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关于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与方法

作者

余水英

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城关中心小学

摘要:经调查,在过去有部分小学数学课堂呈现出气氛热烈的状态,但课后作业却不尽如人意,于是许多教师更换了一种教学手段,以严肃的表情、严厉的要求推进授课,让学生在高压下学习,最终又陷入了另一种极端——虽然学生能够掌握理论知识,却难以做到灵活,应用。在未,来教师应该尽量避免以上这两类前车之鉴,采取科学的手段打造高效课堂,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完成高质量学习。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程;高效课堂;打造措施与方法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3)-46-

关于高效课堂,目前教育界学者更认可的一种说法是——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学习效益。为确保学生在更短时间内完成对教师分享、讲解知识的消化和吸收,并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建议教师应该站在学生的年龄、学习需要等角度出发去考虑,设计大家喜闻乐见又高度贴合教学目标的教学流程与方案,如此才能在践行后实现更优化的教学。

一、突出基础提问环节,引领学生自主探究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最基础的一环,科学精准有效的提问,可以启发学生的思考,让课堂教学顺利推进,因此教师要颠覆传统单向输出的模式,突出课堂的提问环节,将提问的作用完全释放出来。具体来说,教师要先吃透教材内容,并进一步提炼出具备启发性、开放性的数学问题,在课上适当时机向学生导出,借此制造悬念,创建问题情境,让学生的探究欲望得以激发并更主动投入学习,提高最终的学习成效。

举个例子,《分数乘法》主要是围绕着分数计算展开的,如果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课上教师会以例题的讲解和分析为主,先讲例题,再布置类似题目,让学生独立运算,在反复做题巩固理论,以上教学方式会让学生的厌学情绪持续大爆发。而如果能避开以上误区,强化课堂的提问的环节,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终的教学效果会更好。具体来说,在课上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介绍一下分数乘法的规则、思路,然后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分数乘法在不同场景中的应用上有怎样的相同、不同之处,请你们具体回顾一下分数乘整数、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流程,并在探索后得出以上问题的答案。如此就能引领学生自主探究,促进大家实现深度学习。

二、积极开展合作活动,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组织合作活动能优化学生间的关系,避免课堂陷入封闭状态,让现场变得更活跃,的确挺好的。为此教师要转变落后的理念,在课堂上积极组织合作学习:首先,教师应该以组间同质、主内异质作为基本的原则,将班级学生分成多个4~6人小组,并且带领小组成员做好职责划分,保证每个学生(不管是学优生还是后进生)都有任务可做,能更全方位地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过程。其次,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展开组间的探讨、交流、沟通,让彼此的优势实现互补,在探索后得出更科学的答案。

举个例子,在围绕着《扇形统计图》展开教学时,教师就可以采用合作学习的模式,按照以上步骤先将学生分成多个不同小组,然后向他们导出如下的任务,任务1,做好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任务2,绘制扇形统计图,借助图形直观地描述数据;任务3,结合此前信息收集、扇形统计图的绘制流程,进一步探索扇形统计图的存在价值、举例介绍扇形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接着留出时间让大家做好组内的意见交流,在得出小组结论后于所有同学面前进行二次分享。

三、有效创设生活情境,丰富学生情感体验

数学知识源自于生活又终将回归到生活中去,简言之,学习数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就在于,让学生学会应用数学解决生活问题。为达到以上目标,建议教师可以在课上创设生活化情境,让学生在学习时感知数学与生活的关联,更深入合理认识数学的重要性,对数学产生学习的激情。具体来说,在备课环节中,建议教师以教材涉及的知识重难点为出发点,尝试向生活扩展和延伸,认真观察、深度挖掘与学生日常生活经验相关的案例、素材,并且将它们合理地带到课堂上,让课堂充满生活的气息,让学生意识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在明确数学的现实意义后更认真投入学习。

举个例子,在围绕《圆柱与圆锥》展开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向学生分享一些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案例,如电池一般都是圆柱形的,像3A或者D电池都是如此,在确定各类电池容量时都需要用到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另外,圆柱形的管道被广泛地运用于暖气、燃气以及排水系统,在计算管道容量时也要用到圆柱体积公式。而圆锥是冰淇淋蛋筒的常见形状,也是喇叭的主要形状,如何保证圆锥形冰淇淋的量在消费者看来是足够多的、值得起这个价格,同时又能避免企业亏本,这也需要用数学知识计算才能得出结论。

综上所述,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上,许多教师虽然不停输出,分享的知识量极其庞大,但学生却未必能完全吸收,相反的,许多学生陷入了学习效率低下的状态。为快速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建议教师立足“突出课堂提问环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积极组织小组合作探究,活跃课堂氛围;创设生活化数学情境、丰富学生情感体验”这三个角度作为切入做好安排,借此构建更高质量课堂。

参考文献

[1]马继涛.分析如何构建以生为本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中国校外教育,2017(34):120+151.

[2]卢云凤.以学生发展为追求打造高效数学课堂探究[J].成才之路,2017(3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