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思绪飞扬,助力高效课堂

作者

叶静泸

泸州市长江小学校 646000

摘要:“自导式”课堂主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教师精准辅导水平,以教师的学法指导和学生思维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学生课堂表现评价为重点,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教师精准辅导水平为目标,将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融会贯通。课前以“四单”研制为支架,课中突破重难点,分为精准检测、精准释疑、精准训练三个环节;课后巩固是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核心是作业单。在“自导式”教学过程中,尤其是课中的学习环节,要实现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师生互评等环节。

关键词:教学改革  自导式  课堂教学 课堂评价  课外延伸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3)-46-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总是以传统的身份置身于课堂,使课堂成为了教师的“个人秀”,从而使学生失去了许多参与课堂的机会。在中共中央、国务院相机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学校要强化课堂的主阵地作用,切实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务必要抓住课堂的核心阵地,教育才能的与发展。由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刘涛倡导的“自导式”教学倡导教学相长,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要求教师课前要指导学生做好预习,课上要讲清重点难点和知识体系,课上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提问、主动探究,这是一种构建高效课堂的教学方式。如何让“自导式”落实到课堂上,这是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一、课堂教学

“自导式”课堂主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教师精准辅导水平,以教师的学法指导和学生思维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学生课堂表现评价为重点,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教师精准辅导水平为目标,将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融会贯通。课前以“四单”研制为支架,课中突破重难点,分为精准检测、精准释疑、精准训练三个环节;课后巩固是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核心是作业单。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推进课堂革命,时刻牢记遵循“自导式”原则。

在教学实践中,我是这样进行的。例如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文《池上》,在教学这篇课文之前,我除了给学生提供常规的预习要求:一标:标出课文的自然段序号,现代诗歌标小节序号,古诗不用标。二圈:在文中圈出生字条和田宇格的生字,用横线勾出文中词。三写:为田宇格的生宇写上拼音。在黑色字顶上写拼音,在红色字左上角写大写字母,红色字右上角写部首。四读:1.读课后生字条的字并口头组三个词,读一读文中勾画的词。2.读田字格里的生字(要读拼音)和课后词语表。3大声读课文三遍。不会的字先拼出来以后读三遍词语,再把它放在句子中连起来读三遍,把课文读通顺。五问:读了课文,你有什么疑问吗?试着解決你的问题。我还设计了《池上》预习单;课中预习检测单,抽生完成“我会认”;“识字开花”环节让同桌检测“我会认”;课中活动环节:(课中学习单一)学习任务:读读古诗。学习提示:1.自读:读《池上》,读准字音。2.互听:把古诗读给你的同桌听,注意互相纠正。3.课件出示标出了第一句的停顿和重读,听老师范读,学生来标重音。学生自由练习读正确,之后再齐读诗句、同桌互读、全班展示读。(课中学习单二)学习任务:说一说,学习提示:4人小组,互相说说这些字的意思:撑  采  藏  踪迹  浮萍,课件出示框架:我觉得( )的意思是(  ),我是用(  )方法来理解的。 (做动作、看插图、联系生活......)学生小组完成后抽生汇报。在理解课文后,进行背诵古诗的活动,用荷叶遮挡部分生字背诵,有去掉文字,看图背诵诗句,精美的课件图片让孩子们感受到夏季荷花池的美,还有配乐背诵古诗,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悄然完成了课后要求的古诗背诵任务。这堂课的课后作业单的设计是1.有感情地背诵《池上》给家人听。2.把《池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3.(选做)课下去找荷花相关的古诗背诵。这堂课按照五育融合下的“自导式”教学设计,学生“智育”、“美育”“德育”“体育”得到了发展。

二、学生课堂评价

语文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可以说是贯穿始终的,在“自导式”教学过程中,尤其是课中的学习环节,要实现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师生互评等环节。具体操作是在学生回答了问题或进行了展示之后,要对学生给予及时的评价,可以是教师对孩子表现各方面的精准点评,也可以抽学生来进行点评,还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表现进行点评。在课堂实践中之前,我对学生的点评进行了点评要求的训练,即点评要先说同学的优点,之后再说缺点。点评主要围绕三个方面进行:一是同学的作答是否正确;二是学生回答或展示时的声音是否洪亮、仪态是否大方而自信;三是学生的朗读是否有感情,语气是否正确,针对不同的情况可以有其他方面的点评任学生发挥。作点评的孩子如果在纠正了同学的错误后,还要立即把正确的答案让同学们跟着一起说一说,以达到巩固课文知识的效果。

三、“自导式”的课外延伸

“自导式”教学除了关注课堂的高效,还重视学生的课外学习能力的培养,包括教会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课后认真作业的好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如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等,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也要求教师要有自学的好习惯,教师要多读书,实现自我培养和自我教育,在给孩子们推荐课后拓展读物前,自己也要去充分大量阅读,才能较好的去指导学生。“自导式”教学还要求学生在课后要认真完成作业,老师对作业要进行认真批改,对订正作业这一环节也要足够重视。同时,教师设计课后的作业要控制数量、降低难度,可以设计分层作业,并且尽量要有拓展性作业,这样可以让学生通过一篇课文习得学习方法,从而在课外有所延伸,从而开拓思维,拓展视野。“自导式”教学改革对于我们即是挑战,也是中国未来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希望和新道路,因此,我们还要继续加强“自导式”的教学摸索和探究,寻求更多的创新、更大的突破,不断总结经验,找到有效的方法和途径,让教学更加轻松高效。

参考文献

[1]刘涛《自导式教学实践探索》安徽教育出版社

[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曹爱卫《低年级语文这样教》上海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