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Rural Education

红色基因赋能大学生红色教育文献综述分析

作者

孙曼晏 黄莉萍 王友 欧阳万丽 郑慧开

湖南城市学院

摘要:红色基因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族人民形成的优秀文化基因,而大学生是学习红色基因的主体。引导当代大学生传承红色基因,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是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需要;更是确保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的需要。青年强则中国强,青年是党的希望、民族的寄托、国家的未来。因此,本文展开红色基因教育文献综述分析,为高校践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大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担当,能够肩负起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做出探讨。

关键词:红色基因教育、大学生红色教育、文献综述

引言:2013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兰州军区期间,首次提出“红色基因”一词。红色基因是共产党人的生命密码,记录了共产党人筚路蓝缕的来时之路,蕴含着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宗旨,反映了民族精神、体现时代要求、凝聚各方力量的价值追求,具有超越时空的恒久价值和旺盛生命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基层视察和调研,反复强调“把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让红色基因代代传”[1]。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再次强调“要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着力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2]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进行考察调研时指出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3] 。为贯彻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红色基因传承的论述精神,新时代大学生作为红色基因传承的主力军应该用党的伟大奋斗路程鼓舞自己的斗志,用党的伟大信念充实自己的精神,促进红色基因赓续绵延,这是当代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历史使命。如此本文将红色基因教育进行国内外文献综述探讨,以期大家共同学习研究。

1.国外研究综述

基于国内外政治和文化的不同,各国对“红色”内涵的认知也存在着巨大差异, 通过在知网的外文文献库、OA 图书馆、Googlescholar 等外文搜索引擎和平台上,以“Inherit‘the red gene ’”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发现国外并没有红色基因的专门研究成果。但是通过查找,国外有一些文献和著作体现出了外国学者对我国红色精神的看法和主张, 也从侧面反映了外国学者对我国红色基因的看法。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1937)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忍不拔、英勇卓越的革命斗争。他写道:“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甚至照耀全世界。[4] ”迪克·威尔逊(1971)称长征故事是“革命精神”派的代表,“长征是中国人民重要的精神财富”还从人类精神典范的角度评价道,“长征已经在各大洲成为一种象征,人类只要有决心和毅力就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5]。美国作家哈里森·索尔兹伯里(1985)认为,长征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征程”,不是一场简单的战役,也不是简单的胜利。他指出:“长征是一篇史诗。这不仅是因为纯朴的战士以及指挥员们所体现的英雄主义精神,还因为长征实际上成了中国革命的熔炉”[6]。Hanchang Huang(2020)认为立人首先要立德。懂教育的教师要注重进行良好的道德教育,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重要的教学位置。并且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尤其要把红色基因注入其中[7]。Lu Han(2022)认为要立足新时代的教育体制,以自我教育、教育互助为视角,从理念趋同、领域联合建设、制度同质化三个方面入手,更好地发掘高校红色基因的价值,推动高校完成教育的根本任务[8]。

上述研究为当代学者深刻了解红色基因也提供了宝贵的资源,但毕竟我国与他国的国情不同,中外文化差异较大,国外学者关于红色基因的研究尚有不足,研究成果不多。因此,本文在合理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以国内的研究成果为主,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且系统的研究。

2.国内研究综述

自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提出红色基因一词之后,红色基因方面的研究便逐渐得到学术界的重视和关注。基于中国知网(http://www.cnki.net)等关于“红色基因”“红色文化”“革命精神”的研究情况看,“红色基因”五年来相关研究热度较高,学术论文较多。据中国知网数据显示,2018年检索到相关期刊论文183篇、2019年420篇、2020年327篇、2021年达到1054篇、2022年571篇。截至2023年3月,利用中国知网以“红色基因”为主题进行检索,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围内,相关期刊论文达到了1305篇。以 “红色基因”为“主题”,在博硕论文数据库中进行检索时,共有13条信息(其中博士论文信息1条)。近五年,学界对“红色基因”的研究热情高涨。不管是论文数量还是论文质量都超过以往,学术界对研究“红色基因”进入到近乎热烈的阶段。通过大量查阅文献,目前学术界对红色基因方面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红色基因内涵的研究

关于红色基因的内涵,学术界并没有达成完全一致的看法。强卫(2014)首先对“红色基因”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和阐述,并认为“党的红色基因,就是党在长期奋斗中锤炼的先进本质、思想路线、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9] 。田歧瑞、黄蓉(2015)在认同“红色基因是在火热革命实践中锻造的无产阶级思想性、政治性,是中国共产党的灵魂”这一内涵的同时,也赋予了“红色基因”是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红色底色这一新的外延[10]。彭正德、江桑榆(2021)认为:“红色基因象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运动及其蕴含的革命精神。 [11] ”

(2)关于红色基因特征的研究

学术界对红色基因的特征也十分关注。杨鹤等(2014)另辟新径,从群众路线的视角重点分析了红色基因具有“群众”特色,表现为:有群众观点、相信和依靠群众、关心群众的切身利益[12] 。田歧瑞等(2015)一致认为红色基因具有文化基因的共同特征,但红色基因作为文化基因的一种,又具有其独有特征,即无产阶级性、实践批判性、先进前瞻性、中华民族性[13] 。马静(2017)指出,红色基因以思想和文化的形态存在并传承,其根本特征包括无产阶级性、中华民族性、实践批判性与先进科学性[14]。孙路亮等(2022)认为由于红色基因所形成的历史时期不同、时代的变迁以及其中所蕴含的贯穿党百年历史的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其特征表现出鲜明的历史性、先进性及稳定性[15]。

(3)关于红色基因价值的研究

学者基于不同的视角对红色基因的价值进行研究,代表性的观点有:

