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首课思政的初中英语写作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践探索
周春晓
新泰市金斗中学271200
引言
在新时代教育改革深入发展的背景下,课程思政已成为中小学各学科教学中的重点内容。本文以首课思政为引导,分析当前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与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以思政教育为导向、兼顾语言能力与价值取向的英语写作评价体系,并探讨其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策略,以期推动写作教学向育人导向转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当前初中英语写作评价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目前初中英语写作评价普遍存在标准单一、注重语言形式而忽视思维品质与情感态度等问题。在实际教学中,写作评价通常围绕语法准确性、词汇使用、句型结构等展开,过于强调语言知识的应用,忽略了写作背后的思想表达与情感传达。同时,评价方式多以教师单向打分为主,学生缺乏有效反馈与自主反思的机会,导致写作活动成为机械重复的语言训练。此外,在写作题材设计中,较少涉及中华文化、时代精神、道德修养等内容,缺乏与学生生活、社会发展紧密相关的真实语境,难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和文化自信。更为关键的是,在“课程思政”理念尚未深入学科教学细节的当下,英语写作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仍存在壁垒,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缺乏系统性的融合思路与评价标准,导致思政教育在写作教学中往往流于形式。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目标清晰、结构多元的英语写作评价体系,亟需结合课程思政的新要求进行系统性改革和路径创新。
二、首课思政理念下英语写作评价体系的构建路径
基于首课思政理念,英语写作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应从“知识—能力—情感—价值”四个层面统筹设计,注重语言学习过程中的价值引导与思想渗透。一方面,应在教学目标层面确立德育导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文情怀、国际视野等内容融入写作目标的设定,使学生在表达语言内容的同时明确其表达所承载的文化立场与价值判断。另一方面,应在评价维度中增加思想表达与文化理解的权重,如增加“主题深度”“情感真挚”“价值导向”等指标,使评价结果不再局限于语言准确性,而是涵盖认知、情感与态度。同时,评价方式应多元化,鼓励学生进行自评、互评与教师评相结合,形成反馈—修正—提升的闭环机制。此外,应建立写作任务的梯度设计体系,从首课起逐步引导学生在写作中关注社会议题、历史人物、时代变迁等内容,培养其社会责任感与批判思维能力。首课中可通过展示典型人物事迹、讲解与国家发展相关的语言表达,引发学生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作为写作思维的启蒙。整个体系应体现“语言训练为载体,思想教育为核心”的设计理念,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实现语言能力与思想成长的同步提升。
三、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与优化策略
为实现写作评价对学生综合素养的真实反映,需要构建结构合理、重点突出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思政育人目标,英语写作评价可设置语言表达、逻辑结构、思想内涵、文化意识四大维度。在语言表达维度,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准确性、语法使用与词汇多样性;在逻辑结构维度,关注文章的连贯性、结构合理性与内容组织能力;在思想内涵维度,评价其是否具备明确的价值立场、是否能表达真实情感与观点;在文化意识维度,评判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理解、是否体现民族认同与国际视野。各指标之间应保持动态平衡,根据写作任务的类型与主题适当调整权重分配。在具体评价实践中,应注重过程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的结合,通过写作前的构思设计、写作中的语言组织、写作后的反思修正形成完整的评价链条。鼓励学生参与评价过程,在同伴互评中学习优秀写作思路,在教师指导下不断反思自身语言与思想表达的有效性,从而实现语言能力与思想深度的双向提升。
四、首课实践中的教学实施策略与经验反思
在具体教学实践中,首课作为课程思政的起点,应通过典型案例、真实语境与创设情境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语言背后的价值意义。教学中可选取如“讲述身边榜样”“书信致英雄”“我的家乡变化”等主题,引导学生在写作中表达对国家、家庭、社会的认识与情感。在教学方法上,应结合合作学习、小组探究与项目式学习方式,通过集体讨论激发学生思考深度。在课堂组织中,教师应注重语篇结构的引导与写作技巧的渗透,同时通过设问与引导鼓励学生从个体经验出发联系社会现实。在写作评价反馈中,教师要结合思政目标进行针对性点评,不仅指出语言上的不足,更要引导学生反思其表达是否具有思辨性与社会性。此外,应通过教学案例积累,不断调整写作题材与评价标准,使课程思政内涵与教学内容真正融合,避免形式化与空泛化倾向。从实践反馈看,学生普遍表现出较高的参与积极性和思想表达的主动性,部分学生能自发将写作作为思想表达的通道,这一转变充分说明了首课思政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价值与潜力。
五、结论
在“双减”与“课程思政”双重背景下,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正面临从语言知识传授向价值观引导转型的关键阶段。本文立足“首课思政”理念,尝试构建以价值引领为核心的英语写作评价体系,提出从目标设定、指标构建、方式创新、实践策略等多维度推进改革,以实现语言与思想的同步育人。研究指出,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融合思政内容,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与文化认同,更有助于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任务。未来,需进一步加强教师专业发展支持,完善学科育人机制,推动写作课程与德育目标的深度融合,使英语写作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成长、语言提升与思想培育的有机统一体。
参考文献
[1] 倪本芹 . 指向“教—学—评”一体化的初中英语听说教学策略探究 [J]. 英语学习 ,2024,(S2):30-33.
[2] 周更生 .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初中英语报刊阅读教学实践 [J]. 英语学习 ,2024,(S2):50-53.
[3] 尤亚俊 .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支撑下双师课堂研究——以初中英语学科为例 [C]//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 .2024 数字化教育教学交流会论文集(上). 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泉林初级中学 ;,2024:101-102.DOI:10.26914/c.cnkihy.2024.064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