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Rural Education

传承路易·艾黎精神的长汀实践与路径

作者

钟鸿昌

中共长汀县委党校

摘要: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往往都蕴藏在当地的红色文化和红色精神中,党的红色精神生发于、内嵌于、并服务于党的伟大奋斗实践,在党领导人民艰苦卓绝地探索和建设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中,蕴含着党对社会主义建设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知,具有科学性;凝结着时代的核心价值元素,体现了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具有先进性;蕴含着崇高的精神境界,是党的根与魂,具有引领性。党校作为主要途径,充分结合了党史教学与红色精神之间的联系,并不断支撑着党校中党史教学方法的的改革和创新,同时党校开展党史教学时,红色精神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方式来不断发挥其作用,以此来促进当地红色记忆的构建,以及党史教学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红色精神;党校;党史教学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好红色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创造的,蕴含着丰富红色资源与厚重文化内涵的先进文化形态,是我们在前进道路上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长汀是中国二十一个革命圣地之一,是著名革命老区、中央苏区经济中心、红军故乡,为红军长征主要出发地之一,被誉为“红色小上海”,是中国革命历史的一个转折地。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历史给长汀历史文化名城留下了大量珍贵的革命遗址。长汀县蕴藏的红色精神还有助于走好创新发展的道路,为新时代背景下基层党校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

一、路易·艾黎精神内涵

路易·艾黎,1897年12月2日出生,新西兰人。20世纪30年代,路易·艾黎积极参加了在上海的国际性的马列主义学习小组,并向国外撰写了大量宣传中国人民抗日斗争的文章。抗日战争时期,他积极参加并发起组织了工业合作社运动(简称工合),成为失业工人和难民生产自救、支援抗战而兴起的一支独特的经济力量。路易·艾黎在华60年,始终与中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同中国的革命前辈建立了真挚的友谊,他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和精力毫无保留地献给了中国人民的事业,他为供应战时军需民用、特别是援助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游击战争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一,维护世界和平,致力于发展和保护中国和新西兰以及各国人民之间友谊的国际主义精神。路易·艾黎将自己的满腔热情都奉献给了民族独立以及维护世界和平工作,具备着无私无畏、襟怀坦荡的国际主义精神,受到了我国乃至国际社会的认可与赞扬。

第二,热爱中国,在我国的抗战中,路易·艾黎始终如一的为我国的人们解放和国家假设奉献着,做出了大量工作和奉献,其无私奉献、诚实忠诚的大无畏精神得到了我国国民的认可与尊敬。

第三,服务人民,路易·艾黎具备着勇于探索创造性教学的创新精神。路易·艾黎经过几十年如一日的辛勤工作,为“工合”事业的发展和前进树立了一面创新旗帜,为我国职业教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路易·艾黎红色精神融入党校党史教学的意义

(一)丰富党史教学内容,创新学习形式

自中国革命及社会高速发展建设以来,红色精神也随之出现了。在红色精神中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基础的政治理论内容以及优良的革命传统,其中不仅有众所周知的人物事迹、纪念馆、典故以及英雄故居等,也包含很多有价值的历史革命资料以及相关的图片、视频等。当今所遗留的文化产品,如英雄故居以及革命纪念馆等,不仅作为特有的红色教学资源,还帮助人们学习革命历史文化,通过了解这些红色精神,充分了解各个时期人民勇于奋斗、牺牲奉献的英雄精神来加深人民的爱国情怀。同时,为推进红色党史的教学工作,应当充分利用现有的红色教学资源及丰富的教学内容。在开展教学过程中,为弥补理论部分教学的欠缺,丰富红色党史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内容,就应当充分利用现有的英雄故居及革命纪念馆等红色精神,使党校的教学空间得到有效地拓展,将其作为承载红色知识的重要载体,深化党员红色思想,也对党校教师进一步挖掘红色精神有所帮助,例如可以结合路易·艾黎在长汀县所作出的贡献开展教学工作,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服务人民、无私奉献等精神,进而达到有效传播红色思想文化、培养优秀人才的目的。

