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项目式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应用的优势
邹丹萍
洛阳市孟津区吉利小学 471012
摘要: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实用主义教学理论和发现学习理论三大理论基础上的项目式学习方式可以说是与如今的教育现状非常配套的学习模式了。在知识的获取形式上,项目式学习更加重视学生直接经验的取得;在知识的建构方式上,则更为强调知识体系的系统化整合;在知识内容获得上,则更加立足于内容的实际性。本文主要浅谈项目式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应用的优势,倡导通过创设符合课题的实际生活情境来让学生进行具体实践的体验学习,强调综合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热情;全面发展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使学生能够联系生活中自身的实际体验“用数学”解决问题等等,从而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领会和把握,进而进一步提升课堂的实际教学效果。
关键词:项目式学习 课堂教学 小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3)-46-
沐浴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环境之下,教师更应注重学生的自主的主动地学习,引导学生进行项目式学习,在教学中更多地注重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让学生自己经历知识的生成和理解过程,从而能够更加真实的去体会、感受、形成自己的认知,深刻的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充盈和丰富自身的数学知识库,使得学生真正学到对生活有用的数学知识。
一、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项目式学习立足于教师的指导之下,将科学具体的理论落实到实际的课堂事件当中,迎合了新课程标准中小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具体要求。在整个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根据选定课题项目的具体细节要求独立自主地开展相关的学习调研,这样的话学生的思维就能够得到“肆意”的发散,从而更好的起到了激发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和发散性的积极作用。例如,在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与圆锥》的教学活动中,为了使学生对相关的知识点更加理解和掌握,可以在课堂中有目的性的创设了一个充满趣味性的课堂情景。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准备好橡皮泥等数学工具,让学生自己操作操作,制作一个圆柱。或者是结合绘本故事,以图文的形式,提供援助和圆锥的侧面图片,让学生去探讨和发现圆柱和圆锥的特点。学生经历教师提供的学习情景,自主的去动手操作、探究知识,去发现问题,并且通过同学之间的讨论交流,激发数学学习的创造性和使思维的发散性得以锻炼。
二、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
爱玩是每个孩子的天性,游戏和活动从本质上对学生就有着十足的吸引力。如果不改变数学的教学模式,六年甚至是十几年如一日的进行常规的数学教学的话,我想也理解学生上课不好好听,容易开小差的问题了,特别是遇到一节知识量大又晦涩难懂的知识点,学生更是容易产生课堂倦怠,同样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教师在做备课准备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点,适当的添加一些趣味游戏或者学生非常感兴趣的话题,为学生打造一个愉悦、轻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积极的学习动机,深入的去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加自觉、自愿、自主地去探索新知、探究新知。例如,还是拿《圆柱和圆锥》这节课为例,低年级需要学习的该部分内容主要是了解这类立体图形的基本知识。而针对低年级的学生,一本名叫《谁偷了西瓜》的绘本故事就非常适合契合进本堂课的教学当中。在锥形家族和柱形家族的西瓜地里丢了好几个大西瓜,不知道小偷是谁,但是西瓜地里留下一个长方形和一条直线的脚印。让学生们化身小侦探,还以为在事先准备好的各种锥体和柱体的模具中试一试,找到到底是谁偷走了西瓜。在这样的课堂模式之下,使学生在游戏和探案的过程中去理解立体图形,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和学习数学的热情,并且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课堂学习的主体是每个学生,为了保证每个主体能够拥有独立自主的学习空间和提升自己综合能力的机会,所以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多发展自己的机会,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充分调动学习和探索的积极性,活跃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数学教学中,多给学生提供并组织适合项目式学习的课例,培养学生课堂主人翁的意识,让学生敢于去实践,乐于去探索,使学习的能动性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和体现。项目式学习可以说提供给了学生更大的操作和发挥的空间,这就代表着学生可以在小组中根据不同的情境选择自己喜好的角色扮演,在课堂活动的具体操作中也会相应获得更大的实际操作空间,毫无疑问的对学生来说就会拥有更多的机会去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提升个人能力。在项目式学习的数学课堂教学实践当中,针对课例,因为学生要靠自己去解决数学问题,教师的作用得到淡化。所以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只能凭借自己的力量和小组的力量去解决实际问题。所以进一步的锻炼学生的能力,也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再单一,思想问题的方式不再墨守成规,有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和发展。
四、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
项目式学习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中心和主人,教师通过研究学情 来更有针对性的去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实现高效课堂,让学生学有所得。提供给学生一个时间段,期间让学生自己去设计、构想并实践完成一个学习项目,使学生在项目活动的始终过程,都能得到相关能力的锻炼和提升。相应的在实际的课堂实践过程中,学生不仅能系统全面的获取相关的数学知识,还能使个人自主思考、独立判断、高效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培养和提升。与传统的授课模式相比,融入项目式学习的课堂中学生会具有更多的独立自主性,教师的作用和角色只是从旁协助的配角地位,项目的最终结果主要是依靠学生的能力。因而,由于学生亲身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从而使得数学的学习不再是生硬、短暂地死记住了某些内容,数学学科也因此变得多了一丝生动和趣味。实际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还可以多提供给学生一些能够自主探究学习的机会,让学生能更充分的、更自动的去体验探究数学奥秘的具体实践过程,进而促进学生更自主的去理解和掌握数学的重难点知识,加深学生对重点知识的领会和记忆,强化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意识,全面提升学生个人的综合素质能力。
总之,项目式学习可以说如今迎合教育现状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的同时要多方面考虑学生情况,力争打破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带来的教育“僵局“,让课堂真正的生动活泼起来,使学生能在学习上从被动转化为主动,进而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整体把控,最终真正的实现高效数学课堂这一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