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策略研究

作者

马飞燕 马桂琴

吴忠市利通街第一小学

引言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数学教学过程中越来越关注合作学习的相关内容,进而明确新课标的各项内容,使得合作学习可以得到有效推进。在各类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发挥合力作用,进一步强化团结协作的意识,为学生合作能力的切实增强和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必要条件。同时,要明确当前合作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或不足,然后在问题导向之下进一步提出落实相对应的解决对策,从而促进合作学习取得更好的成效。

1 当前小学数学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1.1 小组分组不够科学合理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某些教师在小组分组环节往往没有充分明确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学习能力,导致整体分组过程中存在不够精准高效等问题,由此导致小组内成员能力差异过大或小组之间实力不均衡,从而导致合作学习存在不同程度的漏洞或不足。在整体操作环节,某些能力较强的学生会主导整个讨论和合作过程,而能力较弱的学生参与度较低,无法真正意义上实现全员化的参与和全过程融入,不能充分落实共同目标,由此导致小组合作学习效果无法得到切实提升。

1.2 合作任务设计不够科学合理

某些教师在针对合作学习任务进行设计过程中,往往过于简单,学生不需要进行深入讨论和思考就能得出答案,导致学习流于形式;而有些任务又过于复杂,超出了学生的能力范围,使得学生无从下手,严重降低合作学习效率。除此之外,任务设计方面缺乏趣味性和层次性,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导致合作学习效能无法得到充分体现。

1.3 教师指导不够到位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某些教师往往不能对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指导,要么过度干预学生的讨论,限制学生的思维发展,要么放任学生讨论不管,导致合作学习比较混乱,甚至偏离主题,无法呈现出良好的合作学习预期效果。

2 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策略

2.1 科学合理分组,强化合力作用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推进环节,要想取得更加良好的效果,需要在科学分组方面积极加强。在分组时要综合考虑到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能力、学习现状、学习成绩等因素,然后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采取动态分组的操作模式,确保每个小组内的成员都具备差异性和互补性,进而在优势互补的宗旨下体现出合作分组的根本价值。每个小组大约在 4~6 人左右,每个小组都要匹配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中等学生和水平较低的学生。然后在明确小组成员分工的前提下,让学生可以协同推进优化发展。例如,组长负责讨论和其他小组的各类活动,记录员针对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有效记录,汇报员负责向全班汇报小组的讨论成果,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小组中发挥自身的优势,承担相关责任,体现出小组的优化效果,为合作学习顺利开展提供必要前提。

2.2 精心设计合作任务,强化学以致用

在小组合作的推进过程中,要精心设计相对应的合作任务,这是核心内容。设计合作任务时,要结合教材内容,在合作任务的设计和推进环节要突出重难点,结合教材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对合作学习任务进行精准设计,紧紧把握知识的重难点,在整体操作环节实现重难点的有效突破,为合作任务的顺利开展提供必要条件。例如,在分数的基本性质等相关内容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效设计相关任务,让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等模式,用不同的方法把分数进行变形,然后探讨变形前后分数的大小,更深入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同时也要高度关注任务的层次性和趣味性,在合作任务的设计过程中要体现出层次性,落实由易到难的基本原则,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具体学习需求。同时要增加任务的趣味性和挑战性,例如可以通过游戏活动或竞赛等相关形式,依次体现出合作任务的推进效果,为小组合作学习根本价值的体现提供必要条件。例如,在针对 100 以内的加减法等相关内容进行教学环节时,教师可以有效开展高度竞赛游戏,让学生在合作和竞争中进一步提升合作能力和集体能力,为学生的同步成长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同时也要将生活实际与合作任务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要通过教材中的相关数学例题与生活的有效联系设计相对应的合作任务。例如,在认识人民币学习完毕后,教师可以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超市的模拟活动,通过小组合作任务,让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认识人民币并展开相应的交易计算,从而解决实际问题。这样可以体现出合作任务的导向作用,为学生整体合作效果的优化提供必要条件。

2.3 强化教师指导,充分查漏补缺

在合作学习环节,教师要充分发挥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的角色,在学生开始合作之前,教师要提出相应的合作目标和基本要求,让学生可以充分明确具体的合作事项。然后,在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巡视各个小组的讨论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并进行精准指导。对学生遇到的困难,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对于偏离主题的小组,教师要及时提醒,帮助其回到正确的学习轨道上来。在小组合作学习结束之后,教师要针对各个小组的汇报情况进行点评和总结,进一步肯定学生的优点,并指出存在的问题或不足。然后,在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改进的过程中促进小组合作学习取得显著成效,充分实现查漏补缺。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融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在具体操作环节要科学合理地组建相应的合作小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合作能力及综合素质方面得到有效发展。同时,也要对当前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然后在落实对症下药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执行相关解决对策,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取得良好成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思维 . 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J]. 教育研究 ,2024(05):120- 125.

[2] 张春飞. 人教版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策略探究[J]. 数学教育,2023(12):85-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