(二)增强党史教学吸引力,提升教学实效

党校在开展党史教学工作时,可以有效引入红色精神,借此可以使培养对象的格局更加开阔,激发其学习积极性,也能够有效增强其爱国精神,使其不断积极进取,努力奋斗。在具体教学活动中,党校教师应当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养,充分发挥课堂引导作用,不断创新教学手段,在党史教学中引入路易·艾黎精神,并结合长汀县的历史情况,向培养对象介绍路易·艾黎的革命精神与理想以及在长汀县发展方面的贡献,进而使现在的党员干部将其作为革命事业的榜样,也能够使这些英雄人物角色更加鲜活,增强党员干部同志的代入感。

把挖掘红色故事、提炼精神内涵作为首要任务,组织本土及各级各类红色专家,深度挖掘、总结、研究史实资料和精神内涵,既全面客观地还原历史事实,又准确立体地总结精神实质,使长汀红色文化品牌与其历史地位相匹配。如1938年,路易·艾黎在宋庆龄的委托下来到长汀,创办了“中国工业合作协会”长汀事务所,在很大程度上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的经济封锁,以工业支持抗日战争,促使福建省长汀县成为了我国后方重要的生产基地之一,使其在一定的程度上加快了抗日战争胜利的步伐。通过路易·艾黎的事迹,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党史教学活动中,使党员更加深刻地领会先辈的革命精神,从而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具备更加强烈的革命使命感。

(三)发挥价值导向,凝聚红色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每一个历史事件、每一位革命英雄、每一种革命精神、每一件革命文物,都代表着我们党曾走过的光辉历程、取得的重大成就,展现了我们党的梦想和追求、情怀和担当、牺牲和奉献,汇聚成我们党的红色血脉”。在红色精神中蕴含着强大的民族意识、坚定的革命信念以及崇高的革命理想,其作为许多革命先辈奋斗史、革命史的重要载体,对党史教学起着重要意义;与此同时,作为党史教学的重要资源,能够为广大党员以及群众提供精神食粮,也是我国红色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象征。党校教师应当明确:在教学中引入红色精神,并充分利用红色精神的说服力与号召力能够对党员同志有效开展红色文化洗礼的工作,使其思想认识更加深刻,跳出世俗的思想氛围,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历史观,这样才会坚决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等不良思想诱惑。

三、路易·艾黎红色精神融入党校党史教学的路径

(一)深入挖掘红色精神的内涵,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党校作为培训党员干部的主阵地,党校教师作为宣传、解读、研究党的理论的主力军,应带头学党史,做践行党史的实践者和推动者。 将党的红色精神融入党校教学教研等环节,有助于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筑牢信仰之基,从而为培育新时代优秀党员干部汇聚磅礴精神力量。

首先,要深入挖掘路易·艾黎精神的时代内涵,党校对所教学者要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全面系统教学,党校老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思考、探索,深刻地领会党史所蕴含的百年实质性精神,不断提升自我红色文化素养,要根据实际的课程规划研究相应的党史教学与路易·艾黎等红色精神,通过实地走访、文献研究等方式梳理研究的历史进程,加大对路易·艾黎精神的研究力度,不断地深入挖掘其内涵所在,全面提升自我的学习素养和研究能力。

其次,突出路易·艾黎精神的价值引领,展现路易·艾黎的红色精神在革命改革、爱党爱国、党史教学等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强化红色教学,讲好路易·艾黎红色精神所承载的伟大革命建设,不断地对当地的红色文化歌功颂扬,将爱国情怀、革命传统、民族精神、社会主义建设、红色文化等发扬光大。

最后,以党校为平台,以宣讲红色文化为基石,深入、透彻地将路易·艾黎精神传送给党校每位培训的党员领导干部等人员。使大家的精神世界产生共鸣,让路易·艾黎红色精神所蕴含的精神更为丰富、生动、立体。唯有党史精神走进基层、深入基层才能更好的深入人心,让阐述党史知识及红色精神在基层中发挥其作用并更好地进行精神力量的转化。

(二)整合红色精神,开展体验式实践教学

首先要讲好长汀红色故事。百年党史在发展过程中,红色故事的演绎是不可或缺的,同时在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也离不开红色故事的加入,在建设城市文化、教学下一代的任务中,红色故事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这就要要求党校对当时发生的历史事件及具体细节,进行深入探索和挖掘,并在当地的革命旧址、文物、典籍等红色精神的基础上,与党史教学内容相结合,对当时的历史时间进行真实、具体、详尽的讲解,从微观上细讲历史,在宏观上谈论历史背景,做到有理有据、真实详细地讲道理、精神、奉献。

