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化学理念融入初中化学教学的研究
连锡忠
普宁市洪阳镇塔脚初级中学 515347
摘要:当今时代,人们认识到化学能够带来经济效益,但是也会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只有处理好二者之间的矛盾,才能够促进社会的快速发展。绿色化学思想是一种全新的思想理念,凸显绿色工艺优势,提倡以环保的方式进行生产生活。在初中阶段的化学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当前环境保护的理念,并基于绿色化学视角,引导学生在化学知识的学习中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增强责任感与使命感。
关键词:绿色化学;初中化学;化学实验
引言:新课程改革对初中化学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寄予了更高期望,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知识、应用化学知识能力的同时,还需要深刻理解绿色化学理念。绿色化学重点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学科知识与自然生态之间的辩证关系。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关注化学学科价值,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有效开展绿色化学教学,使绿色化学理念真正融入学生的价值观。
一、绿色化学理念融入教学过程的策略
(一)挖掘整合教材内容,形成绿色化学观念
化学教材是教师开展化学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是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重要载体。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初中化学教材的应用,积极挖掘化学教材中的绿色化学教学资源,并对这些资源加以整合利用。在 “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拓展中,为加强全民环保意识,引入了空气质量日报的概念,指出我国当前的空气污染、“空气质量级别”和“空气质量状况”主要与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一氧化碳(CO)、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O3)等有关。教师可从化学的角度指出它们的来源,解释其形成的原理,揭示其中蕴含的化学道理,使学生意识到环境污染的严重后果,并了解减少污染的对策。在“碳和碳的化合物”中引入了温室效应的问题及危害,并指出温室效应的成因是因为CO2排放过多,向学生灌输开源节流、绿色减排和“碳中和”的意义。教师要围绕教材内容补充学生有切身体验的、实际生活中的事例,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好奇心,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污染的危害性、环保的重要性和减少废物排放的意义,引导学生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形成绿色化学理念。
(二)联系生活实际,促进绿色化学理念的高效渗透
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化学知识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均有直接体现,人们的生产、生活都离不开化学的助力。所以,实践性和应用性是教学重点所在。例如,氨合成技术是化肥产业发展的支撑,该技术提高了粮食产量;新型药物的成功研制,助力人们更好地对抗疾病;合成纤维的出现,让服装产业更加丰富多彩等。所以初中化学教师要注重深挖教材,整合生活实际,将绿色化学理念渗透到化学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化学知识的神奇作用,让学生多关心国内外环境污染及治理方面的事例,增强其环保意识。比如生活中熟悉的“白色污染”,国家为了更好地应对白色污染提出了一系列举措,大力推行“限塑令”,倡导人们外出购物时多用布袋、竹筐,尽量不用塑料袋,同时大力推进可降解新型塑料,有效对抗“白色污染”。
(三)巧借化学实验引导,提升学生绿色化学认知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应充分借助化学实验提升学生的绿色化学认知。在传统的化学教学中,教师对化学实验的讲解更多以应付考试为中心,而这样的教学形式会让学生只注重对化学知识的掌握,忽视了自身思想认知层面的塑造,从而影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所以,在当前的化学教学中,教师应立足绿色化学理念,巧借化学实验引导,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提升绿色化学认知,从而形成保护环境的思想观念。以《自然界中的水》为例,在学习水净化这部分知识时,学生要通过化学实验分析如何净化污水。首先,教师根据实验内容提出问题:“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见到浑浊的河水,里面有许多漂浮的杂质,如何将其变为澄清的水呢?”从而使学生了解将不溶性固体与液体分离的方法叫作过滤。其次,开始进行过滤实验。在实验中,教师将污浊的水沿着玻璃棒缓缓倒入贴有滤纸的漏斗中,最终流入烧杯中的水便是过滤后的水,而水中的残留物质会留在滤纸上。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由简单的石灰水过滤实验深入到对生活中污水处理的思考,以及对生态环境中水污染的思考,并引导学生结合相关资料分析水污染防治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思想层面会由对化学知识的基础认知上升到对生态环保的认知,这是学生深入理解绿色化学理念的表现。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化学实验提升学生对绿色化学的认知。
(四)在化学习题中融入绿色化学思想
习题是化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也是师生沟通的窗口。传统的化学习题以巩固和强化学生的知识与应试能力为主,忽视了学生情感、价值观念的形成情况。所以,教师不能再把习题作为应试和升学的“敲门砖”,要顺应时代发展形势,在其中融入绿色化学思想,让学生在巩固、深化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获得思想价值观念的提升,使学生养成运用绿色化学思想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教师在设计习题时可以从现实生活中选材,引入真实的环境污染案例,要求学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分析出现环境污染的原因、探究解决污染的方法与途径,引导学生从环境的角度去认识化学、应用化学,深刻地体会化学与环境及环境问题之间的关系,借助案例分析向学生渗透绿色化学理念。教师可以将实验的改进优化过程设计成探究性的习题,既能考查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能让学生接触到绿色化学方面的科技动态、化学工业的新工艺、新理论等,让学生形成绿色环保的理念。除此之外,教师也要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让学生自主设计出形式多样的习题,进一步扩大课堂教学容量,促进学生自主创新。
二、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改理念下绿色化学理念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渗透,符合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符合初中学生学习发展的需求。广大一线教师应当本着为学生全面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积极找寻绿色化学理念在化学教学中的渗透路径,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及感悟,增强其环保意识,为长远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娟.初中化学教学中绿色化学理念的渗透[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2(17):131-133.
[2]李敏.新课程下初中化学绿色化学理念的渗透[J].试题与研究,2022(07):190-191.
[3]薛玉红.基于新课改理念的初中化学绿色教学策略探讨[J].学周刊,2022(08):12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