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初中语文大单元整合设计探究
张微微
杭州育才中学 浙江 杭州 310015
摘要:伴随着新课程标准在全国的深入推进,学科教学迎来了更多的要求,初中语文同样如此。新课程标准下,更注重教学的整体性和连贯性,传统初中语文教学依据教材设计,以课时为单位进行,人为拆散了知识间的联系,已难以满足新课程标准要求。大单元整合设计弥补了传统单篇教学的不足,与新课程标准理念相适应,值得初中语文教师关注。文章立足于实践,首先说明了新课程标准下初中语文大单元整合设计原则,并对相关策略进行了探讨研究,希望能够为初中语文教学提供帮助。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大单元整合设计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3)-46-
引言
新课程标准下,教学方式的改进与革新成为各学科教学共同的任务之一。针对初中语文教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整合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资源,设置学习任务群的要求。大单元整合立足于单元视角,将一单元全部教学内容整合,有效回应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但大单元整合教学涉及内容多、知识面广,各环节教学更加复杂,初中语文教师应当明确大单元整合设计原则,积极探寻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案,以确保教学实效性。
一、新课程标准下初中语文大单元整合设计原则
1、生本性原则
新课程标准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强调,在大单元整合设计中,初中语文教师也应注重生本性原则,充分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以学生为导向设计教学目标、组织教学过程、开展教学评价,借此充分激发学生的能动性和自学意识,确保其在大单元整合教学中获益。
2、真实性原则
大单元整合教学不仅包含单元教学内容的整合,更包括与之对应的学习任务。初中语文教师应当重视真实性原则,为学生构建与现实生活相关联的学习情境,设置真实的学习任务,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之中,高效吸收知识,并运用所学知识主动解决实际问题,实现活学活用。
3、整合性原则
与传统教学相比,从整体出发,归纳单元教学内容是大单元整合教学的最大特征之一。初中语文教师必须遵循整合性原则,将大单元作为一个系统,整合教学目标、教学资源、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大单元中全面吸收知识,实现多样语文能力的同步发展,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素养。
二、新课程标准下初中语文大单元整合设计
1、抓住单元导语,确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实际教学工作的第一步。新课程标准下,教材内容更加凸显新课标精神,内容、编排等方面发生了较大变化。初中语文教师应当立足教材基础,深入挖掘分析教材内容,提炼出合适的教学目标。单元导语是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重要内容,运用精炼的词句阐述了单元的语文要素和人文主题。教师可以从单元导语入手,确立教学目标。
例如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导语中,将视线投向自然山水,涵盖了“描写景物、抒发感情”“体现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志趣抱负”,并提出了“积累、掌握文中的文言实词和名言警句”“体会文言虚词在关联文意、传达语气等方面的作用”等语文要素要求,因此,教师可以设置“在自然山水中体味理想抱负”单元主题,并提炼出如下教学目标:(1)明晰单元文本的内容,对比不同文本的主题和写作手法。(2)归纳文本中不同的思想情怀,明确作者的理想抱负。(3)将阅读和写作视为一体,在文本阅读的过程中思考作者寄托情感的方式,能够灵活运用不同方式开展写作活动。此外,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品读、分析单元导语,使其明确学习方向,强化大单元整合体验。
2、结合单元特质,设计教学方式
单元目标和单元主题确定后,已经形成了明确的大单元整合教学方向,初中语文教师应当进一步结合单元内容和单元特质,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使其围绕单元主题开展多角度学习活动,以实现教学目标的落实。
例如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安排了多篇写景抒情的文言文文本,从多个角度展现出了不同作者的人生感悟和理想。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群文阅读的方式,使学生在对比中赏析不同文本的语言特征、抒情方式等,以反复品味和解析文本中的语言,并全面、立体体验作者对于人生的感悟。针对文言文阅读难度较高等特性,教师还可以将问题引导与任务设置结合。例如学习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时,教师可以提出“作者通过对自然怎样的观察体现出了自己的人生理想?”“这些人生理想和自然景物特征是否有对应?”“作者描写自然景物的叙述方式是怎样的?”等问题,使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自主关注单元整合的主体和教学目标,更加积极自主的开展阅读和学习活动。
3、注重教学评价,提升教学效果
教学评价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大单元整合教学同样如此。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丰富评价方式,将逆向评价、持续性评价、总结评价等引入教学评价,使学生明确学生的目标和自己的学习效果,掌握自己学习的不足,并为教师提供科学的教学反馈,提升教学效果。
首先,教师应当注重逆向评价,即为在教学开始前为学生提供评价标准,促使其开展更具针对性的学习。例如在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学习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如下标准:(1)明确不同文本的描写方式和描写特征,将自然景观与作者内心结合,准确地叙述和说明不同文本的特点和深层内涵。(2)对比文本的抒情方式,获得山水游记类文本的阅读经验,并将其与自身习作结合。为学生指明学习的方向。同时,教师应当注重评价主体的丰富,积极引入自评、互评等评价方式,结合评价目标编写量表,使得评价始终渗透于教学的全过程之中,确保教学评价的效用。
三、总结
综上所述,新课程标准下,初中语文大单元整合设计不仅是对新课程标准的回应,更刷新了传统初中语文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全面、深入的学习语文知识,是教学实效性提升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初中语文教师应当主动行动,全面把握大单元整合教学理论基础和基本原则,深入教学内容,发掘单元特质,有效整合教学内容;并创新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更加主动的参与学习,探索教学内容、知识点间的逻辑联系,以大单元意识提升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修子雯.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部编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研究[D].塔里木大学,2022.
[2]戴艳梅.落实“双减”,让初中语文作业充满“智慧与情趣”[J].新作文,2022(12):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