其次,借助体验式实践教学活动来引导带领党员干部们切身体会路易·艾黎的辉煌事迹,牢记其当时英勇艰苦的抗争历史和丰功伟绩。此外,把红色故事与理论知识、参观体验与感悟交流做到真正地结合,“第二课堂”“体验式课堂”的开展也要符合当地的历史。在学习党史时,走进革命旧址、纪念馆等,有鲜活的历史人物、活动痕迹、文物史料教材等真实的教学课堂,让革命先烈和先进模范们来为党员干部们上好这一节课,要不断地加大宣传领域和效果,不断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切身体验感,促进党员领导干部对红色文化内涵以及精神本质的理解。

最后,路易·艾黎红色精神中所蕴藏的教学功能要得以充分发挥。根据当下省市发展建设的实际情况,以各级干部们本身的特点和需求出发,邀请国内的著名专家、学者来开展专题辅导课程和培训,进一步坚定“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力求把路易·艾黎红色精神中蕴藏的教学功能做到极致地发挥,从而使党员干部的政治觉悟不断提高,促进红色精神的传承,在推动当地社会发展时,充分利用好党史教学和红色文化教学的功能。

(三)创新教学方法,搭建多样教学平台

将红色精神融入实践育人,创新教学方法方式,有助于引领党员干部形成红色精神承载的理想信念,有助于引领党员干部形成红色英雄人物所示范的品德修养和爱国情怀,有助于深化红色精神课堂教学的效果,充分发挥红色精神的精神动力价值。

首先,要与时俱进,将路易·艾黎的革命故事以新颖的方式、鲜活的内容展现在我们面前,如:革命遗址的宣传片、先进人物的纪录片等促使人民群众能够真实地感受到红色文化和红色精神,使其全方面的展示到人们的生活中。在线上宣传的同时,也要在线下进行积极地宣传、走访,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用最朴素的语言讲述着我党感人的红色故事,讲述好我党的百年奋斗历程、艰苦努力的革命故事、人民坚定不移的民族信仰。以各大网络平台、媒体媒介使红色文化走进群众的生活,以党校的教学为起点,掀起了全社会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浪潮。

其次,要借力新技术,让红色文化变得很“时代”,使红色文化接地气。形式保守、手段单一限制了红色文化广泛而深入的传播。通过影视作品、自媒体公众号等各种新的传播载体和平台,为红色文化的传播插上科技的翅膀,使长汀红色文化以新形式出现在大众面前,让更多民众与游客接受和喜欢。例如:多媒体情境演绎教学、案例分析教学、特定版块针对教学等方法。以党员为主体,带动全社会的红色精神发展,将理论与实践不断结合,构建一个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的立体教学空间,不断地总结经验与教训,实现灌输与启发相统一。与此同时,因教学对象不同,则需求也不同,顺应当代的文化潮流,将路易·艾黎红色故事充分完美的进行讲述,并且发掘新的红色故事,以提升党史教学的感染力,把握好党员干部的群众意识形态主动权。

最后,打造红色文化特色产品。红色精神是我们革命先辈英勇顽强、百折不挠创造出来的,凝聚着前辈们自强不息的伟大革命精神,每一个红色文化现场教学点都是一个鲜活的基地,见证中华民族的复兴历程。因此,要围绕时代发展的背景,将路易·艾黎精神进行深入融合,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提升党员干部的体验感,引发人们对于红色文化的学习兴趣,正确引导大家积极去探索、讨论、研究红色历史文化的魅力所在,与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相结合,加强人们的服务意识、党的建设,使红色精神更为丰富,打造出更为优秀的红色文化产品。

结束语

路易·艾黎红色精神是我国抗战时期诞生的宝贵精神之一,该精神发展到现在依旧充满生机与活力,将其融入到党校党史教学、红色精神传承等工作中有着丰富的历史价值和时代价值,理应引起高度的关注和重视。

参考文献

[1] 朱松利,杨瑜华. 以江西党校精神塑造红色党校人[J]. 青年时代,2015(3):25-26.

[2] 马春雷. 红色精神的价值意蕴及其在党校教学中的传承路径 [J]. 新丝路,2022(6):14-16.

[3] 巴银琴. 红色文化融入党校教学的多维路径——以门源县为例[J]. 攀登(汉文版),2022,41(2):6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