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教- 学- 评一致性”小学语文课堂构建的研究与实践

作者

欧连娣

肇庆市德庆县第二小学

当前课程改革不断推进,新课标也强调了实施教学评一致性的重要性,提出将语文课程教学质量放在核心位置,这不仅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详细的指导方针,还对教师的教学策略以及评价方式进行调整,完成了教学评三方面的紧密结合,真正做到了以评促教、以评促学,实现了教 - 学 - 评一致性理念的落实,确保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文化自信、语言应用以及思维能力和审美意识等核心素养的全面培养。

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提升;此外教师还可以将历史事件进行讲述,让学生结合红军的转移路线,学生感受革命先烈的伟大民族精神,并要求学生自主进行故事讲解;随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相互合作制作长征思维导图,结合文本的内容实现绘画、历史、语文跨学科融合教学,通过多种任务活动落实,完成教学目标并实现即时评价,实现教-评一致性。

一、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设计教学目标,实现学- 教一致性 三、根据任务完成情况优化评价方式,实现评 - 学一致性

教学目标是开展教学工作的重要前提,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师需要对学生需求有所了解。因此教学目标要具备前置性与预设性,根据核心素养内涵结合动态教学的过程,调整教学目标,确保教学活动可以灵活的开展,切实满足学生的需求,完成教学进度,在目标与教学达成一致的前提下,强化教学的有效性与灵活性,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奠定基础。

例如在学习《七律·长征》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掌握基础字词,理解“逶迤”、“磅礴”的内涵,对诗词进行翻译,理解诗歌情感,感受长征精神,理解修辞手法以及文学艺术性。在学生针对这些教学目标进行阅读和内容分析时,我们也发现不同学生对相关目标的完成情况不同,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不同行为对教学目标进行调整,带领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并通过数字平台展现长征的路线与情境,通过学生的学习行为,更好的调整、落实教学目标,在完成评 - 学一致性的同时,帮助学生更全面的理解革命精神,并帮助学生能够通过实际目标,进行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与积极性。

二、构建学习任务群优化教学活动,实现教- 评一致性

以活动为载体落实教 - 学 - 评一致性模式,不仅符合学习进阶的教育理念,帮助学生从掌握表象知识到理解教学内涵,也通过实践任务完成了语文知识的多方位串联。教师可以将一个综合性的大任务设计为多个相互联系的小任务,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以及实践能力,结合学生的兴趣需求设计层次性的教学任务并进行针对性的评价,帮助学生完成自我突破。

例如在学习《七律·长征》时,教师可以根据课堂预设的目标设计多个相互关联的学习任务,促使教学评三个环节实现统一。教师可以设计“重走长征路”这一任务,学生结合数字地图进行古今对比,并联系文本内容感受自然风光,通过朗读以及情境设计实现文化素养与

在讨论教学问题时,教育评价是教与学相互连接的关键所在。在遵循教 - 学 - 评一致性的原则下,教师应该依托教学目标和教学标准,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确保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以及教学评价的相互统一,教师需要将书面检测、口头表达、学生自评、互评等加以全面的运用,确保教学活动与评价方式的一致性,理解学生行为满足学习需求,助力学生全面成长。

例如在学习《七律·长征》时,教师可以设计“预习单”让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学习目标进行书面知识整理和分析,学生在预习完成之后,针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自评。教师还可以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设计评价标准,比如将学生能否实现跨学科知识综合运用,能否践行合作理念,能否进行情境设计和语言总结,进行多方面的评价和总结,借助评价积分榜,对学生进行学习层次划分,并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学习反思记录通过数字平台进行反馈,师生相互合作完成对文本的深入认识,实现评- 学一致性推动课程核心素养培育。

综上所述,教学评一致性强调教学、学习、评价三个环节的紧密结合,新课标提出教师需要在核心素养培育的前提下,完成教 - 学 - 评一致性理念的落实。因此教师不仅要完成语文知识传授和学生个人成长引导,还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对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和反思。教师需要学生主动参与,并通过明确学习目标、构建教学任务、完善评价形式等,切实落实教学评一致性模式,促进教学改革与理念创新,致力于推动现代教育发展。

参考文献

[1] 韩勇 , 张芹 . 立足核心素养,推进小学语文“教学评”一致性教学 [J]. 语文世界 ,2024,(31):46-47.

[2] 颜巧梅 .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一致性研究 [J]. 教育艺术 ,2023,(0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