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方式分析

作者

普成法

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戛洒第一中学 653405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深化改革,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是培养学生道德观念、法治观念的重要课程,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分析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方式,以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3)-46-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综合性、持久性、时代性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这些核心素养包括创新素养、批判性思维、合作与交流能力、数字素养等。核心素养的提出,是为了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使学生具备终身学习和发展的能力。

1. 优化教学内容

优化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环节。教学内容应该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法治观念为目标。首先,教学内容应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内容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念。教学内容应该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引导学生体验道德和法治观念的实际意义,从而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法治意识。其次,教学内容应注重实践活动。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内容应该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通过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实践道德与法治知识。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社区服务、法律宣传、模拟法庭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法律知识和社会规则,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最后,教学内容应注重时代性和全面性。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内容应该紧跟时代步伐,反映当前社会的道德和法治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现实问题。同时,教学内容还应该涵盖全面的知识和观念,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和价值观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优化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环节。教学内容应该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实践活动和时代性、全面性等方面,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法治观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

2. 创新教学方法

创新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关键。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并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情境教学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它通过创设真实的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例如,在讲解法律知识时,教师可以创设一个真实的法律案例情境,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模拟案件的审理过程。这样的情境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法律程序和法律条文的含义和应用,提高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案例教学也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它通过引入真实的案例,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解道德观念时,教师可以引入一些真实的道德案例,让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和分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探究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它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解政治制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让学生了解不同政治制度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政治制度的相关知识。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手段,将知识呈现得更加生动形象、易于理解。网络教学可以通过在线学习、在线测试等方式,实现教学的互动性和开放性,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3. 强化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环节。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首先,实践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往往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缺乏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实际运用能力。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可以在实际情境中亲身体验和感受知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例如,在法律案例分析中,学生可以通过对真实案例的分析和思考,深入了解法律条文的含义和实践应用,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和素养。其次,实践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教学中,学生需要面对各种复杂的问题和挑战,需要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模拟法庭中,学生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并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样的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最后,实践教学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和认识世界,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例如,在社区服务中,学生可以通过为社区居民提供帮助和服务,体验到奉献和付出的快乐和价值,从而培养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综上所述,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是培养学生道德观念和法治观念的重要课程,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的重要目标,也是为了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和提高教师素质等方面的工作,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

参考文献

1. 王开香.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分析[J]. 成功(教育), 2018(06):89-90.

2. 张丽.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实践与探索[J]. 中学课程资源, 2020(04):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