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Rural Education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策略

作者

唐振海

山东省临清市青年路街道中心小学 252600

摘要:随着国家对教育内容的改革与深入,我们需要在学校中更多地关注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观念的培养。这一教学环节与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相一致,所以,在进行德育教学时,要求学校适时地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跟上新时达教育的发展速度,从小学做起,培养学生们良好的法律学习习惯和道德规范意识,为营造高质量的社会主义环境做出自己的努力。

关键词:小学;品德教学;道德与法治教育

前言:新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道德与法治课程要符合社会和时代的发展要求,要尊重孩子的身体和心理发育规律,要树立孩子的正确的价值观念,使孩子能适应生活,能探索并创造快乐的童年生活,能学会做人,能使孩子们更好地适应生活,能更好地探索和创造快乐的童年生活,能更好地学习如何做人。”

一、结合生活实际促使学生加深思考

在初级阶段,无论哪一种课程的教学,都离不开生活,与生活相结合,是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主要方式,特别是道德与法治教育。我们可以看到,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科书中,大多数的内容都与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面对生活,并适应生活。所以,在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们一定要将其与小学生的现实生活相结合,展开讲解,这样才能真正将道德与法治的思想体现出来,同时也能让学生们的道德与法治意识得到有效地培养。

比如,在教授《学会沟通交流》这一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回想自己平日里都遇到过哪些沟通障碍,产生了哪些沟通矛盾等,让学生去考虑下一次再遇到相似情况时该如何应对,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进行学习,将这节课的道德知识更好地内化。再比如,在教授《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这节课的时候,老师还可以让学生想一想,在自己的生活中,有哪些人是经常喝酒、抽烟的,之后,老师会鼓励学生用这节课所学到的知识来对这部分人展开教育,让学生能够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当中。又比如,在讲《我们神圣的土地》时,教师可以用生动的话来讲述自己的生活体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比如:“老师曾经到过呼伦贝尔大草原,也曾经到过三亚。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去过那里?”这种生动的语言,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并主动地进行讨论和学习。

二、巧用多媒体加深学生的道德情感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老师仅仅依靠自己的讲解,有时很难激发出学生们特别浓厚的道德情感,这就造成了学生的学习流于形式,他们并没有将所学到的知识内化,从而无法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因此,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对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施,创造出一个视听相结合的生动环境,将学生的视觉和听觉进行充分地调动起来,去深化他们的情感体验,从而使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效果得到最大程度地提升。

比如,在教学《我们神圣的国土》的时候,老师使用再生动、丰富的语言,如果没有图片、视频的支持,也很难让学生去想象或直观感受我们的祖国是何等的广袤,很难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澎湃之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播放一个动态视频,动态地展示从南到北、由西向东我国的疆域有多么的广阔,让我们充分感受到这片广袤的国土,从而真正从内心深处产生强烈的爱国之情,从而达到激发学生道德情感的目的。再比如,在教授《优美的文字,民族的珍宝》这一课时,老师还可以从网上收集一些汉字发展的动态视频,并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让学生了解汉字的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从而对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自觉地将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弘扬下去。

三、 充分利用教材,理论结合实际

小学时期是学生接触到校园学习生活的初期阶段。在这一时期,学生对于道德情感的认知水平还不够成熟,还没有形成成熟的理解思维。所以,老师要从学生已有的学习水平出发,将教材中所包含的道德与法治教育知识进行挖掘,并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启发学生去领悟其中所包含的道德观点和行为规范,从而达到对法律法规的初步认知。比如,在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啦》中,老师可以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对学生的求学历程进行系统性的梳理,有些孩子对校园生活充满了期待,有些孩子对陌生的环境产生了抗拒,老师要在日常的教学中重视对教育方式的引导,让学生明白在校园里将会开启什么样的新征程,缓解学生的焦虑,引导学生融入班级,从交友做起,到注意校园里的交通规则,让学生从生活中感受到社会的准则和意义。

四、引入情景,启发思维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要始终坚持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要注重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培养他们的思维,将学生置于有关的教学情境中,能够使学生更加清晰地运用已有的经验来分析有关的问题,进而掌握有关的认知结构,对问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理解和掌握知识的能力。

例如,在《我们的地球》这节课的教学活动中,为了让学生对地球的外形和地形特征有更多的了解,通过创设一个“玩转地球”的情境,亲手做一个地球仪,让学生更好的接近地球,了解地球的现状,并在这个情境中,积极的鼓励学生自己去做。通过对地球仪或地形图的观察,可以了解到最初的地球是椭圆的,而地球是凹凸不平的。在地球仪或地形图上,各种颜色都有各自的含义。用这样一种方法,让学生可以把自己置身于环境之中,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环境中,一边进行自己的实验,一边进行主动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他们能够主动地利用自己的头脑风暴,开动自己的大脑,对知识点内容进行研究。在此过程中,老师要注意问题的提问,并指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情景教学能让学生对有关地球的知识有更多的直觉,对地球的美有更多的直观的认识,更多的是激发他们对地球的爱护,更多的是激发他们对《我们的地球》中有关知识点的积极的学习热情。

总结:通过对学校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层层深入,可以使学生的行为得到规范,从而塑造良好品德,为德育教育提供可靠的实践指导,体现出学校教育以育人为本的良好理念。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可以从很小的时候就建立起正确的学习观念,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规范,同时,老师们也要起到以身作则的作用,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让学生们能够健康地发展,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让他们能够快乐地学习。

参考文献:

[1]吴亚坤.小学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策略[J].小学生(下旬刊),2020(0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