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有效提高大班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实践研究

作者

余罗敬

慈溪市胜山镇实验幼儿园中心园区 

摘要:早期阅读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图画读物为主,以看、听、说有机结合为主要手段,对培养幼儿阅读兴趣,发展幼儿想象力、思维创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开发幼儿早期阅读的潜能具有积极作用。本文针对目前早期阅读存在的阅读目标片面,阅读材料失当、阅读指导不妥、阅读环境不佳等现状,根据笔者在大班的实践,任何活动的开展实施都需要教师通过对阅读的科学管理从而达到预想效果,那么如何有效的通过教师管理让幼儿快乐阅读,笔者从阅读的形式、阅读的环境、阅读的指导策略出发进行相应管理实施,分别提出了怡趣“阅”性,多形式;赏心“阅”目,重环境;清耳“阅”心,巧善诱的实施方法。

关键词:快乐阅读、多形式管理、有效提高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3)-46-

一、前言

早期阅读是指0—6岁婴幼儿在家庭或幼儿园凭借着变化的色彩、图像、文字和成人形象的读讲,来理解以图为主的幼儿读物内容的活动过程,从而培养幼儿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的认知活动过程。而现在在幼儿园的早期阅读中常常会出现阅读目标的片面性——幼儿的阅读变成了一种识字灌输的途径,过多追求识字量;阅读材料不佳——供幼儿阅读的优秀材料在市面上不多,其中部分阅读材料忽略幼儿的年龄特点、实际操作和现有发展水平;阅读管理不妥——教师教学经验、指导方式和管理水平不妥;阅读环境管理不佳——阅读设施和阅读条件受限,影响幼儿阅读质量。深入研究大班幼儿早期阅读的管理策略,对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大班幼儿的语言能力,丰富其知识储备,发展阅读技巧,促进幼儿的智力发育,丰富具体形象思维,提升创造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幼儿早期阅读活动的指导管理策略

(一)怡趣“阅”性,多形式管理模式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可以先通过对阅读兴趣的培养逐渐让大班幼儿爱上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逐歩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求知欲强,喜欢探索和提问,为了激发大班幼儿的阅读兴趣,我在班级中推行了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具体如下图一。

如何顺利地开展这些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这就需要教师首先制定一个详细工作方案,根据活动的不同形式逐一进行分类,根据类别再具体落实到到相应的月份或周活动中,把9九月份制定为每月好书推荐的开始月,根据各班的好书推荐同月可以开展分享交流会,把看到的好书分享给其他小朋友。十月份制定集体阅读周,根据我园的办园特色幼儿意志品质方面的培养,把集体阅读周以阅读有关意志品质方面的故事以及绘本。十一月加强家园合作,特制定了亲子阅读活动,在亲子阅读中不仅仅培养亲子间关系,同样也是通过家长的阅读指导教育,发展幼儿语言能力、阅读能力、交往等能力的目标。

(二)赏心“阅”目,重环境管理模式

我们常说环境能够影响人,良好的阅读环境是幼儿阅读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影响到幼儿阅读质量和阅读内容的吸收程度。因此教师在对阅读环境的管理上也显得尤为重要。如何营造出温馨适宜的环境,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阅读氛围的营造

皮亚杰建构论表明:“幼儿是在与外界客观环境进行交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环境是阅读活动开始的基础。在阅读氛围的营造中我主要遵循了以下几个原则:一是艺术性原则,即在环境的创设中要考虑到美感,给幼儿一种美的享受,为了营造这种美感,我用废旧的蚊帐做成一个垂蔓挂起来、在地上铺上柔软的暖色地垫等,以此吸引幼儿阅读。二是教育目标相一致原则,我们的教育目标是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发展水平、认知能力、年龄特点等进行定制的,在环境创设时要考虑实际的教育目标和教学内容计划是否一致。三是适宜性原则,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身心发展存在着差异。环境的创设也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在大班的环境创设中教师不再单纯的为幼儿放上玩偶玩具、好看的图书来吸引幼儿,因为幼儿放上软垫、靠枕可供幼儿舒适阅读的辅助材料,环境在暖色调的基础上装饰以舒服温馨为主,摒弃卡通幼稚的创设。通过外环境来达到教育目的。四是安全性原则,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小,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因此投放的阅读材料和环境创设中运用的材料要安全。

