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基于核心素养的“备—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初探

作者

敖丹丹

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乌兰毛都中学 137400

摘要:文章旨在初步探讨基于核心素养的“备—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以促进综合素养的培养。核心素养作为教育的关键要素,通过整合备课、教学过程、学生学习以及评估等环节,形成一体化设计,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通过详细分析教学设计的关键要点,希望为教育实践提供有益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核心素养,一体化教学设计,备—教—学—评,综合素养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3)-46-

引言

在当今社会,教育不仅仅注重知识的传递,更强调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核心素养作为综合素养的核心要素,成为教育改革的关键方向之一。这里将探讨一种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方法,即“备—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通过整合教学的各个环节,以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

一、备:课前准备

1.1核心素养的明确

核心素养作为教育的关键要素,对于教学设计至关重要。在课前准备的阶段,首要任务是对核心素养进行明确和深入研究。核心素养包括学科知识、跨学科能力、创新思维、社会情感等多个方面,而在具体的学科教学中,需要准确定位核心素养的体现。例如,在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涉及数学思维、问题解决能力、数学沟通等。通过仔细研读相关教育政策文件和学科标准,可以更加明确在特定学科领域内,核心素养的具体内涵和培养目标。

1.2教材与教学目标的对接

在核心素养明确的基础上,下一步是将教材与教学目标紧密对接,确保教学内容能够有机地体现核心素养。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需要深入研究所使用的教材,理解教材中蕴含的学科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以及核心素养的潜在体现。同时,教学目标的设计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跨学科能力,使其能够在学科之间自如地进行知识迁移和应用。例如,在语文教学中,除了注重学生对文字的理解和表达外,还可以设置目标,使学生能够运用语言表达批判性思维、跨学科整合的能力等。通过对接教材与教学目标,可以在课前确保整个教学过程有机、紧密地贯穿核心素养的培养。这一阶段的备课工作不仅仅是对教育资源的整合,更是对核心素养在具体学科中的落地和贯彻。通过深入的准备工作,教师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教学目标的对接还需强调学生发展的全面性,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团队协作等核心素养。通过将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的要求有机结合,教师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在学科学习中发展多方面的能力。这样的对接不仅仅关注于教育理念的传达,更注重实际教学目标的达成。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注重教学目标的层层递进,确保学生在不同阶段都能够逐步发展和提升各项核心素养。

二、教:一体化教学过程

2.1交互式教学模式

在一体化教学过程中,采用交互式教学模式是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思维活跃的关键。这种模式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分享观点,并通过组内或全班讨论激发思维碰撞。通过引入教育技术工具,如在线投票系统或虚拟实验平台,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实现更灵活、动态的教学互动。交互式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科思维,更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技能。例如,在生物学课堂上,通过设计小组讨论关于生态平衡的问题,学生可以不仅仅了解相关知识,还能够通过互相交流、辩论,深化对生态系统运作规律的理解。这种交互式的学习氛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科兴趣,使他们更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

2.2跨学科教学设计

跨学科教学强调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通过有机整合,使学生能够在解决问题和探索知识时运用多学科的思维方式。这种设计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在跨学科设计中,教师可以通过共同主题或项目,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整合在一起。例如,一个关于城市规划的项目可以涵盖地理、数学等多个学科,通过分组合作,学生需要从多个学科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这样的设计有助于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使学生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跨学科教学设计还可以促使学生形成系统性思维,将所学知识有机地整合在一个更大的框架中。例如,在一个关于食物链的项目中,学生除了了解生物学中的食物链概念,还需考虑化学中的能量转化、地理中的生态环境等多个方面。这样的设计能够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三、评:全面评价机制

3.1多元化评价方式

一体化教学过程中,为确保全面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至关重要。多元化评价方式可以包括项目评估、实际操作评价、学科综合能力测试等。例如,在物理学教学中,除了传统的笔试考核,学生还可以参与设计一个小型物理实验并进行实际操作。通过这种实践性评价,不仅能够考察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更能够评估其实际运用物理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多元化评价方式还可以涵盖学科之间的交叉点。通过跨学科项目的综合评估,学生需要在不同学科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个综合性问题。这种评价方式有助于发现学生的学科整合能力,推动他们跨学科思维的培养。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建立需要教师在课前进行充分准备,设计符合教学目标的评价项目。同时,还需要注重评价过程的透明性和公正性,确保评价结果能够真实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科水平和核心素养发展情况。

3.2反馈与指导

评价不仅是对学生的一种定性和定量的衡量,更应当包含及时的反馈与指导。反馈与指导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包括书面评语、个别面谈、小组讨论等。在评价的同时,教师应当注重给予学生具体的建议和指导,使其能够明确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之处。例如,在一个跨学科项目中,学生可能在团队协作方面表现较好,但在学科知识的整合上存在不足。通过及时的反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更加有针对性地发展团队合作和学科整合的能力。此外,反馈与指导还应当注重个性化。每位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发展需求不同,因此教师在提供反馈时应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个性化的反馈和指导,学生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调整学习策略,更好地发展核心素养。

结束语

基于核心素养的“备—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通过明确核心素养、整合教学过程、建立全面评价机制,可以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科能力、创新力以及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本文的初步探讨旨在为教育者提供实用的教学设计思路,促进教育改革和学科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悦如.核心素养下初中化学“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与实践[D].内蒙古师范大学,2023.

[2]刘燕.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初中化学教学研究[J].名师在线,2022,(36):40-42.

[3]梁振圣,符程.核心素养下的“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21,50(32):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