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小学家庭教育指导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作者

胡永红

浙江省开化县杨林镇中心小学 324300

摘要:家庭教育在学生的成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塑造学生未来发展的基础。然而目前有些家长过于关注学生的学业表现,而忽视了对学生道德修养、精神状态、兴趣爱好的培养。这种教育方式可能会导致学生的畸形发展,无法达到培养健全人格的目标。因此家长在教育学生时,应该注重平衡,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以达到培养健全人格的目标。

关键词:小学;家庭教育指导;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3)-46-

一、小学家庭教育指导存在的问题

(一)家长对家庭教育指导的配合度不够

如果家长具备良好的教育观念,并积极参与学生的成长过程,将对学生的健康发展产生极为积极的正面影响。但是由于家长工作压力大、时间不足、教育理念陈旧或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等多种原因,许多家长无法充分关注这些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部分家长倾向于高度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课外辅导上,并将学习成绩视为评判学生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准。然而,家长对学生的性格成长、心理倾向、思想道德等方面的关注相对较少。因此,教师在进行家庭教育指导时所面临的挑战变得更多,且其努力的效果并未得到充分体现。在进行家庭与学校联动教学时,若任何一方缺乏协同配合,那么教师将面临更大的挑战,难以有效进行家庭教学指导。

(二)家庭教育指导师资力量不强

教师的职业素养与技巧是确保家庭教育成功实施的关键因素。然而由于每个家庭都是社会中独立存在的单位,其教育经历和知识水平存在差异,因此学生在教育方面的知识积累和投入程度也存在差异。教师需要根据每个家庭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以提高其职业素养和技巧,确保家庭教育的成功实施。由于学生人数众多,承担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所面临的问题各有差异,这使得教师的引领职责难以做到全面细致且针对每个学生因材施教。所以在与家长进行交流时,教师可能会与家长在某些教育策略或观念上产生分歧。然而许多教师在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时,并未接受过全面系统的专业训练,其指导主要依赖于实际工作经验。此外,由于家庭教育职责具有个性化和多元化的特点,因此需要全方位考虑各种因素。由于教师家庭教育指导技能的差异以及学校缺乏专业的教师团队,当家长遇到各种教育难题和困扰时,往往难以提供适当的指导。

二、小学家庭教育指导改进策略

(一)激发家长育人动力,形成家校育人合力

学校只是一方面地推行小学的家庭教育指导,其影响范围相当狭窄,并且很难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各种特殊需求。为了达到教育的一致性,并且提升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培养效果,需要大幅提升家长的参与热情,营造一种积极的交流环境。需要增强家长的责任感,创建更加融洽和谐的教育环境,帮助学生更有效地进步。教师需要转变父母仅将学习放在首位的教育理念,在日常生活中对学生进行更多的教育和指导。教师要转变父母逃避问题,忽视学生整体进步的情况。特别是许多家长的教育水平较低,无法在课堂上提供有益的教育;如果家长具备某些领域的专业技能,那么也可以作为学生的学习榜样。

(二)优化教育平台建设,提高协同育人效果

为了确保家庭教育指导的有效性,必须依赖于精心设计的课程,并深入理解家长的需求和问题。同时教师还应利用网络作为媒介,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实现社会资源和网络资源的有效整合,以打造具有学校特色的教育体系,家长无需亲自到校,便能获取有益的经验。教师也可以引导家长利用零散的时间进行网络学习,以便高效地解决家长普遍面临的挑战。教师通过网络平台,如:后台留言和微信互动等方式,可以及时解决某些特殊家长遇到的问题。借助于教育平台,教师可以汇集各类社会教育资源,并采用图像与文字相结合的方式,将科学的育儿知识传授给每一位家长。同时教师还可以提供一系列高品质的共同培养实例,以供学习和参考。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社区功能,组织各类活动,吸引家长和学生参与,使他们的闲暇时间得到更有效的利用。借助网络工具如微信、QQ、钉钉等,班主任和教师可实时与家长交流,以便向家长展示学生在学校的优秀表现,从而激发家长对学生的更多关心,并使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进步。一方面,网络交流平台可以为学生提供帮助,尤其是独居或留守学生,使学生的家长能够给予学生更多的关心和支持。另一方面,在线交流平台解决了家长无法及时陪伴学生的问题,让学生体验到更深刻的爱和期待。

(三)开展科学评估,推动育人方案

必须不断优化和改进家庭教育的协调指导,这不仅需要各方的积极投入,还需要科学审查和评估的助力,以提升整个协调教育的品质。将家庭教育指导、教育的执行以及成绩的检验应该形成有机的整体,从而达成创新和科学的教育目标。通过学校、家庭和学生的相互评价,教师可以获取到详尽且全面的反馈信息。从教师的角度,让家长参与评价能够检验教师是否定期进行家访,深入理解班级学习状况,并在家长发现问题时提供有效的帮助和教育建议。此外对家长给予的支持和效果的评估,可以帮助教师在交流、协作、问题探讨等领域持续提升。学校应关注为教师和家长提供的平台是否具备高效的沟通机制,以保障其能被充分利用。同时学校也应审视这些平台所提供的教育资源是否具备明确的目标指向,并确保家庭与学校合作的活动场所得到足够的支持和保障。通过实施各方参与、共同评估的策略,可以在共同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并高效地收集未来的教育建议。这种以问题为主轴的方法将有助于推动家庭教育的合作指导任务实现实质性的优化。

结论

总而言之,在新历史阶段,应充分重视并妥善处理小学家庭教育指导的任务,以最大化地发挥父母和学校的共同培养优势,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家庭教育领域,学校应加大投入,帮助家长提高教育技巧,创造和谐的家庭环境。同时,学校应采用多种家庭教育策略,丰富家庭教育内涵,使家长能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有助于培养出杰出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参考文献

[1]朱莹.小学家庭教育指导策略研究[J].文科爱好者,2023(04):130-132.

[2]宋士伟.小学班主任有效指导家长开展家庭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求知导刊,2023(11):13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