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做好户外区域游戏活动,培养幼儿良好学习品质

作者

黄晓蕾

江苏省张家港市新塍幼儿园 215631

摘要:幼儿户外区域活动游戏蕴含着极高的教育价值,能促使幼儿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这是我们教师要做好教育工作之一。本文从阐述户外区域活动中幼儿良好学习品质培养的做法,旨在不断优化教育策略,进一步促进幼儿学习品质的发展。

关键词:户外;区域;活动;学习;品质;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3)-46-

幼儿良好学习品质的培养是一项长期性的教育工作。户外游戏活动是幼儿一日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有计划、有目标地将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目标渗透在户外区域游戏活动中,达到幼儿通过户外活动自主性游戏能促进其健康、社会、语言、科学等领域的学习和发展,又能重点让幼儿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一、理解幼儿良好学习品质重要性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忽视幼儿学习品质培养,单纯追求知识技能学习的做法是短视而有害的”。幼儿良好学习品质的形成对幼儿现阶段,以及未来发展都起着深远的影响。首先,良好学习品质能促使幼儿自主探索全新知识。良好学习品质能提高幼儿对活动的专注力,能使幼儿学会独立思考与自主学习。其次,良好的学习品质能激活幼儿创造性力。幼儿在动手探索过程中,实践能力不断提高,可能会产生新的创造力。另外,幼儿专注探究实践过程中又能巩固学习品质。幼儿主动探究实践认识中,注意力更加集中,能坚持、克服困难,这样不断反复,巩固和增厚其学习品质。

二、户外区域游戏活动的教育优势

户外区域活动具有“活动自由、空间开阔、材料丰富,易于创造”等特点,这样户外区域游戏活动教育环境能满足幼儿自主探索的活动需求,如认知自然现象、进行体育运动、户外主题活动、自由活动等多种学习方式,能满足幼儿们不同学习和发展的需求。此外,开放性户外区域活动的开展,以及集体性活动为主,能强化幼儿团结协作的能力,同时还能让其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对幼儿身心发展起着积极的推进作用。

三、户外区域活动中融入幼儿良好学习品质的做法

(一)安全有效地合理开发户外区域

1.优化户外场地,科学进行活动

环境对幼儿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要克服孩子户外几个大区域的“定势思维”,要优化户外区域活动场地空间,打造综合性、多元化的游戏模式,能在同一时间满足不同幼儿的发展需求,对学习品质培养及活动质量的提升起着积极影响。

例如,教师将户外“运动区域”的走、跑、跳、钻、爬、投掷等项目进行融合,为幼儿打造具有综合性的游戏空间,以运动项目为主题,让幼儿自由地开展运动项目,满足幼儿的运动需求。在户外“探究区域”中,教师可以种植区与植物园为活动主场地,引导幼儿通过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及学习内容的探索,感知自然科学魅力,让其在发现与学习中积累全新的学习经验,促进学习品质的提升。再如,教师在草坪、操场、空地、绿化带边、树下创设“表征性记录活动区”,进行植物种植、枪战、捉迷藏等游戏情境游戏或综合性游戏为主题,为幼儿打造表现自我的舞台与契机,通过活动让幼儿慢慢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创设的开放性户外区域空间要安全和有效,幼儿能感到好奇、新鲜、感兴趣。

2.优化时间设置,满足幼儿所需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幼儿户外活动时间每天不得少于两小时”。充足的时间确保在户外大区域游戏中幼儿良好学习品质的形成。教师结合季节、不同活动、幼儿能力等多种因素,科学安排活动时长。小班幼儿专注力时长有限且体能素养不高,户外区域活动便可以“少量多次”的时间开展,将其划分为“晨间、上午、下午”三个活动段,既能满足幼儿专注力时长,又能照顾到幼儿的实际学习,让其感受到自然活动的趣味性,满足幼儿年龄发展需求。中大班幼儿各方面能力有所提升,教师可将户外区域活动的开展规划为“上午、下午”两次,让幼儿获得更多户外活动的机会,满足其心理发展需求,在充裕的时间中展开深度探索与学习,促进良好学习品质的形成。

(二)做好观察记录,落实教育目标

1.关注幼儿兴趣,让幼儿主动性发展

教师可着重观察幼儿在户外区域游戏中的兴趣点,根据其已有经验做出一些有效的教育引导,让幼儿在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中发展全新的学习能力,从而幼儿养成主动性思维品质。  例如,“娃娃家”是幼儿比较感兴趣的游戏,教师将游戏延伸到室外环境中,指导幼儿准备“厨房”:用石头、砖块搭灶台,用真实锅碗瓢盆,引导其利用周围自然资源展开活动,孩子用沙、土当饭,树叶当菜,树枝当筷子,当柴火等等,模拟做饭这一环节,在其原有学习经验上构建全新的游戏活动,幼儿主动合作,积极动脑、思维,在新游戏影响下推动幼儿主动性思维的发展。

2.根据幼儿经验,促进幼儿探索精神发展

在户外区域活动的开展中,教师要关注幼儿最近发展区,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行为及状态,让其在挑战自己中实现能力的突破,从而建立优良的学习品质。例如,运动区域平衡木的“平衡游戏”,要求幼儿双交替前行,平稳地走过平衡木到达另一端。中班幼儿学习能力有了很大提升,简单的游戏项目无法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教师可对此进行开发,增添全新的活动的道具,如:梅花桩、简易高跷、跳跨轮胎等多种新颖方式,但仍以平衡力培养为主,使幼儿原有能力上进一步提升,在此过程让幼儿挑战自己中建立优良的学习品质。

3.关注活动和材料,使幼儿发展创造性

材料是幼儿进行游戏活动的凭借。在户外区域活动中,教师要关注游戏活动的材料,包括材料的选择,投放的次序,材料的调整,以及创造性使用材料等等。例如,教师投放“低结构性”材料为主,适当加入高结构材料,引导幼儿对这些材料进行二次加工,激活其创新创造性思维,发展幼儿动手操作技能,让其在学习中形成良好的学习素养。同时材料投放工作中,教师可根据小、中、大班幼儿不同发展情况投放活动素材,满足不同幼儿的活动需求与实际想法,用不同难度的材料点燃幼儿的游戏思维,在自主探究中形成优良的学习品质。

总之,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是在长期教育当中逐渐形成的,教师要利用户外区域活动独特优势,在幼儿兴趣游戏活动中进行探究性,实践性的教育,培养幼儿形成乐于想象、勇于尝试、大胆创新的良好学习品质,为其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而有力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赵玲.利用区域活动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J].学前教育研究,2018(03):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