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相信种子 智爱浇灌

作者

李丛丛

邹平市韩店镇中心小学 256209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3)-46-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而光阴却如流水,一去不复返。为人师已14载,在三尺讲台默默耕耘着,虽不曾有惊天动地的故事,但与学生相处的瞬间依然历历在目。有些人、有些事如同树根一样深深地扎在了心底。

我们班里有个男孩叫小光(化名),是一个长得结实又引人注目的孩子,同学们都有些惧怕他。我和他相识于2018年的9月,接手这个班级的第一天就有学生火急火燎地跑到办公室告状“李老师,小光疯了,您快去看看吧!”我三步并作两步迅速跑到教室,恰好看到他搬起一把椅子,狠狠地摔在地上,很多同学都双手捂着耳朵瑟缩在教室的角落里,胆战心惊的望着小光那狮子般的眼神。此时的我也顾不得冷静情绪,提取锦囊妙计了,一个箭步冲过去一把揪住他拎到教室门口,大声怒斥:“你就是小光?怎么,二年级的小毛孩子就要大闹天宫啊!什么事情值得你动用这般武力,伤到同学怎么办?……”一阵狂轰滥炸似的质问与指责让他无所适从,只见两行热泪簌簌流下,可是嘴角和眼神里还留存着“不服气”三个字。当上课铃响起时,他执意要回教室上课。我平复了情绪,安抚好全班同学,这场“暴乱”算是平息了。此后,我一直格外关注他,他课堂上坐得端正,却从不回答问题,哪怕是读个生字都不张嘴;课下我行我素,从不与人交流;不给班级添麻烦,但也从不交作业。我很好奇,一个七八岁的孩子而已,怎么如此的“佛系”?好奇心驱使我想要探个究竟。

夜深人静时,读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父亲在冬天砍掉了一棵枯树,到了春天他惊奇地发现,这棵树桩上萌发出了新绿。这位父亲后悔不已,当时他真的以为这棵树已经枯死了,可那看似枯死的躯干还蕴藏着生命的活力。于是,这位父亲教育自己的孩子千万不要忘了这个教训:“别在冬天砍树!”思绪又引领我回到与孩子读的绘本故事《小种子》。

此时便不由自主的将故事、绘本与小光联系起来,此时的小光不正是处在冬天的那棵树,不正是我们眼中的那颗小种子吗?顿时,感觉肩上的责任更重了,那沉甸甸的责任感驱使我一定要把这个孩子读明白。

第二天,我拨通他家长预留的手机号,可无论如何都打不通,于是在家校练习册上找到他的家庭住址,下班后就驱车直往。当走进他家门时我惊呆了,家里只有他和年迈的奶奶,没有几件像样的家具,衣物也杂乱无章。奶奶很客气,一直拉着我的手说:“老师,你真是好人!孩子经常回来说你对他很温柔,从不嫌弃他学习不好。”从聊天中,我得知:这孩子的妈妈已经和爸爸离婚后远走高飞。爸爸因为没文化而被迫外出打零工,平日里由这个大字不识一个的奶奶负责照顾小光的饮食起居。奶奶腰不好,早上起床后穿鞋时弯不下腰,都是小光伺候她,这样祖孙二人相互照顾。奶奶还说,这孩子最听不得别人提起他的妈妈,因为奶奶总对他说妈妈没良心,扔下他不管了。我已猜到那天的“大闹天宫”是怎么一回事。此时一股无以言表的心酸涌上心头,我连连说:老师对你的关心还不够,老师不够了解你,不够懂你!回到家后,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为什么那样指责孩子,为什么不问清事实,为什么不耐心一点走近孩子的心里呢?

我调整好心态,设计了一堂班会课《查理》,上课铃响,我带着一张画着男孩头像的挂纸走进教室,告诉同学们,他的名字叫查理,他身上有很多坏毛病,同学们就议论纷纷,指指点点,每听到一句批评和指责的话语我就会把挂纸揉搓一下,使其褶皱。同时告诉学生们,查理的内心也一样一点一点变的褶皱。于是我们群策群力,头脑风暴想尽办法帮他抚平,无论怎么道歉,说了多少鼓励的话语,他的内心依然不能平整如初,此时所有学生的内心受到震撼,他们意识到:语言,有时候是可以伤害到别人的。从此以后不仅没有同学再说过一次“小光没有妈妈。”而且全班同学之间都能注意到说话的方式和语气,每当有人出言不逊时,我们都会提醒他“查理”。

紧接着我又找到小光单独沟通,他一下子敞开了心扉,说自己其实很想妈妈,但是奶奶不许想她。我一把把他搂在怀里,许诺一定让他见到妈妈,同时他也要答应老师,努力学习,团结同学,最后我们还拉了钩。经过几番劝说与沟通后,奶奶也懂得孩子内心的情感不能受大人之间纠纷的干扰,血缘情感是阻隔不断的。最终奶奶同意有我来帮助联系孩子的妈妈,让他们见面。

此后的三年里,这个孩子,就再也没有像那般大发雷霆过,而且我告诉他:男子汉遇到事情要用脑子思考解决问题,不是简单粗暴的用力量和发达的四肢去镇压。所以每次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愿意来与我分享,并且只找我帮他出主意解决问题。有一次我出差,他每节课下课后在办公室门口等我,其他老师问他,他都不理。只说:“我找李老师。”老师们告诉他:你老师出差了,要一周后才回来呢,晚上居然收到了他打来的电话。只为告诉我,音乐课上学会了一首新歌,音乐老师夸了他。我也告诉他出差的那天早上,看见他主动捡起路边的饮料瓶放进垃圾桶,这一举动让我很感动,我还当着全办公室的老师夸了他,电话两端的我们都乐开了花。是的,他信任我,我也看到了一棵正在萌芽拔节的春天的小树。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也说过:“如果教育学期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学生,那么就务必首先从一切方面了解学生。”作为教师,要想学生对你多一份亲近与信任,就需要老师躬下身来主动去亲近每一位孩子的心灵,给他们平等的关注,用我们心灵深处的能量照亮学生们的精神世界。鲁迅先生也说过:“教育是植根于爱的。”是的,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教师如同园丁,在教书育人的路上,需要拥有一份相信的力量,静心再静心,微笑再微笑。学生如同一棵棵娇弱待发的小树,一粒粒渺小坚韧的小种子,只要我们用爱和智慧去浇灌、去培植,他们定能茁壮成长、顽强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