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浅析小学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作者

明会

古蔺县二郎镇中心小学校

摘要: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思想,积极践行并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成长特点,积极扩大课程教学范围,以学生的真实生活与社会交往为基础,打造符合学生身心成长规律的课程教学体系。然后教师指导学生积极学习日常生活中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引导学生建立科学逻辑与生活逻辑之间的相互统一,从而有效突出道德与法治课堂的育人导向性。不仅帮助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形成正确的理解能力和价值判断,还让学生积极遵循社会的纪律与秩序,学习如何正确解决生活冲突。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3)-46-

教师应当积极遵循思政课程教学育人导向,分析新时代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需求,积极从现实生活中遴选重要课程教学内容,优化思政课程教学设计方式,加强跨学科之间教学联动,从而有效提高整体道法课堂的实践性。同时教师应当运用丰富的数字教学资源,打造优质的课程教学内容,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意识,营造出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环境。并且教师应当不断完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引领学生在实践中改进自身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形成知行合一的实践能力。

一、巧用数字教学资源,打造优质课程内容

教师应当积极以学生的实践生活体验为基础,引入丰富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打造生动的道法课程教学内容,体现当前社会发展的时代变化,突出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同时教师组织丰富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认识道德与法治理论知识的实践价值。并且教师应当积极结合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为学生规划充实丰富的教育实践活动,给予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学习空间,唤醒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意识。不仅让学生形成全身心参与的学习能力,还可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

例如,教师深入讲解“学会沟通交流”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生动直观的数字教学视频,鼓励学生提出针对视频的教学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发表自身看法,让学生了解针对相同的事件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观点,激励学生探究其背后的原理,深入分析产生差异化看法的具体原因,让学生深刻了解不同的成长环境、生活方式,影响人们看待问题的方向和立场,从而产生差异化的看法分歧。同时教师需要布置分组讨论活动,引入真实生动的教学案例,让学生深刻理解在面对不同事件时,如何通过坦诚真诚地沟通,理性对待彼此之间的分歧。不仅可以有效化解生活中的矛盾,还可以促进人际关系间的和谐。

二、强化课程一体设计,构建高效教学课堂

教师应当积极结合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特点,按照德育一体化的教育设计思路,积极引入成长中学生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指引学生探究问题的解决办法,帮助学生全面的认识自己,了解家庭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同时教师应当积极利用螺旋上升的教学方式,不断呈现出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教学主题,形成课程教学设计的统一性。不仅促进学生的思维成长,还可以提高学生对自我的深刻认知。

例如,教师指导学生探索“选举产生班委会”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了解班委会的职责以及作用,认识民主选举的一般程序。然后教师积极开展班委会的选举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民主程序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班级日常建设。同时教师需要积极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引导学生认识民主选举权利与义务,让学生熟悉班委会成员的产生方式,掌握班委会选举程序。不仅培养学生在班级中的责任意识,还可以鼓励学生形成积极参与班级集体活动的学习意识。

三、完善课堂教学评价,培养知行合一能力

教师应当积极围绕着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积极构建完善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巧妙发挥评价对学生的教育导向作用,指引学生形成正确的行为价值观念。因此教师需要高度关注学生在校与家庭期间的行为表现,利用过程评价的激励和改进功能,指引学生正确的行为习惯。并且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坚持实施自我评价、同学互评等方式,形成学生的成长记录档案,帮助学生利用评价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在生活学习中的责任意识,促进学生形成知行合一的实践能力。

例如,教师指导学生探索“我们神圣的国土”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应当积极利用数字化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感受我国的地理位置,了解我国辽阔的疆域和多样化的地形特点,并通过真实生动教学案例,引导学生认识我国每一寸土地都是神圣且不可侵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家国观念。同时教师应当关注学生在学习中展现出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可以在世界地图中准确找出中国的地理位置,并通过综合性的教学评价,指引学生在课堂探索中的学习薄弱点,引导学生积极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学生尊重彼此的良好道德修养,引导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意识。

总而言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当积极学习新课程思想,及时优化自身的课程教育理念,充分遵循学生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巧妙引入多样化的数字教学资源,打造优质的课程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全身性参与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教师需要遵循一体化设计的教学原则,打造丰富的生活化教学主题,保持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设计统一性。并且教师应当积极完善课程教学评价方式,激励学生在探索学习方向,帮助学生关注自身成长中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促进学生积极践行道德与法治价值观念,打造高效的课堂教学情境。

参考文献

[1]扎西央宗.浅谈构建小学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J].传奇故事,2021(16):89-90.

[2]宋杰.小学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读天下:综合,201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