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从“沉默”到“表达”:语文社团活动在乡村高中语言素养培养中的实践探索

作者

王森

阿瓦提县第四中学

语言素养是学生综合素质的核心构成。乡村高中生普遍缺乏良好的语言表达自信阅读,教师应深入分析乡村高中生的学习环境与学习心理,引入多样化的语言教学资源,创生自主表达的语文社团活动空间,给予学生充分锻炼自身语言能力的学习成长机会。同时教师还应当积极引入心理辅导模式,组织学生开展阅读、写作等活动,创新学生的自我表达路径,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素养。

一、乡村高中学生语言素养现状及沉默原因分析

南疆乡村高中生由于独特成长环境,当地教育资源的缺失,导致部分学生尚未养成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学生在日常语言学习活动中,对于复杂文本内容存在理解困难,在课堂互动中缺乏逻辑清晰的语言组织能力。部分学生由于长期缺乏语言表达的学习自信心,担心在交流互动过程中,由于表达错误而受到同学嘲笑或教师批评,长此以往学生形成一定的语言表达心理障碍。传统语文教学模式更多侧于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忽视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素养,学生缺乏主动的表达学习空间,教学评价也更多侧重于考察学生的整体成绩,导致学生的语言实践机会稀少。

二、语文社团活动在乡村高中语言素养培养中的实践策略

(一)创设低压表达场景,破解心理障碍

高中教师在开展语文社团活动时,应正确认识部分学生存在的心理表达障碍,注重构建安全的心理活动场景,利用情景依赖等策略,构建积极动态的语言表达情绪。教师需要营造轻松民主的表达氛围,让学生感受语言表达活动的安全感。可以首先开展趣味性的语言交流游戏,利用小组讨论形式营造自然表达的语言环境,鼓励学生积极表达个人的真实想法。同时教师还需要明确不设严格的评判标准,营造无压力的语言交流环境,鼓励学生积极打开自身的话匣子。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故事,引导学生利用熟悉的方言讲述自己童年的生活经历,拉近与同伴之间的距离,逐步增强学生的表达自信心。并且教师还可以巧妙引入角色扮演等情景活动,让学生尝试模仿不同的角色,引导学生代入情境当中,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忘却自己的表达紧张和羞涩,让学生更好地诠释角色,融入自己对角色的理解和情感。学生在角色扮演互动过程中可以更加自如地锻炼自身的语言表达素养,形成强烈的趣味表达氛围,逐步帮助学生克服语言表达的心理障碍。

(二)融合丰富乡土资源,激活表达动力

南疆乡村高中具有独特且丰富的乡土教育资源,如传统的棉花文化、独特的刀郎文化。教师在设计语文社团活动时应巧妙融入乡土文化资源,带领学生观察并挖掘身边的丰富乡土素材。如地区的分布式文化遗产,如民间建筑、民间技艺、民谣等,让学生深入了解当地的乡土文化习俗,激发学生强烈的语言表达意愿。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区域田野调查报告,尝试撰写当地的乡土文化集萃,了解当地的慕萨莱思文化,记录当地的诗歌,并将其撰写成活动报告,激发学生强烈的表达写作动力。并且教师还可以组织乡土文化演讲比赛,鼓励学生在讲台上讲述自己对乡土文化的理解,融入自己认识的乡土文化素材,让学生积极讲述自己所了解的乡村时代变化,讲述自己所感受到的乡村美丽。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在表达中的自信心,还让学生在表述的过程中融入自己所了解的历史知识,有效夯实学生的语言知识基础。

(三)构建读写结合活动,夯实语言根基

教师为了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强烈学习兴趣,应积极组织丰富的课外阅读活动,如名著、优秀作文选,让学生积累丰富的优秀写作素材。同时教师还应当结合南疆当地的乡土文化,引导学生了解描述乡土文化的优秀文章,开展针对文章的阅后讨论以及交流彼此的阅读心得。同时教师还可以设计读后续写或读后仿写的实践活动,例如教师带领学生阅读同一部小说后,引导学生模仿小说的写作手法进行短文创作,让学生将阅读中的个人感受融入写作,学习作者特定的写作手法,将阅读过程中的收获转化为自身的语言能力。

总而言之,教师需要充分挖掘语文社团活动的教育价值,结合乡村高中生的沉默表达现象,分析其背后的学习心理和学习特点,巧妙设计低压的语言表达场景,培养学生勇于开口表达的学习意愿。同时教师还需要融入学生熟悉的乡土生活资源,让学生在表达的过程中有话可说,构建良好的语言表达学习氛围。同时教师还需要利用读写结合的活动形式,让学生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积累丰富的表达素材,实现学生从沉默到表达的良好语言素养转化。

参考文献

[1] 王晓清 . 文学社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之有效途径 [J]. 赢未来 ,2021(4):92-94.

[2] 唐艳 . 以社团活动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J]. 中学语文 ,20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