一是红色基因可促进政治生态建设。吴自锋(2015)指出红色基因作为根植于人们内心的一种知识、信仰和普遍认同,在打造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中有着基础性作用,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是打造山清水秀政治生态的重要途径[16]。

二是红色基因可增强文化认同。时玉柱(2015)指出传承红色基因对传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促进作用,对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具有重要价值[17]。

三是红色基因可提供精神动力。王伟等(2016)提到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来源,是新时期提高党的战斗力与强化党的创新力的源泉。红色基因的内涵具有信念坚定的伦理价值,传承红色基因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18]。

四是红色基因赋能高校立德树人。蒋笃君等(2022)指出红色基因作为中国共产党长期奋斗淬炼而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具有强大的立德树人功能、文化育人功能、价值导向功能以及凝聚激励功能。它是赋能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文化资源保障[19]。

(4)传承红色基因的路径研究

学者对传承红色基因的路径进行研究,代表性的观点有:

万钢(2018)从文化类电视节目的视角出发,强调“以信为媒”和“引发情感共鸣”的“红色基因”电视传承方式。并采用多向互动传播模式, 在做好电视传播舆论主阵地的同时,也要积极拓展新媒体舆论阵地[20]。马利强(2019)指出为了实现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目的,按照“体系化、项目化、推进、精细化实施”的思路,将红色基因传承贯穿于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学科、教学、管理等体系中,系统规划红色基因传承体系布局[21]。胡庆(2020)等指出传统媒体由于其形式单一、资源匮乏等缺点导致传播红色文化效果不理想,要运用符合大学生思想潮流的新媒体技术,以增强大学生的红色文化认同,从而提升院校传承红色文化基因的成效[22]。

3.文献评述

纵观前文所述研究成果和观点, 可以看到近年来学界对于红色基因已经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展开了研究,这些成果无疑为以后红色基因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由于学界对该方面的研究时间较短,对于新时代大学生传承红色基因方面的研究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一是对红色基因教育的有效性调查研究不够深入, 二是对大学生传承红色基因的现实意义研究不够充分,三是对大学生传承红色基因的问题成因以及优化对策研究较为零散,缺乏创新路径的研究。因此,笔者在阅读大量文献后,认为更应该立足于实践,在各本科院校进行实地抽样和调查,探究院校大学生受教育者面对院校现有红色基因教育的态度、满意度等,切合实际分析受教育者对于院校红色基因教育应该如何开展的真实意见和需求。并以此为依据,不断拓宽思想政治教育实际开展的路径,实现院校红色基因教育有效性的提高,从而促进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参考文献

[1] 吴克绍,冯炎莲 .红色基因融入 高职 院校思政课教学探析 [J].延边教 育学 院学报,2021,35(05):1-3.

[2] 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J].先锋,2021,No.616(03):4-13.

[3] LIU Wei ,GUAN Peijun ,DONG Qi 等.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笔谈) [J].中国高教研究,2022,(06):4-10.

[4] Edgar Snow.Red Star Over China [M].London Golanz Corporation, 1937.

[5] Dick Wilson.The Long March of 1935: An Epic of the Communist Survival Struggle in China[M].1971.

[6] Harrison Evans Salisbury.The Long March:The Untold Story [M].Harper&Rowe Publishing Company, 1985.

[7]Huang H.Basis and Path of Adding Red Gene 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P].2020 Annual Conference of Education, Teaching and Learning,2020.

[8]Han L,He R.On the Connot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Red Integration in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CAS Theory[P].2021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umanities Education and Social Sciences (ICHESS 2021),2022.

[9] 强卫.激活红色基因,焕发生机活力: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J].求是, 2014(18) : 14-16

[10] 田歧瑞,黄蓉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红色基因论略[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3):48-54.

[11] 彭正德 , 江桑榆 .论 红 色 基 因 及 其 在 新 时 代 的 传 承 [J].湖南社会科学,2021,No.203(01):12-20.

[12]杨鹤,易长福.激活红色基因做好群众工作[J].理论导报,2014(08):21-22.

[13]田歧瑞,黄蓉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红色基因论略[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3):48-54.

[14]马静.红色基因:提升国家治理主体能力的重要资源——学习习近平关于传承红色基因 的重要论述[J].红色文化学刊,2017(02):20-28.

[15]孙路亮,杨立志.红色基因:内涵特征、时代意蕴与传承路径[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9(01):73-79.

[16]吴 自锋 .传承 弘扬 红色基 因 是 打造 山清 水秀政 治 生态 的重 要途径 [J].党 史文苑,2015,No.434(24):61-62.

[17]时玉柱 .院 校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传 承 “ 红 色 基 因 ” 的 路 径 探 究 [J].克 拉 玛 依 学刊,2015(05):53-57.

[18]王 伟 , 刘 家 桂 .传 承 红 色 基 因 与 实 现 中 国 梦 [J].广 东 省 社 会 主 义 学 院 学报,2016(02):11-14.

[19]蒋笃君,石猛.红色基因赋能院校立德树人:价值蕴意、理论逻辑及实践维度[J].河南 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版),2022,38(06):34-41.

[20]万钢.传承红色基因 展现信仰力量——谈《信·中国》内容叙事与传播模式创新[J].电视研究,2018(10):47-49.

[21]马利强.红色基因融入院校思政工作路径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 14) : 31-33.

[22]胡庆,何妹.运用新媒体技术提升院校传承红色基因的有效性研究—— 以江西泰豪动漫职业学院为例[J].教育信息化论坛,2020,No.83(12):76-78.

资助项目:2023湖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项目编号:S202311527093,

项目名称:新时代高校红色基因教育有效性调查及创新路径研究

作者简介:孙曼晏,黄莉萍 王友 欧阳万丽,湖南城市学院本科生。

通讯作者:郑慧开,湖南城市学院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