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依托校园笋竹文化提升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实践
李娜
建瓯市竹海学校
摘要:在新课标深入推行的大背景之下,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需要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方面有效加强,确保学生具备良好的理论感知和人文素养,从而为其全面发展提供必要支持,教师要高度关注校园笋竹文化的融入,对其文化内涵进行深入挖掘和整合利用,从而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必要支撑。基于此,本文重点探究依托校园笋竹文化提升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校园笋竹文化;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实践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3)-46-
引言
在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效做好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是必然要求,也是关键所在。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融入校园笋竹文化的相关内容,确保励志养成教育在教育教学环节得到充分体现,这样才能在笋竹文化指引之下使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有良好的思想导向,从而为学生意志品质的有效优化和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必要支持。具体来说,教师能够从以下几个方面落实相对应的教学实践策略。
1打造校园笋竹文化氛围,强化学生的熏陶和引导
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想体现出更加良好的核心素养培养效果,教师可以在文化氛围、文化环境创设方面进行有效加强,并且通过校园笋竹文化的有效宣传引导和环境的渲染,确保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从而在更大程度上体现出应有的励志教育和进取精神培养效果,让学生更充分感受到笋竹文化中所呈现出的坚韧品质以及虚心求教的特点。且在积极进取和团结向上的励志教育过程中让学生得到充分引导,这样可以切实强化学生的意志品质,使其在具备良好思想认知并且强化实践转化的过程中,为其意志品质的有效优化和综合能力增强提供支持。
例如,在《竹石》课文教学完毕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背诵全诗,然后设计相对应的宣传画,这样可以通过实践引导,让学生明确其中的核心内涵,把握文化特质和精神品质。教师要有效设计好与笋竹文化相关联的课堂环境、校园环境等,要体现出艺术性,观赏性和教育性,在宣传栏校门,校徽,校歌,以及竹文化主题公园的打造等相关方面进行有效优化,从而在多个方面形成相对应的笋族文化特色和环境特征,这样可以让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方面都得到有效引导,让学生在诗情画意的环境中感受笋竹文化的深刻内涵,以及励志创新意义,进而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可以更充分融入相对应的教育教学情境之中,感受文化熏陶和笋竹文化引导的过程,为其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必要支撑。
2有效创新校本课程,强化励志教育指引
在校园笋竹文化的应用过程中,教师也要在语文校本课程的制定、实施和优化完善方面切实有效加强。要在校本课程的制定和讲解中有效渗透笋竹精神,让学生感受到笋竹的励志进取及坚韧不拔,让学生认识到课程教学的主阵地作用,在课程的推进和融会贯通之中让学生形成更加良好的意志品质以及进取精神,从而为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发展提供必要支持。
例如,教师在针对相关课程内容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效匹配“竹以立得,励志教育”等相关校本课程,在课程推进过程中把励志教育作为核心内容和思想主旨,在整体课程推进过程中强化学生的学习和认知,有效强化纪律服务礼仪等方面。同时在团结协作以及感恩励志安全等相关方面也切实强化,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课程的推进过程中更充分感受笋竹文化的精神指引作用,同时在学生品质优化和思想引领的过程中,使其感受到其中的核心内涵,也让学生在整体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感受意志毅力的教育和培养,在具备刻苦锻炼和自觉主动学习意识的基础之上,使学生可以向笋竹进行学习,并且在课程的指引之下使励志教育形成常态化、规范化和个性化,从而确保学生在课程学习吸收和内化过程中,使相对应的励志教育内容转化成为自身的行为习惯和实践行动,以此在更大程度上体现出应有的校本课程的推进效果,使得校园笋竹文化的根本意义得到充分体现。同时,教师在课程推进过程中也要充分贯彻落实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针对不同年级而言,要体现出递进上升的效能,在相关知识和精神挖掘方面要逐步深化和细化,在目标要求方面也逐步提高,从而在更大程度上体现出笋竹文化的教育和引领作用,为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形成提供必要保障。
3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有效传承笋竹文化精神
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突破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在课堂之外也要进行有效延伸和创新发展,这样才能在各类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为学生综合能力增强提供必要支持。例如,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效匹配笋竹编织活动,让学生在深入理解笋竹具体特点和生长规律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实践动手,在笋竹编织的过程中更充分理解其中的工艺技术,也深刻感受笋竹文化精神和核心内涵。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也要着重针对其中所蕴含的坚韧不拔的传统美德进行有效渗透,让学生在编织行动的过程中更深刻理解,综合实践活动的深刻内涵,同时也引导学生以笋竹文化为切入点,有效进行作文写作和演讲活动,在综合实践活动推进中让学生融会贯通,对于笋族文化进行更深刻的理解和认知。然后在励志教育过程中让学生得到正确引导,在动手、动脑、动口操作过程中,为学生综合能力增强提供必要支持,这样可以通过笋竹编织活动的有效推进,以笋竹文化为载体进一步体现出德育教育的根本价值,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成长提供必要条件。
结束语
从上面剖析中可切实看出,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想体现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效果,在教学实践之中可以依托校园笋竹文化的相关内容,对其文化资源和深刻内涵进行深入挖掘,感受其德育教育效能,从而在引导学生进行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的过程中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德育品质和精神品位,从而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许敏玲.提升小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以小学语文部编教材为例[J].名师在线,2019(14):56-57.
[2]王凡一.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现状及培育策略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