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基于儿童视角的延安精神园本课程构建路径

作者

常静

陕西省延安市志丹县第五幼儿园 717500

在现今教育所处背景下,幼儿园教育不只要注意儿童的知识技能学习,更要把精力放在他们品德修养和精神品质的培养上。延安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于延安时期培育形成的伟大精神,蕴藏着大量的教育资源,对助力儿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意义重大。儿童的年龄不大、认知水平不高,理解抽象精神概念存在困难。从儿童的视角切入构建延安精神园本课程,把延安精神转化为儿童能够领会和认可的教育内容及形式,成为当下幼儿园教育的一个核心课题,这不仅可以充实园本课程内涵,还可为儿童的精神成长筑牢基础。

一、童言解码红色基因,故事浸润精神内核

儿童具备特有的语言体系与认知方式,他们更喜欢借助生动好玩的故事去认识世界。延安时期留下了大量动人心弦的红色故事,这些故事是展现延安精神的载体,从儿童的视角去看,我们要对这些故事开展精心筛选与改编,让故事与儿童认知水平以及语言习惯相匹配。在故事选择这件事上,应挑选情节简明、人物形象清晰可辨、带有童趣的红色故事。比如在《小英雄雨来》中,雨来灵敏大胆地与敌人搏斗,救下了交通员。他的故事饱含着冒险情节与正义感。故事当中的主人公年龄与儿童相近,更利于儿童产生共鸣。从故事的讲述方式来说,应采用带有儿童风格的语言和生动表达。教师可借助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把故事灵动地展现给孩子。还可采用图片、动画这类多媒体素材,增进故事的直观体验和趣味性,帮儿童更顺利地理解故事内容。通过诉说这些红色故事,孩子们能在潜移默化中体会到延安精神里爱国、勇敢、机智等品质,故事当中的英雄形象成为儿童学习的榜样,带动他们在日常生活之中勇敢直面困境,培养爱国情怀[1]。

二、游戏化构课程载体,体验式植信仰种子

游戏是孩子们极为喜爱的活动途径,也是他们探索世界、掌握知识的重要路径。将延安精神融入游戏化的课程里面,能让少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体验、领会延安精神,让信仰的种子在他们心底生根萌芽,可设计以延安精神为主题的角色模拟游戏。开办“延安小剧场”,儿童分角色扮演延安时期的革命人物,孩子们可模拟革命的情景,像送情报、站岗守护、支援群众等。借助角色扮演,儿童能亲身去体验革命先辈们的生活,感受他们吃苦奋斗与无私奉献的精神。在“送情报”的游戏当中,儿童得穿越种种障碍,攻克难关把情报送到规定地点。在活动开展中,引导儿童彼此救助、团结协作,一同克服困难,当孩子们顺利跨过一道道关卡时,他们可感受到成功后的欣喜,同时也能真切体会到革命先辈们长征期间所经历的艰难险阻,进而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培养拼搏吃苦的精神[2]。

三、生活化拓教育场域,情境化育时代新人

生活是教育的源泉,把延安精神教育掺进儿童的日常生活,可拓宽教育的范畴。让儿童于真实情境当中感受与践行延安精神,培养成跟上时代步伐的新人。在幼儿园生活时,可从多个维度渗透延安精神,在饮食上,实施“珍惜粮食,传承延安艰苦奋斗作风”活动。教师可以跟儿童讲延安时期粮食短缺、革命先辈们顽强奋斗,节约粮食不浪费的故事。引导儿童爱惜每一粒粮食,鼓励孩子不挑食物、不糟蹋粮食,养成不浪费粮食的好习惯。采用这种方式,让小孩明白当下的幸福生活并非轻易可得,需传承、发扬延安精神中的艰苦奋斗精神。在环境方面,打造体现延安特色的幼儿园环境,可以于幼儿园的走廊、教室等位置张贴延安时期的图片、革命先辈的照片,展现延安精神的内涵及重要意义。还可以布置“延安精神小角落”,放一些跟延安有关的书籍、玩具等,让儿童在课余时间能够自主地去认识并学习延安精神。孩子在潜移默化里接受延安精神的熏陶,积极引导孩子们把延安精神应用到家庭与社会生活里,教师可引导儿童在家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如扫地、洗碗等,增强他们的劳动意识及责任感。传承延安精神中的自我努力的品质,使儿童在真实情境里开展延安精神的体验与践行的活动,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时代新一代。

结语

儿童视角开展延安精神园本课程构建是一项长期又困难的任务,要求教育工作者不断开展探索实践。借助童言破译红色基因,让孩子们在生动好玩的故事里感受延安精神的魅力;采用游戏化打造课程载体,使儿童在欢乐的游戏里体验、领悟延安精神;采用生活化手段拓展教育场域,让儿童在真正的真实情境里践行、传承延安精神。把延安精神真正融入儿童的内心世界,培养一批又一批怀有爱国热忱、弘扬艰苦奋斗精神的时代新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在今后的教育实践里,我们依旧要不断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备延安精神园本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 宋丹丹 . 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儿园园本课程建设 [J]. 天津教育 ,2024,(20):87-89.

[2] 李伟丽. 儿童视角下的幼儿园园本课程建设探究[J]. 智力,2024,(17):9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