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探究
赵金苏
云南省宣威市双龙街道第三完全小学
摘要: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低年级课程的主要内容,只有打好识字的基础才能使学生的后续语言知识学习更加顺畅。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要在第一学段做好识字教学工作,不仅是要教授课本内容的字词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产生对汉字的喜爱之情,并抱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如此才能使他们形成积极稳定的学习态度。为此,一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要以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为出发点,选用更符合低年级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策略,在激发其识字兴趣的基础上,使之掌握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识字能力,更深刻地领会汉字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3)-46-
从当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现状中可以发现,普遍存在教学形式单一的问题,通常在课文教学中将生字词顺带讲解,较少专门给学生讲解汉字的识读技巧和拓展认读的方法。识字教学作为低年级语文课程的主要内容,不仅需要学生能够识读课本中的生字词,还需要他们在识别汉字的过程中进行主动思考,了解其中包含的汉字文化和造字规律,如此才能使学生真正意义上掌握识字方法与技能,为提高汉字运用能力奠定基础。语文课程中识字教学要引领学生掌握音形义的统一,尤其是在在解析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类型的生字时,更要从字理知识入手使学生掌握汉字识读与书写的本质内核,如此不仅能够提高识字学习效率,还能够从字理解析中体会其中所包含的文化意蕴,这对提升汉字运用能力也有促进作用。
一、开展多样活动,提升学生识字兴趣
兴趣是促使学生产生主观学习动机的源泉力量,低年级教学中更要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出发点,使之形成积极稳定的学习状态是提高教学有效的重要前提。在识字教学中也要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兴趣倾向选用合适的教学策略,像是编儿歌、玩游戏、讲故事这类活动都能够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寓教于乐中达成教学目标。并且,这种活动型的识字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快速记忆,还有助于帮助他们掌握音形义的统一。
例如:运用课堂小游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借助多媒体设计互动型小游戏,在Flash动画中呈现一个礼物堆和一颗圣诞树,一个字对应一个礼物,读对一个字就可以摘下一个礼物,能够将礼物挂满圣诞树的学生可以获得教师奖励的小贴纸。又如:利用“做动作”的小游戏加深学生对字义的印象,教师说出一个表示动作的字,像是“掰、闻、去”这些,学生要做出对应的动作,将字形和字义对应起来。
二、掌握造字规律,减轻学生识字负担
为了促使学生识字能力的实质性提升,需要让学生将“被动接受知识灌输”转变为“主动掌握识字原理”,如此才能使学生将所习得的识字技能实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教师需要从简单的字理知识入手,使学生了解汉字结构和字形演变的历程,学会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不同类型汉字的造字规律和拼读技巧。如此一来,学生不再需要死记硬背大量的汉字词语,更是能够掌握技巧来减轻识字负担。
进行偏旁归类的小学阶段最常运用的识字方法,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汉字的偏旁结构中探寻这些生字的拼读、书写和字义。如:《江南可采莲》中学到“莲”字,教师要让学生分析“莲”字的偏旁结构,然后结合已学习“花、草”这些字进行融合思考,进而理解这些草字头的汉字普遍与植物相关。在这个过程中,可利用思维导图梳理相似生字,通过将结构相似的汉字进行分类总结,强化学生的记忆效果。
三、立足儿童经验,拓展学生识字途径
语文识字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识读汉字的技巧,并将此内化为一种语文能力迁移运用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因此,除了要提高识字课的教学有效性,还需要为学生拓展识字途径,使之有机会从更多渠道扩充识字量、提高自主识字能力。由此出发,一方面要结合日常生活,基于实用性的特点实现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要拓展课外阅读,在潜移默化中丰富知识积累。
在设计识字作业时,不应让学生反复抄写课本内的生字词,而是要创新作业形式,在生活化、实践性的作业中丰富识字量。教师要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随时随地识字的习惯,让他们去生活中找一找哪些地方有本课的生字,并进行相应的连词成句练习,提高汉字运用能力。或是布置下课外阅读作业,让学生阅读绘本故事,既可以将已学汉字进行重温回顾,又能够在绘本文字的阅读检验自己的识字能力。
纵观教学实践,由于低年级学生的汉字积累较少,学习能力较薄弱,导致他们的识字学习过程存在模板化的问题,即按照“教师呈现字形→讲解字义→识读生字”的顺序进行学习。兴趣作为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也需要在识字教学中体现出来,尤其是针对低年级学生专注时间较短、更依赖形象思维方法的特点,更需要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出发点选择教学策略,以有效性策略提高学生的识字准确性与效率。由此出发,在一年级语文识字教学实施中,教师需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通过给予活动体验来提升学生的识字兴趣,在此基础上进行字理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造字规律以提高学生效率。另外,为促进学生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还需要拓展识字途径实现迁移训练。
参考文献
[1]刘静.基于字理的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探析[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2,7(20):21-22.
[2]慕丽娜.小学语文低年级学生趣味识字教学策略研究[J].学周刊,2022(31):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