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提问题思维培养的多样性评价研究
蔡晓庆
苏州市相城区望亭中学 江苏 苏州 215155
摘要:本研究以高中数学人教版A版提问题思维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多样性评价体系,采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高中生的提问题思维进行全方位、动态评价。结果发现:高中生提问题思维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单一性,评价体系的建立可以促进提问题思维的多样性培养。研究提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对提问题思维多样性的培养,采用动态、多元的评价方式促进提问题思维的发展。
关键词:提问题思维;多样性评价;高中数学人教版A版;教学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3)-46-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提问题思维在高中数学人教版A版教学中的重要性逐渐凸显。提问题不仅是获取知识的手段,更是一种能力和思维方式。然而,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往往忽略了学生提问题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探讨高中数学人教版A版提问题思维的培养及其多样性评价,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构建一套高中数学人教版A版提问题思维的多样性评价体系,并通过实证研究验证其有效性,以期为高中数学教学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当今的世界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面临的是海量的信息和知识。在这样的背景下,提问题成为了学生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往往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和记忆,忽略了学生提问题能力的培养。这导致了学生在面对复杂问题时,往往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构建一套能够培养和评价学生提问题思维的多样性评价体系,对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实证研究
(一)研究对象与实施过程
为了验证所构建的高中数学提问题思维多样性评价体系的有效性,本研究选取了某城市的一所具有代表性的高中,总计参与学生达到100人,涵盖了从初一到高三的不同年级和学科能力的学生群体。这些学生都使用高中数学人教版A版课本进行学习,特别是对于“集合与函数概念”、“基本初等函数”和“函数的应用”这三个章节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首先对参与教师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培训,确保他们对评价体系有充分的理解和掌握。培训内容不仅包括评价体系的理论基础和操作流程,还特别强调了如何将高中数学人教版A版课本中的实际内容与评价体系相结合。为此,我们邀请了数学教育专家进行讲座,通过真实的教学案例,展示了如何在课堂中有效地应用评价体系。随后,教师们在日常教学中运用该评价体系,对学生的提问题思维进行多样性评价。为了更加精确地收集数据,我们设计了详细的评价表格和反馈问卷。这些工具不仅考察学生的提问能力,还涉及到他们的思维深度、问题的创新性和实际应用能力等方面。为了确保评价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我们设立了定期座谈会,邀请学生、教师和家长参与,以了解评价体系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和可行性。此外,我们还通过录像观察和访谈等方式,深入了解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和教师的教学策略。特别是,我们对一些典型的课堂进行了全程录像,以便后期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
(二)结果与分析
经过为期一个学期的实施,我们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果显示,在实施该评价体系的高中数学人教版A版课程中,多数学生在体系的影响下,提问题的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以学生小明为例,他在学习“指数函数”这一章节时,实施前提出的问题多为基础性和表面性的,如“指数函数的定义是什么?”;而实施后,他能够提出更具深度和广度的问题,如“在实际生活中,指数函数有哪些应用场景?如何利用指数函数来解决实际问题?”。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个别学生,而是普遍存在于参与实验的学生群体中。
三、实证研究
(一)研究对象与实施过程
为了验证所构建的高中数学提问题思维多样性评价体系的有效性,本研究选取了某城市的一所具有代表性的高中,总计参与学生达到100人,涵盖了不同年级和学科能力的学生群体。在实施过程中,我们首先对参与教师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培训,确保他们对评价体系有充分的理解和掌握。培训内容包括评价体系的理论基础、操作流程和实际应用案例分析,以及如何有效地将评价体系融入到日常教学中。随后,教师们在日常教学中运用该评价体系,对学生的提问题思维进行多样性评价。为了更加精确地收集数据,我们设计了详细的评价表格和反馈问卷,同时设立了定期座谈会,以了解评价体系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和可行性。此外,我们还通过录像观察和访谈等方式,深入了解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和教师的教学策略,以确保评价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二)结果与分析
经过为期一个学期的实施,我们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果显示,在实施该评价体系的高中数学人教版A版课程中,多数学生在体系的影响下,提问题的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以学生小明为例,在实施前提出的问题多为基础性和表面性的,如“这个公式怎么推导出来的?”;而实施后,他能够提出更具深度和广度的问题,如“这个公式在高中数学人教版A版中有什么实际应用场景?能否用于解决某某问题?”。
四、结语
本研究的实施不仅为高中数学教学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也为其他学科领域的教学评价体系构建提供了借鉴。我们相信,通过不断完善和推广多样性评价体系,我们有望培养出一批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创新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未来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我们也认识到,本研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研究样本的选择、评价指标的设定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影响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普遍性。因此,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范围,优化评价指标,以期得到更为科学、全面的研究成果。高中数学提问题思维的培养及其多样性评价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它需要教育工作者、学生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和配合。我们期望,通过不断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我们能够构建出更为完善和成熟的教学评价体系,为高中教育的发展和进步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刘莉萍.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策略研究[J].中外交流, 2021, 028(003):1501-1502.
[2] 孙玉芳.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策略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1(28):2.
[3] 武婷.高中数学辩证思维赏析[J].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1, 000(034):48-51.
作者简介:蔡晓庆,男,汉,苏州市相城区望亭中学,职称:中小学高级教师,学历:大学本科,研究方向:数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