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王通
山东省聊城市冠县第二实验小学 252500
摘要:加强对小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与此同时,在运用各种策略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持续地优化自己的教学策略,以此吸引学生们在数学课堂中的学习注意力,营造一个生动、活泼的课堂,从而使学生们在一个充满了浓厚兴趣的学习氛围中持续地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为之后的数学学习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运算能力
前言
教师应该做的是要关注小学生们在数学学习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规划好如何提升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运算能力。在此基础上,本文将会详细阐述培养小学生数学教学中学生运算能力的重要意义,并提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策略,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一、现阶段小学生进行数学运算时存在的诸多问题
(一)学生在进行数学运算过程中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生在做一道数学题目时,其操作过程的混乱就是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一个重要表现。比如,有的同学在做题的时候,就用了一张已用过、用完的草稿纸进行计算,这就造成了计算结果的混乱;有些同学甚至直接在书本上的空白区域进行草稿计算,不仅不利于他们的整个计算过程,还使他们养成了懒惰的坏习惯。由此可见,这些不良的运算习惯,将会成为阻碍学生运算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因素。此外,在小学阶段,学生们的自我控制力通常比较弱,如果没有适时的学习监督,很有可能让他们懈怠学习,这将对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产生影响。所以,要提高他们在数学学习中的计算能力,教师就必须保证学生们的计算效率,让他们在学习、运算中建立起好的学习习惯,长期来看,他们的计算能力将会得到提高,此外,教师还要注意积极地对自己的教学理念进行更新,及时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寻找出可以提高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有效策略。
(二)学生往往会对数学运算过程失去耐心
可以得知,学生们在小学数学运算过程中往往缺少耐心,没办法从始至终认真地完成计算的过程。这是因为数学知识对于小学生来说往往比较复杂,所以当他们在数学计算题中面对大量数字时,学习兴趣就会大大降低。此外,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学生们对数学运算本身就没有什么兴趣,这就导致他们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学生在面对算术问题时,常常会粗心大意,造成算术错误。与此同时,当面对比较复杂的数学运算题时,学生需要反复地进行计算,这样,他们对于数学题的运算质量就会降低。因此,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缺乏耐心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加强课堂预习,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课前预习是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能使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完成对下节课教学内容的消化和学习。与此同时,学生在进行预习的过程中,不但可以学习到新知识,还可以对原有知识进行巩固和训练,这对于学生后续进行练习题的运算具有重大作用。教师在为学生提出预习任务时,应该注意提醒学生浏览预习单元的课后习题,让他们试着做一做,检验一下自己的预习成果,这不仅可以加强他们的数学运算能力,还能够使他们在运算中增强自信。为此,教师应积极加强课前预习,并与“微课程”及“翻转课堂”相结合,用简短的算术预热实现提高学生运算水平的目的。
(二)重点从理论知识转移到操作技能
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运算能力直接关乎到他们的数学学习成果,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强调他们的计算实操。首先,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口算的训练既是计算的基础,又是对学生笔算、预估和简单计算的巩固训练,加强口算的能力,对提高学生的计算准确率有很大帮助。其次,要注重培养和锻炼学生的预估能力。在计算过程中,通过预估,能够让学生对运算结果的大致范围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在得出准确的笔算结果之后,再与之进行对比,若差异不大,则说明该算法的准确率较高,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计算精度。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对学生算法的训练。对于学生们来说,计算是很容易的,就算老师不教,他们也能靠自己的想法做到,但是,老师们不能只让他们“会算”就够了,特别是现在推行素质教育,老师们要让他们知道如何去想、如何去算、如何去做。
(三)充分利用情境化教学,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小学生们在数学课堂中的注意力往往不集中、容易走神,因此,教师在进行计算教学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给小学生们提供一些思维素材,这些思维素材应该与学生们想象力丰富的年龄特征相结合,为学生们创造出一个丰富、多彩的数学情境,从而让学生们在快乐的体验中积极地去获取和理解知识,有效地提高学生们的数学素养,增强他们的数学能力。除此之外,教师可以通过设置一些有关现实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对操作的解答。这不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素质,还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式教学法是最受老师青睐的一种教学方式,利用问题教学法,可以让学生们在课堂中跟着老师的思维步骤对数学题进行思考,保证他们的听课效率,同时,教师要围绕学生所学的有关知识内容,指导学生进行计算练习,只有这样,学生们的运算能力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提高。因此,从目前新的教学环境出发,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新型的教学手段,通过信息技术和工具,将问题具象化、直观化,以情境的方式表现出来,使学生能够在寓教于乐的场景中提高自己的运算技能,并在其中加入一些有趣的因素,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计算,在计算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结语:
随着教育改革的进程加快,学生的计算能力的培养逐步得到重视,教师应该利用自己的教学能力,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培养他们对数学运算的耐心,并利用多样化的运算教学方法,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持续地提高自己的运算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的运算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老师们需要坚持下去,不断地去探索和实践,从而找到一种更加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参考文献:
[1]韩成丽.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天津教育,2023(09):34-36.
[2]王云飞.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教育界,2023(06):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