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大学素质拓展学分体系改革与实践研究
王冰洁
湖南工商大学教务处实践教学科
摘要:实施素质拓展教育是高等教育机构课堂教育的一种补充形式,有效地提高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素质拓展教育以学分制的形式进行管理,是一种制度化的教学管理机制,能够对学生开展素质拓展活动起到有效的激励、规范和监督作用。大学生素质拓展积分制并非简单地将“素质教育”和“学分制”结合在一起。本文介绍了湖南工商大学素质拓展学分管理的现状,并总结分析了其管理特点以及现管理流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建立更加完善科学的素质拓展学分管理机制提供改进依据。
关键词:素质拓展学分 体系改革 实践研究
国家实施的“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普遍提高大学生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为目的的一项系统工程。然而在实践层面,如何制定科学的大学生素质拓展教育管理、评价和激励机制一直困扰着高校教育管理者。
一、湖南工商大学素质拓展学分实践成果
湖南工商大学在调动各方面力量、整合多方面资源的前提下制定了大学生素质拓展与创新学分实施办法,并将这一办法与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进行不断更新一并实施,实践成果如下:
①素质拓展学分内容模块化
学校创新创业与素质拓展教育项目学分认定范围主要包括:科研创新、学科竞赛、文化艺术体育竞赛、创业活动、人文素质拓展、考试与职业资格认证等六大类。这种模块化的分类将原本复杂繁多的内容做了归类和简化,不仅有利于活动的开展,也有利于后期数据的统计。
②学生素质拓展成绩数量化
学校将素质拓展与创新学分纳入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的必修学分,几大模块中的各活动项目均以不同的分值表示,学生参加不同的活动项目获得不同的学分,最终学分成绩一目了然,这种将参与活动项目量化的成绩统计方式非常便于后期的数据整理和毕业审核。
③活动项目形式多样化
学校以教学、讲座、竞赛、活动等丰富多彩的形式为大学生提供拓展活动的平台,各种形式的比赛、社会实践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锻炼了能力,更提高了学生的竞争意识以及服务社会、贡献社会的意识。
④学分认证和统计网络化
素质拓展与创新学分工作是项繁琐的工作,传统的手工申报认证和纸质数据统计已经无法满足工作需求。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学校已经逐步实现向网络化的转换。它可以实现从学生的申报、院系级领导审核、校级素质拓展管理的审核认定、学分公示和统计等一系列程序的信息化管理。
二、湖南工商大学素质拓展学分管理中的问题
实践证明,素质拓展学分制的实施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整体提升,但是,素质拓展学分制推行和实施情况并不均衡,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亟需解决:
①学生功利性心理突出
一些学生为了获取素质拓展学分,在参加各类活动过程中,不关注活动的主体内容,而是活动认证的学分有多少,造成了实施主体意义上的本末倒置,由原本的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转变为学生的盲目活动参与,违背了设立素质拓展学分设立的初衷。
②学分设置缺乏学科差异
我校作为一所涵盖经、管、工、理、法、文、艺等学科的应用型高校,素质拓展学分的模块设置要兼顾学科之间的差异。当前学校大多数设置的素质拓展活动偏向于人文社会类型,导致了学生的活动参与面缩小,综合素质提升受到制约。
③学院认证过程依旧繁琐
当前学校素质拓展学分的实施虽然有素质拓展学分管理系统的加持,但是学院申报材料的审核工作较为繁琐,有待进一步改进。
④监管体系相对缺乏
许多学生利用认证体系中存在的漏洞跟随别的参与活动的学生蒙混学分,或者通过购买假证件谋取学分,所以必须建立素质拓展学分制相关的监管体系。
建立真正科学有效的实施体系,还需要不断在实践中总结完善、循环改进,并积极向其他高校“取经”。
三、新时代学校大学生素质拓展学分有效实施的对策建议
①持三个基本原则,引导大学生素质拓展学分的实施
人性化原则:一是要在学分项目的确定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需求,做到“点面兼顾”;二是要在学分项目的开展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三是要设计并及时优化网络认证系统, 尽可能简化操作程序。
系统化原则:要根据学校的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计划以及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全面、系统设计大学生素质拓展学分的制度体系、项目体系、目标体系、保障体系。
个性化原则:将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与大学生素质拓展学分制的构建相结合。围绕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学生独特人格的养成搭建教育平台、改进教育方法、提供教育机会,为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提供宽松的生长空间。
②理顺三种主要关系,优化大学生素质拓展学分制的实施
素质拓展学分与学科专业教育学分的关系:大学生素质拓展学分制的实施,应理顺素质拓展学分与学科专业教育学分的关系。二者的关系如何,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素质拓展学分制实施的效果。
素质拓展教育管理部门与专业教学管理部门的关系:大学生素质拓展学分制的构建和推行,使原本具有独立职能的素质拓展教育管理部门与专业教学管理部门出现了交叉和联系,因此,大学生素质拓展学分制的实施中,还必须处理好素质拓展教育的管理部门与专业教学管理部门的关系。
素质拓展学分项目与团学活动的关系:团学活动是素质拓展学分项目的基础,要建立二者共同发展的工作机制。
③夯实三项基础工作,深化大学生素质拓展学分制的实施
引导思想,达成共识:当前,在我国许多高校“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的现象仍然存在,“活动教育”仍然没有真正融入到教育教学总体规划和人才培养方案,要在积极争取学校的财政支持的基础上,加强与政府、企业及社会各界的交流与合作,为大学生素质拓展教育的实施提供经费保障。
优化环境,营造氛围:良好的育人环境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和磨练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大学生素质拓展学分制作为一种全新的育人机制,则需更加注重环境的优化和氛围的营造,方能保证其有效实施。
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整合资源是提升教育实效、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大学生素质拓展学分制的实施,要求多方合力支持。因此,整合校内外的资源,形成工作合力,是大学生素质拓展学分制的有效实施应做好的又一项基础工作。
参考文献
[1]李龙珠.我国高校综合素质人才培养现状及展望[J].教书育人,2012,6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1999) 9 号文件[Z].
[3]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关于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意见( 2002) 14 号文件[Z].
[4]王秋萍.高等教育素质拓展学分制的可行性研究[J].时代教育,2016,15: 106 ~ 107.
本文系湖南工商大学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我校“大学生素质拓展学分”体系改革与实践研究》,相关研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