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德育分层教育的实施路径探析
李惠琴 吴伟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七中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六中 430000
摘要:随着新时期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高中学校已经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放在十分重要的教育位置,为了做好高中德育教育工作,就要对不同学生进行分层教育、对德育教学目标和内容进行分层教育、完善分层德育教育活动的实施方法等诸多途径,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进一步推动高中德育分层教育工作的更好开展。
关键词:高中德育;分层教育;实施路径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3)-46-
引言
现阶段,高中学校教师在德育教育中,要充分意识到加强对于学生进行分层德育教育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因为这不仅是符合当前素质教育背景下的新要求,也是贯彻落实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等相关文件精神的表现,有利于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养成良好的品德素养,使学生能够严格约束自身言行,认真遵守班规班纪,营造出班风正、学风浓的良好环境,促进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中的身心健康成长和发展,让学生成为新时代的优秀少年,以此更能彰显出教师分层德育教育的成效性。但是,由于部分高中教师对于分层德育教育的认知不足,重视程度较低,采取的教育方法不够恰当,使得以下需要认真分析并探究高中教师应如何做,才能提高分层德育教育的效率、效果和质量。
一、加强师生交流,对学生进行分层德育教育
高中教师要树立以生为本的分层德育教育理念,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全面了解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认知学习能力和性格特点等情况后,尊重和理解高中生的个体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身心发展特点,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地采取有针对性的、分层式的德育教学方法,及时发现和安慰学生不良的心理情绪,耐心地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困扰问题,在思想上教育学生,行动上帮助学生,引导学生有积极健康的学习生活心态应对各种事情,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1]。
例如,高中教师在面对有性格内向,不爱说话的学生时,当发现其上课走神、作业完成度较低的问题时,就可以把学生叫到办公室,用温和的态度、循循善诱地询问学生其中的原因,在了解到学生是因为家里老人去世,太过伤心,而出现无法集中精力好好学习和完成作业的情况后,就要加强对学生的死亡教育,使学生能够理解死亡的意义,正视死亡,敬畏生命,引导学生要爱护身体、热爱生活和学习,使学生能够珍视自己的青春时光,不要长时间沉浸在失去亲人的痛苦中,而是要将时间和精力花在当下,着眼于未来,去探索和追求自我的价值。
另外,高中教师在面对性格活泼,调皮捣蛋的学生时,当发现其有屡次出现上课聊天,突然发出怪叫、做恶作剧的问题时,教师就不能用和风细雨、轻描淡写的说教方式,而是应该用严厉的态度、激烈的语调指出学生的错误,警告学生切勿再做出扰乱课堂的不良言行,并且可以给这种学生安排做课堂纪律员的班级职务,使学生能够以身作则地维护班级纪律,提高学生的纪律意识和责任感,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
二、分年级、分教学内容地进行分层德育教育
高中各年级的教师之间要相互交流和总结德育教育经验,仔细研读相关的德育教学教材和文件,制定不同年级的德育工作教学方案,明确各年级的德育教学目标,像是高一年级的德育教育目标是养成教育,高二年级的德育教育目标是自我教育、还有高三年级的德育教学目标是理想信念教育,找准对各个年级学生的德育教育重点,注重对不同年级德育教育的分层内容构建,使学生能够潜移默化地一步步强化德育意识,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2]。
例如,高中教师在对高一年级的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可以把德育教育的重点放在养成教育和军训等活动上,加强对学生的新入学教育,做好学生从初中到高中的德育工作的衔接,使学生更好地适应高中学习生活。另外,高二年级时高中承上启下的阶段,高中教师对于高二学生的德育教育的重点放在加强对自我的“三自”管理上,即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增强学生的意志自觉性,避免学生出现自卑和自我的两极分化问题,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还有,高中教师对于高三学生的德育教育的重点放在理想成才方面,引导学生科学认识社会、确立人生目标,加强对学生考试心理的培训,缓解学生焦躁不安的情绪,使学生能够正确看待自身的成绩,以平稳良好的心态应对高考。
三、完善分层德育教育活动的实施方法
高中教师可以在分层德育教育中,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德育教学活动,完善分层德育教育实施的科学方法,像是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诗文朗诵、歌曲表演等文化娱乐活动,实施艺术感染法,充分发挥以文育德的作用,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文化审美修养的同时,也能使学生在欢快的艺术活动氛围中,放松身心,让学生变得更加活泼自信,实现对学生精神、心灵和性格等多方面的塑造。另外,高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烈士陵园扫墓、去孤儿院探访、去敬老院服务等社会实践志愿活动,通过采取实践训练法,使学生更能深受感触和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之心和报国之志,也能培养学生的同情心,懂得关爱弱势群体、热心帮助他人,提高学生的奉献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有效培育学生良好的德育行为习惯,使学生在知行合一中,提高德育素养水平。还有,高中教师可以采取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小组地讨论各种社会失德问题和现象,像是有高空抛物、高铁霸座、遛狗不牵引等,使学生在相互交流和辩论中,明辨是非对错和美丑善恶,提高学生的道德思辨能力,使学生提高为人处世的能力[3]。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教师要想做好分层德育教育工作,就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明确不同年级德育教育的目标和实施内容,组织开展多样化的德育教育活动,才能有效提升高中生的整体德育素养,促进学生未来学习生活的全面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林军.高中德育分层教育的实施路径探析[J].亚太教育,2021(21):83-84.
[2]张玉栋.高中德育分层教育的实施路径分析[J].家长,2020(13):80-81.
[3]程大邦.高中德育分层教育的实施路径探讨[J].亚太教育,2019(0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