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舒美浩
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第一中学 江西 上饶 334700
摘要:中华民族有着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和传承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个人的神圣使命。将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中符合课程改革的要求,有利于推进高效课堂的建设,强化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感悟。如今,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师重视传统文化教育,探索出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但是也有一些教师因循守旧,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不足,忽视了英语的文化特性,阻碍学生的长远发展。所以,在新时期,高中英语教师必须转变观念,与时俱进,落实核心素养教育理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激发学生深入学习的兴趣,从而形成终身学习意识。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中英语;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3)-46-
引言
《新课标》针对高中英语课程结构进行进一步优化,除了明确高中教育定位之外,更凝练了学科核心素养,强调教师应强化学生跨文化沟通能力、培养学生创新及学习能力,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为了突出素质教育与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强调教师应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能够自觉汲取世界文化精华,逐渐具备传播中华文化的能力。
1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英语教学的价值意蕴
1.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政治需要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不仅蕴含了古圣先贤的经典智慧和思想结晶,也深刻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品德修养和美德修为。大学生作为国家振兴和民族复兴的中坚力量,承担着传承优秀基因的重大使命。然而,笔者通过在自己任教的学校展开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在回收的1000多份调查问卷的结果中显示,91.2%的学生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值得代代传承,而在问题“你是否阅读过《论语》《道德经》《孟子》等经典作品?”中显示,98.4%的同学表示“基本没看过”。另外,大部分同学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仅仅指的是古典诗词歌赋和中国传统节日,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不够清晰。74%的同学指出在英语课程中,教师很少讲授有关传统文化的内容。可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仍未得到教师和学生的普通重视,这种忽视将会影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当今,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不断提升,但也常常遭受西方媒体的蓄意攻击和罔顾事实的抹黑。这其中有多种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但大学英语教育的脱节,大学生国际传播能力较弱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在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用英语传播中国声音,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1.2英语课程提质增效的实践需要
为了迎合考试需要,在高中英语教学中,长期存在重技能轻人文、重考试轻育人的教育理念。英语教材内容大多选自西方原版刊物,导致教师在课程讲授中出现了“重西方轻本土”的情况。这个“三重三轻”现象直接导致了以下问题。学生英语学习动力不足,教学效果较差;学生思维方式单一,国际化视野狭窄;中华文化自信缺失,容易盲目跟风。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也反映:很多学生参加工作后浮而不实,好高骛远;缺乏责任心,敷衍了事;抗挫能力差,半途而废。这些因素严重阻碍了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套成熟而完整的教育文化资源,也是学生耳熟能详的内容,一方面,可以作为英语课程资源的有益补充;另一方面,其中的职业精神、个人品德、道德修养也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引领作用。因此,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英语课程教育的深度融合,有助于充分体会语言学习的乐趣,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有助于引导学生深刻认识中华文化的思想精髓,从而自觉运用传统文化的理论指导实践。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英语课程教育,是提高英语教学实效的重要举措。
2传统文化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2.1推行读写结合,提高英语教学效率
众所周知,阅读和写作是高中英语教学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为了将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英语课堂,教师需要在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上下功夫,推行读写结合,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在写作中抒发阅读情感,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同时,教师要注重师生互动,多给学生提供发言权,设计具有针对性和趣味性的读写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传统文化,有助于完善学生的人格。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做笔记,将传统文化内容记录下来,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经过日积月累,学生就变得更加博学,写作的时候有很多可用的素材。同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给学生推荐优质的英语阅读素材,让学生到更广阔的天地中挖掘传统文化元素,实现课内和课外的结合,打造立体化、全方位的阅读体系,增强学生的阅读体验。
2.2依托信息技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推进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高中英语教学的支持与服务功能。教师可以合理使用各种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展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要。
2.3.拓展教学范围,实现文化传承。
高中英语涉及的内容较为丰富,为了向学生输送更多关于英语句型和语法的知识,教材中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介绍大多秉持“点到为止”的原则,试图以此方式扩大学生英语知识面,但这也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传统文化在英语课堂上的渗透,影响了文化的传递与传播。为此,教师应立足于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成绩,同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视角,拓展教学资源和教学范围,开发教材教学价值的同时渗透传统文化,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英语教学的补充,使传统文化在英语课堂发光发亮,营造充满文化氛围的英语学习活动,进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思想,提升高中生学习水平的同时,增强其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结束语
综上所述,渗透传统文化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有利于夯实学生的文化根基,打造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行为规范。高中英语教师要立足现实,着眼长远,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引导学生联系中国传统文化去学习英语,培养跨文化意识,激励学生不断进步。同时,教师要充分利用校本化资源,设计灵活多样的传统文化教学活动,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刘凤琴.浅谈中华传统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J].英语广场,2023(21):129-132.
[2]蔡琳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融入[J].校园英语,2023(29):139-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