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初中信息技术微课实践探究
陈伦明
鹤山市桃源中学 529725
摘要:本文探讨了初中信息技术微课实践在“双减”背景下的作用和挑战。通过对微课实践的研究和总结,我们发现微课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但同时也面临着师资力量不足和制度问题等挑战。因此,建议加强师资培养,完善相关政策,以促进初中信息技术微课实践的发展。
关键词:双减背景下;初中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3)-46-
1. 说明信息技术微课在“双减”背景下的意义和重要性
1.1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在“双减”背景下,信息技术微课的意义和重要性之一在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微课是一种以小节奏、小量度的形式呈现的教学方式,由于其短小精悍的特点,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通过利用多媒体、图像、动画等技术手段,使课程内容更加生动有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此外,微课还可以通过提供一定程度的自主学习空间,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1.2 提升教学效果和资源利用率
信息技术微课在“双减”背景下的另一个意义和重要性在于提升教学效果和资源利用率。微课采用数字化的形式进行教学,能够有效地将教师优质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和利用,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通过利用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将课程内容进行多样化的展示,例如使用图像、视频、动画等多媒体资源,使得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知识。此外,微课还可以通过在线学习平台进行集中管理和分发,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和共建,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
1.3 实现个性化教学和差异化发展
在“双减”背景下,信息技术微课还具有实现个性化教学和差异化发展的意义和重要性。由于微课的灵活性和自主性,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设置不同的学习路径和学习资料,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同时,微课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能力,提供不同难度的学习内容,实现差异化的教学。这样一来,每个学生都能够按照自己的节奏和能力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动力。
2. 分析“双减”背景下初中信息技术微课实践所面临的挑战
2.1 师资力量不足
在“双减”背景下,初中信息技术微课实践所面临的挑战之一是师资力量不足。由于“双减”政策要求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和学校教师工作量,许多学校对信息技术教师的编制和培训投入不足。这导致了信息技术微课的教师数量和质量不均衡,无法满足教学需求。缺乏熟练掌握技术、熟悉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教师将影响微课实践的质量和效果。
2.2 制度政策不完善
另一个挑战是制度政策不完善。由于“双减”背景下,学校要求减少教师的课时和教学内容,这可能导致信息技术微课的开设和推广受到限制。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和规范,可能会影响微课的普及和推行效果。同时,缺乏明确的管理和评估机制,也会影响教师对微课实践的积极性和投入程度。
2.3 学校设备和资源不足
此外,学校设备和资源不足也是一个重要的挑战。在信息技术微课实践中,学校需要提供一流的设备和资源支持,如电脑、互联网连接和多媒体设备等。然而,许多学校的设备更新和配备速度缓慢,无法满足微课的需求。缺乏现代化的设备和资源支持会限制微课的创新性和实践效果,限制学生的参与和学习体验。
3. 探讨应对挑战的解决策略
3.1 加强师资培养,提高师者专业素养
在实施初中信息技术微课的实践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包括师资素质不足、教师对微课教学理念和技术手段的认知不深等问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我们需要加强师资培养,提高师者的专业素养。
学校应该重视教师培训和发展,通过组织各类培训活动,提供相关的培训课程,帮助教师掌握微课教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巧。培训内容可以包括教学设计、课堂管理、多媒体应用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学校可以积极引入优秀的教师资源,例如邀请具有丰富微课授课经验的教师进行指导,或与其他地区的学校建立合作,交流教学经验,共同提高。同时,学校也可以鼓励教师参加教学比赛和学术研讨会等活动,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学校应该积极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设备资源,确保教师能够顺利进行微课教学实践。学校可以配备专门的技术人员,提供技术培训和技术支持,解决教师在使用教学设备和教学软件中遇到的问题。同时,学校也应该及时更新和维护教学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3.2 完善政策,构建良好的微课评价和激励机制
在面对“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信息技术微课实践面临着多重挑战。为了有效应对这些挑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解决策略。其中,完善政策、构建良好的微课评价和激励机制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需要加强对微课实践的政策支持。政府部门应该制定相关政策,明确规定微课实践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师资培养等方面的支持和引导。这样可以为学校和教师提供明确的指导,促进微课实践的有序推进。
我们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微课评价机制。目前,微课评价体系相对较为薄弱,评价标准不够明确,导致教师在微课设计和制作中存在一定的困惑。因此,应当建立符合实际需求的评价机制,明确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以及相应的评价体系,帮助教师准确评估微课的质量,并提供改进的方向和建议。
我们还应该激励教师参与微课实践。教师在微课设计和制作过程中需付出大量精力和时间。因此,应该建立激励机制,例如通过评选优秀微课、设立奖励制度等方式,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微课实践并享受相应的激励和荣誉。
结语
初中信息技术微课实践在“双减”背景下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能够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成效和能力。然而,实施微课面临着诸多挑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解决。希望通过加强师资培养、完善政策和增加投入,能够促进初中信息技术微课实践的健康发展,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和教育改革的推进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琳. 信息技术学科”减负增效”的教学思路探究[J]. 世纪之星—高中版, 2021(22):2.
[2] 李光.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J]. 教育科学:引文版, 2022(2).
[3] 魏娜. 初中信息技术智慧课堂学习型模式的构建探究[J]. 课程教育研究, 202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