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Rural Education

小学田径短跑训练的有效策略探讨

作者

赵齐

黑龙江省绥化市海伦市丰山乡学校 154007

摘要:田径短跑运动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既能为学生奠定坚实的体质,又能培养其终身体育观念。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实际情况,对如何提高我国高校田径短跑教学水平,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在小学阶段进行田径短跑训练,主要是为了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着重培养学生的心肺功能,身体协调能力,反应灵敏性。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比较差,所以在设计田径短跑训练方案时,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不能让学生有更多的身体和心理发展压力,在训练方法和技术上,应该以基础训练为主要内容,千万不能增加太多的成人化要求。

关键词:小学体育 田径训练 短跑训练

前言

在新时期,我国的教育制度改革以素质教育为中心,每一所小学都开始意识到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同时,体育课程也再次被教学所关注。为了提高小学体育田径短跑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小学生的体质,每一位体育老师都要积极地探讨一种行之有效的小学田径短跑训练方法,以此来激发学生对田径短跑的兴趣,从而更好地达到小学体育的终极目的。

一、小学田径短跑训练主要内容

1.技能训练

在田径短跑项目中,短跑技术虽然看起来很简单,但却有着很高的技术含量。如果把学生的技术动作按规范要求来做,那么他们的短跑技术动作经常达不到要求,这会影响到训练的长远效果,所以,在训练的初期,要对学生的技术动作进行规范和引导。首先,就摇臂而言,应让学员采用空手摆臂、慢跑摆臂的方法来训练;其次,对学生的下肢动作要有标准的要求,要让学生在主动抬腿和主动下压后蹬的基础上,才能锻炼出下肢的动作。在练习的过程中,可以对着镜子练习徒手摆臂,也可以采用手持重物摆臂的方法;可以在原地高抬腿、快速高抬腿、快速跨跳、快节奏跑等练习下肢动作。

2.素质训练

在学校田径短跑项目中,体能的培养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要根据小学生的生长发育的特点,对学生的灵活性、协调性、柔软性等素质进行培养,同时也要结合轻、小力量类的训练。在练习过程中,可采用绕栏、低栏、跨低栏、跨栏、跨栏、换腿跳、多步跳等多种技术。在身体素质的训练中,还有负重摆臂、仰卧起坐、球上背肌的锻炼以及原地单腿站姿的训练。为了提高速度训练的趣味性和对抗性,老师们可以通过50 m直道的接力,400 m男女组合接力,以及不同距离的接力,来提高学生的速度素养和爆发力。

3.能力训练

在小学体育的田径短跑训练中,对于速度的训练通常是指跑的速度,无论是100米还是400米,对于跑速的控制都是取得好成绩的一个关键。所以,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要把重点放在对学生跑步节奏的训练上,对每一阶段的跑步训练都要有严格的要求,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去体验每一段跑步的节奏,在跑完之后,要把自己的节奏控制情况告诉学生,让他们把不同的速度表现出来,让他们进行比较,同时也要给学生们一些适合他们的节奏,让他们在训练中逐步形成一个好的跑步节奏。

二、小学田径短跑训练的有效策略

1.在田径短跑训练中对训练手段的充实与创新

为了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采用科学、合理的训练方式。在田径短跑教学中,教师应针对教学内容与学生特征,不断地在教学方式上进行改进与创新。例如,老师可以采用一种娱乐性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短跑能力,在训练的时候,老师可以任意设定一个固定的距离,让学生们一个接一个地经过哪些距离点,比较哪一个用的时间最少,然后从一个起点开始,到了第一个距离点,然后朝着第二个距离点冲过去,这样就可以完成一个完整的训练过程。在这种田径短跑的训练过程中,它体现出了一种“游戏”的特征,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提高田径训练的效果。与此同时,老师们也可以通过竞赛活动等其他的教学方式,把职业素质培养与多样化的训练活动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提高小学生对田径短跑运动的兴趣

由于田径短跑是一项比较枯燥的运动,单一地训练很容易对学生的学习造成影响,如果老师不能对学生进行及时地指导,那么学生在高强度的训练中就会失去积极性,长时间下来就会影响到他们的训练心理。要想提高小学生的田径短跑兴趣,就必须按照学生的年龄、规律等,灵活、科学地设计田径短跑的活动形式,使学生对田径短跑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比如,在训练的时候,可以根据不同的素养要求,采用鸭子步、蛙跳等训练形式,提高学生的腿部力量,而小学生对于这种活动形式也是非常感兴趣的,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的锻炼意识。在教学中,老师也可以通过组织接力跑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意识,从而提高田径短跑训练的效果。此外,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了便利,老师可以将奥运、世锦赛的田径短跑比赛录像给学生们观看并共享,以此来提高学生对田径短跑运动的兴趣,使学生们能够领略到优秀运动员的风采,感受到体育的气氛,加深他们对这项运动的了解,从而提高他们对这项运动的热爱。

3.加强学校的建立和家长的支助

在小学田径短跑的训练过程中,学校和学生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培训方面,学校要有足够的资金支援,要根据教学与培训的计划,要有老师的预算,并且要得到学校的认可与支援。在此基础上,高校也应加强训练场地、设备的建设,并增加对田径短跑训练的投入,以保证该项目的顺利开展。此外,在田径短跑的训练过程中,要取得小学生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做好体育知识的普及工作,使家长了解田径短跑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同时,老师也要与学生的家长保持良好的交流,及时地反馈学生的训练效果和质量,使家长真正意识到锻炼对于儿童的价值和意义,鼓励他们参加田径短跑的训练。

结语

总之,田径短跑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受多种因素的制约,目前仍存在着许多问题,严重地影响着我国小学田径短跑训练的成效,因此,要保证学校田径短跑训练的实效,就必须针对目前我国小学田径短跑训练的实际情况与要求,研究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从而真正地提高田径短跑训练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范洋.小学田径短跑训练的几点思路[J].当代体育科技,2019,9(18):156-157.

[2]张利利.小学田径短跑训练的有效策略分析[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1,8(8):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