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Rural Education

浅谈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策略

作者

邢卫卫 成倩倩 魏红

河南省永城市第二初级中学 河南省永城市第三高级中学 476600

摘要:化学是一门注重理论与实验结合的学科,学生需要对各阶段知识不断深入学习,才能真正理解这门学科。由于学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较大,化学一直以来都是困扰学生的一个难点课程。本文主要针对化学教学衔接策略和方式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为学生更好地学习高中化学内容提供帮助。

一、初高中化学的差异

1.教学目标差异

初中阶段的化学知识具有明确的启蒙性、基础性[1],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和技能,让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常见的问题。

高中化学课程以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主旨[2],强调了课程的整体育人功能、满足学生多元化发展的需求,使学生学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增强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2.教材内容差异

初中化学教材考虑到学生的认知及心理状态,教材内容以形象思维和定性分析为主,包括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及化学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等,旨在打牢学生的基础。

高中教材相比于初中教材变化巨大,高中化学更多的从微观层面深入研究化学反应原理,比如晶体结构、平衡变化等,同时伴随着能量守恒、溶液滴定等知识体系,侧重学生的探究能力、推理能力以及实验能力的培养。

二、初高中化学衔接漏洞

1.教师教育专业知识不完整

高一新生面临全新的环境,校园、课堂、人际关系等变化都需要去适应。在教学衔接过程中,教师运用教育专业知识为学生提供指导,通过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敢于表达自我,有利于学生尽早适应高中生活。

2.教师化学专业知识不完整

随着时代的发展,化学学科内容越发丰富。教师完成教学衔接任务,不仅要熟悉教材内容,更要了解学科的发展趋势、实际应用以及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高中化学教师只有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基础知识,才能顺利地进行初高中化学知识的衔接。

3.教师信息技术知识不完整

新世纪以来,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电子产品及应用软件成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高中化学教师也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教学服务。

例如许多学校的多媒体设备中有专门的化学学科工具,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仪器和试剂进行演示实验,既能让学生清楚地观察到实验现象,又能避免有毒、有害物质的潜在影响,更有利于衔接教学。因此,高中化学教师需要不断学习现代信息技术,并将其更好的融入到教学当中。

三、初高中化学衔接策略

1.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和教材,把握初高中化学内容的差异

(1)物质分类方法的差异

【初中化学】无机物简单分为氧化物、酸、碱、盐进行讲解。

【高中化学】氧化物细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和过氧化物;酸碱细分为强酸碱和弱酸碱,并延伸学习了弱酸碱的电离平衡、酸碱中和滴定、指示剂的选择和溶液的PH计算等;盐细分为正盐酸式盐碱式盐复盐,并延伸学习了盐类的水解。

(2)反应类型的差异

【初中化学】以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为主,学习了物质之间常见的转化过程和反应原理。但部分反应不符合四大基本反应,例如:Fe2O3+3CO=2Fe+3CO2。

【高中化学】除四大基本反应类型外,又延伸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热化学方程式等反应类型。

(3)反应规律的差异

【初中化学】以金属活动顺序表及其在置换反应中的应用、复分解反应的规律等基础规律为主。

【高中化学】通过对不同类型反应原理的深入探讨,高中阶段学习内容更全面,主要学习了氧化还原规律、元素周期律、非金属活动性强弱、离子的放电规律、有机反应及其规律等。

(4)实验方法的差异

【初中化学】以实验基本操作为主,兼顾物质性质实验和定性实验。

【高中化学】以实验基本操作为载体,系统学习了分离提纯的方法、物质的性质实验及物质的制备实验,新增了有机化学实验、定量实验及实验探究与实验设计与评价。

2.针对初高中化学内容的差异,总结初高中化学衔接策略

(1)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目前,初中教育还未摆脱应试教育的阴影,并没有真正实现素质教育。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高中教学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将枯燥的知识点编成顺口溜,增加知识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2)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实践,提升实验操作能力

化学实验探究能使学生获得直观的感性知识,只有亲身实践、细致观察、认真思考,学生才能真正掌握化学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例如,“氧化还原反应”章节中,初中教材简略介绍了基本概念,并未系统讲解各个概念的关联性,导致学生的氧化还原知识体系比较混乱。高中教学需要将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结合起来,教师可先设问引导学生思考或通过探究实验提出问题:“氧化还原一定有氧元素参与吗?能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猜想吗?”

(3)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 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初中化学较为简单,高中化学内容复杂多变,初中的学习方法已经不适用于高中化学学习。所以,高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转变学习方式,完善学习方法,例如归纳法、类比法、典型例题法等。如“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在“原电池”和“电解池”中多次出现,通过归纳,将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结合记忆,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比如澄清石灰水中分别通入CO2和SO2直至过量,两组实验现象完全相同,均为先有白色沉淀。当气体过量,白色沉淀溶解。教师可引导学生回忆初中知识,写出通入CO2的方程式,鼓励学生猜测并类比写出通入SO2的方程式。

四、结语

初高中化学知识体系存在明显差异,初中化学侧重对生活实际中化学现象的探究,而高中化学主要依据化学实验归纳化学规律。教师应重视初高中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整合初高中化学知识中的关联信息,优化教材结构,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方式,挖掘初高中知识的共同成分,使学生可以高效投入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为以后的化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为高中后续学习建立良好开端。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