然后,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讨论比赛中的技巧和策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学习兴趣。通过这样的预热活动,学生可以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对于难度更高的篮球技巧和挫折也更容易接受。之后,教师可以适度提高任务的难度,让学生面临一定的挑战和困难。例如,在篮球训练中,教师可以设置不同难度和要求的投篮任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完成。即使学生在初次投篮时不成功,教师也应该给予学生及时的鼓励和正面的反馈,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在不断进步,从而增强学生的抗挫力和自信心。同时,教师在挫折教学过程中也要扮演良师益友的角色,给予学生及时的帮助和支持。当学生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教师可以适时地给予引导和建议,让学生重新思考问题,并鼓励他们继续努力。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挫折的原因,并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从他人的故事和经验中汲取智慧,理解挫折的本质,并树立正确的竞争观念和心态。

五、结束语

总之,小学体育教学既要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又要培养他们的抗挫力。通过强化思想、创设情境、丰富活动、调动主观性等措施,能够有效地培养小学生面对挫折时的勇敢与坚持,使他们能够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能够坚持、积极应对,为他们未来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罗勤. 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抗挫力的实践研究[J].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3):186.

[2]贾立龙. 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抗挫力的要点分析[J]. 体育画报,2023(1):223-224,229.

[3]张海琴. 重视小学体育教学,培育学生抗挫能力[J].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19(1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