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教学在高中政治课的应用研究
钟家均
永安市第三中学高中校 366000
一、大单元教学与政治学科特性的耦合性分析
高中政治课程以培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四大核心素养为目标,其知识体系具有鲜明的逻辑性与价值性双重特征。传统单元教学以教材章节为边界,易导致知识碎片化与思维浅层化,而大单元教学通过打破教材固有单元界限,以主题统摄知识群落,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例如,在人教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教学中,若将“市场机制”“宏观调控”“新发展理念”等章节整合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逻辑”大单元,可引导学生从“资源配置方式—政府与市场关系—高质量发展路径”的思维链条中,系统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优势。这种整合不仅符合政治学科“理论逻辑—现实逻辑—价值逻辑”的三重递进规律,更契合高中生从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的认知发展特点。
二、知识重构:从碎片化到结构化的转型路径
大单元教学的核心在于构建“主题引领—任务驱动—活动支撑”的知识框架。以必修三《政治与法治》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主题为例,传统教学可能分散于“人大职权”“人大代表职责”“民主集中制”等独立章节,而大单元设计则以“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载体”为主线,将分散知识点串联为“制度设计—运行机制—实践效能”的完整链条。教师可通过设计“模拟人大议案审议”任务,引导学生从提案撰写、代表发言、表决决策等环节,亲历制度运行全过程,在真实情境中理解“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内涵。这种知识重构方式,使政治概念从抽象符号转化为可感知、可操作的认知工具,有效解决了传统教学中“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困境。
三、思维进阶:从浅层理解到深度学习的跃迁机制
大单元教学通过创设高阶思维任务,推动学生经历“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的思维进阶过程。在必修四《哲学与文化》“唯物辩证法”单元教学中,教师可设计“城市交通拥堵治理方案”项目,要求学生运用“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分析问题成因,提出系统性解决方案。学生在调研数据、绘制思维导图、撰写政策建议的过程中,不仅需要调用哲学原理,更需整合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在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实现思维品质的跃升。这种跨学科、多维度的思维训练,与政治学科“培养批判性思维与辩证分析能力”的目标高度契合,为应对新高考“无情境不成题”的命题趋势提供了能力储备。
四、价值内化:从认知认同到行为践行的转化通道
政治学科的价值导向性要求教学必须实现“知识—能力—价值观”的三维贯通。大单元教学通过创设具有情感张力的情境,搭建认知认同与行为践行之间的桥梁。例如,在选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人类命运共同体”主题教学中,教师可引入“全球气候治理”案例,组织学生分组扮演不同国家代表,就减排责任分配、技术转让、资金支持等议题进行模拟谈判。在角色冲突与利益博弈中,学生深刻体会到“共商共建共享”全球治理观的现实意义,进而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抽象理念转化为“尊重文明多样性”“坚持多边主义”等具体行动准则。这种“做中学”的体验式学习,使政治价值观从文本表述转化为内在信念,最终外化为社会参与行为。
五、教学评一体化:从结果评价到过程赋能的范式革新
大单元教学要求评价体系与学习过程深度融合,形成“目标—活动—评价”的闭环系统。教师可采用“表现性评价 + 反思性日志”的组合方式,全面记录学生思维发展轨迹。在“法治社会建设”大单元中,学生需完成“校园欺凌防治条例”草案撰写任务,评价标准不仅关注条例内容的合法性、合理性,更重视学生在调研访谈、利益协调、文本修订等环节中的合作能力、创新意识和法治思维。同时,要求学生撰写“立法日志”,记录知识盲点、思维突破点及情感体验点,教师通过分析日志内容,动态调整教学策略,实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的良性互动。这种过程性评价方式,突破了传统考试“重结果轻过程”的局限,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成长图谱。
六、实践挑战与应对策略
大单元教学的实施面临教师素养、课时分配、资源整合等多重挑战。教师需从“知识传授者”转型为“学习设计师”,通过校本研修提升主题开发、情境创设、任务设计等关键能力。学校可通过“跨年级备课组”“学科教研共同体”等机制,促进教师间的经验共享与资源整合。在课时安排上,可采用“长课 + 短课”组合模式,为深度学习预留弹性时空。例如,将 45 分钟常规课拆分为“20 分钟核心概念精讲+15 分钟小组研讨 +10 分钟成果展示”,既保证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又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七、结语
大单元教学不是对传统单元教学的简单否定,而是教学理念的升级迭代。它通过知识结构化重组、思维进阶化训练、价值内化式引导,构建起符合政治学科特性、契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新型教学形态。在实践中,教师需把握“主题统摄、任务驱动、情境支撑、评价赋能”四大要素,在动态调整中优化教学策略,使大单元教学真正成为培育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载体。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大单元教学必将从理念探索走向常态实践,为高中政治课堂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 施凯 . 高中政治课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的策略研究 [J]. 考试周刊 ,2025,(15):135-138.
[2] 臧桂芝 . 高中思想政治课大单元教学路径探析 [J]. 高考 ,2024,(23):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