2.图书的选择与投放

(1)大班幼儿阅读的内容应以图为主、情节简单、主题突出、色彩鲜明。很多购买的故事书中往往做不到这些点,为此除了固有的图书外还可以制作出耳目一新的阅读新材料见表一。

为了提高幼儿阅读的兴趣可以让幼儿口述讲故事或者通过角色扮演,让平淡的阅读变得趣味横生。角色扮演故事中的人物情节,在说说演演中加深了故事的内容使之更容易理解。另外自编的故事用记录的形式记下来,形成一本属于幼儿自己特别的自制图书。这些都可通过对材料的利用让阅读变得不再单一。

(2)在选择图书材料时除了考虑图书本身的适合性,还要考虑不同孩子存在阅读喜好和需求的不同,在投放材料时教师可以选择多种类图书。

3.阅读区的教师管理

阅读区应该是个安静的区域,首先在进区前就要很幼儿强调保持阅读区的秩序,如果发现有幼儿在区内大吵大闹教师可以温馨提醒他保持适当的安静,如有问题可以向老师反应,同时教师可以选派一个小小管理员,专门负责寻找各区的“噪声污染源”,同时也找寻文明生,以此激励幼儿养成良好的常规习惯。

(三)清耳“阅”心,巧善诱

心理学上把人的气质分为4种类型: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针对以上4种不同气质类型幼儿,教师提供相应的指导策略见表二。

人的气质对行为动作、语言表达、活动的实施开展有着一定的影响。因此,了解每个幼儿的气质类型对教师正确的管理指导有着辅助作用。

三、介入阅读管理下的效果与分析

(一)快乐阅读,促幼儿发展

通过课题的开展与实施,首先幼儿对于阅读的兴趣有了明显的提高,在语言表达能力、交流能力方面得到提升,更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愿意和小朋友交流探讨。同时培养了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看书时不随意交流讲话,能在相对安静的地方专心看书;倾听能力的养成,懂得文明礼貌的倾听;阅读能力也提高了很多;更重要的是对阅读作品的理解也更加全面、清晰,能够用自己组织语言,较完整表达故事内容以及个人所想所悟。

(二)童心飞扬,促教师成长

对于教师,此课题的开展让我们在阅读管理能力上得到了提升,同时对挖掘教材的层面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通过日常的观察发现,所思所想,再去管理实施,对我们解读幼儿的能力得到了提升,从而细致地管理幼儿阅读方面的要求,进一步促进师幼关系和谐的发展。

(三)和美互动,促家园和睦

良好的阅读教育离不开教师和家长的双重配合,活动的开展有效的增进了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家园关系。家长积极参与并配合老师完成相关的阅读教育活动,为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也搭建了一个良好的沟通桥梁。形成家园教育有机结合的良好模式。

四、结语

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幼儿如果没有图书就好像一件玩具少了一个重要配件无法正常启动。幼儿早期阅读教育,在幼儿受教育阶段中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成长阶段扮演着不可磨灭的作用,阅读将会是伴随孩子一生的。是孩子智慧发展的钥匙。教师对于幼儿阅读的管理指导也不仅仅局限于此,还有更多的方式方法值得我们教师不断去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周兢.论早期阅读教育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J]学前教育研究,2021(6)

[2]孙鸿媛.幼儿园早期阅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学理论,2021(7)

[3]邵洁.幼儿早期阅读教育之我见[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3)

[4]楚欢欢.浅谈幼儿早期阅读教育的养成[J] 时代报告(学术版)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