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一元复始,四序更新

作者

呙宇洋 海秋晖 彭小凤

邵阳市第十中学 455 班 422000

这座小城的迎春热情是从小年开始的,接下来的几天里,人们总是在忙年货。超市里的妇女牵着小孩,老人推着购物车,以一反常态的灵活穿梭在货架前,忙不迭地抢购鸡鸭鱼肉,好赶回家办年货。这时,老人们施展着技术活,似乎是有“火眼金睛”一般一眼扫过去就能分辨食物质量的好坏。

都说“爆竹声中一岁除”,事实上,无论是乡村还是城镇,都会在跨年夜燃放烟花,郊区和村庄里更甚,大朵大朵的烟花满载人们对未来的希冀升上夜空,辞旧迎新的钟声响起,飘荡几十里。那么所谓“爆竹”实际上也就是鞭炮,它一般是在村里迎客时燃放的,都是一大卷鞭炮和冲上天的什么东西噼里啪啦地响上一阵,以此来表示“某人回家拜年了”的意思。

小孩们燃放的鞭炮和烟花样式则更加繁多,寻常的有“点点金”,“飞天水母”和摔炮一类,近些年又多了些花样,添了灯笼式的,就是“仙女棒”一点一点地绽放后全部轻悄悄地转圈圈,好像头晕的星星迷了路,于是就把一年积攒的所有好运慢慢送给了你。除此之外,还有小型的烟花,流光溢彩的,绽放的时候身边开心的人或是不开心的人都会从眼底找到一颗星星。村里的孩子们玩的是一把一把的,能“咻”地一声飞上天的玩意儿,短暂但声音却着实不小。

年夜饭有两种吃法,除夕前一天的算是一种,除夕当天的又是一种,但不论年夜饭什么时候吃,它的地位是明摆在那儿的,相比中秋节,年夜饭是一定要吃的。长辈会给小辈压岁包,传说它是用来镇压一种叫“祟”的年兽的,保佑小辈平平安安。年夜饭够忙活一整个下午的,如果是除夕,家里人还要把屋子里里外外地打扫一遍,必须要一尘不染地待客,名曰“除尘”,也是扫去一年的沉疴。再来,就是要贴春联了,有的地方依旧是家里会写毛笔字的人挥毫写春联,红纸黑字,再用米熬制的糊刷一遍背面,贴上去保准顶牢固,风吹也不会掉。另一种呢,稍稍落俗了些,外面批发的对联买回来用胶布一贴,又少了些年味儿。

接下来就要走家串户地轮番拜年了,初一是人们最看重的一天,大人们叮嘱小孩们不要挨骂,要说些吉利话,讨个好彩头。自然,这一天去拜年也是最好的,主人家往往很高兴,不过这天通常是本家的亲戚或熟悉的什么人互相拜年,大家一起亲热亲热。这拜年的次序似乎是约定俗成的,亲戚之间井井有条地安排接下来的行程,今天去这家拜年,明天去那家拜年。而主人家里会备些花生、瓜子一类的吃食来招待。

到了初八,年假也到此为止了。回老家过年的人们与亲友道别,踏上回程的路。如果说“春运”是一场专属于中国人的浩荡思念,即使相隔万里也要团聚,那么高速公路上拥堵的车流就是剪不断的离愁,绵延至视野尽头。

大人们上的上,学生们上学的上学,似乎只有遥远的天边传 来的几声闷闷的烟花声,才能让我们如此真切地体味到一句“新年好” 中蕴含的真情。

凛冬散尽,星河长明,万事顺遂,人间欢喜,你我岁岁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