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双减”背景下小学教育中师爱渗透的表现

作者

钱智怡

江阴市夏港实验小学

摘要:爱是学生在家庭或者学校就能体会到的情感,而教师对于学生的师爱,是教师对自己职业道德的高度反映。师爱却和父母对孩子的爱一样,它是无声的,他更是不求回报的。教师有了爱,学生才会为教师敞开心扉,教师用爱去对待孩子,孩子会回报教师以尊重和理解。

关键词:师爱;双减;师德教育;小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3)-46-

引言

学校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 德育始终是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 如何对小学低年级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笔者认为教师的“爱”是对小学进行德育教育的桥梁。

一、“双减”下小学教育中遇到的困难

随着“双减”政策的正式实施,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时间越来越长了,学习任务也越来越多了。“双减”下的课堂,教师要保证学生要听得懂当天所教的知识点,可以利用课后的时间来辅导学生。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孩子心里会发生的变化,作业在学校完成,书包也不带回家了,回到家一根紧绷的弦就松动了。反而产生了在学校紧张,在家里放松这两个极端。

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丏尊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无数的事实也证明,教师热爱学生的情感是教育的灵魂,是教育的前提,尤其在小学教育中,教师的关心对学生的学习乃至身心健康都有着巨大的作用。[1]

二、“双减”下小学教育师爱渗透的有效方法

(一)爱的前提,是充分了解孩子

“每个学生都是珍贵的存在”,教育的“人性化’'绝非是老师的施舍,而是学生应享受的权利。[2]“双减”前,放晚学后越来越多的孩子 被家长送到晚托班,送到补习班,有的孩子在一天的学习后,不得不顶着劳累奔波于各大补习班中,如果你问问这些孩子,你愿意去上补习班吗?绝大多数孩子会告诉你,不愿意。要知道,一千个孩子,有一千个兴趣爱好,他们都是独特的个体,也正是因为他们各自的不同,才能让我没看到每个孩子的无限可能,那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做什么呢?首先是充分的了解孩子。小学阶段素质教育提倡的是培养孩子早规则、学习、生活、自然和动手想象能力上,我们为师者怎能真如园丁,将学生修剪成整齐划一的小松树?这学期,我把道法课,班会课等放手给孩子们,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爱好,他们的朋友,他们生活中发生的有趣的是,令人想不到的是孩子们比我想象中的更能表达自己。从他们的分享中,我知道了优秀学生能每次严格要求自己,考试考高分的秘诀,了解到后进生为什么对学习兴趣不高,更知道了中等生成绩老提不上去的原因。优秀的孩子不是生下来就优秀,是家长在背后的陪伴和付出了努力。后进生上课听不进,回家不巩固,一节课跟不姗姗那个,节节课都跟不上了。中等生更是爱发呆,爱开小差,对问题一知半解,对自己放松要求。

(二)爱的方式,是尊重孩子内心

爱还是尊重孩子的内心,每个人在孩童阶段都渴望获得大人的尊重和理解。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一个好的教师必然是热爱孩子,并从与他们的交往中找到乐趣,他善于和孩子们交朋友,内心感受到他们的欢乐和痛苦,他了解他们的内心,不会忘记自己过去也曾是个孩子,并深信每一个孩子将来都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教师应当成为学生的朋友,体会他们的兴趣、欢乐和忧虑,要忘记自己是个教师,而这时,孩子才会把一切都告诉他。”[3]对家长和教师来说,孩子还小,不需要跟他们敞开心扉,殊不知,我们与孩子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孩子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希望得到家长教师的尊重,学生感受到大人对他的尊重了,他就会对你敞开心扉了。

有时我们不善于把这份爱表现出来。其实很简单——找到孩子的闪光点,哪怕是孩子扫地扫的特别干净,吃饭能吃光盘,还是字写得特别认真,上课腰挺得特别直还是写字姿势特别标准。学生取得进步时,不要吝啬自己的语言,真诚的表扬他,为他祝贺,学生犯错时,为他指引方向,及时教育他不走弯路。在他们需要我们帮助时,能伸出援助之手。这里我们可以向优秀班主任取经——不公开批评学生;不高声批评学生;及时教育、击中要害。如在劳动中一男生不好好干活,把班级花盆打碎了,还把责任推到其他同学身上。我得知后,当着大家面没说什么,但在办公室毫不留情地批评了他。使他认识到不好好劳动不对,推卸责任更可耻。

(三)爱的实践,是与家长常沟通

最后,和家长多联系多交流意见,特别是对单亲或者是离异家庭的学生。父母关系的破裂往往会成为孩子性格变动的主要因素。有时父母的婚姻矛盾和冲突会波及子女,也会降低亲子之间的互动质量,这会给孩子带来直接的心理压力,致其焦虑甚至引发行为问题,更直接的是孩子缺少关心与陪伴。那与家长多交流,让家长知道孩子一系列反常的行为都是因为缺少关爱。或多或少,能让家长意识到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爱来关心自己的孩子。

教育家吕型伟曾说过:“教育需要爱,也要培养爱。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了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爱是教育的生命线,爱是教育的润滑剂、催化剂也是粘合剂。”[4]教育只有爱还不够,还要以老师的人格魅力、知识魅力、语言魅力、与学生交流的艺术魅力、教学课体魅力、得体的着装魅力、创设学习环境魅力等,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明星,为学生努力创造愉快合作的学习环境、友爱融洽的人际环境、多彩自主的生活环境、优秀文明的精神环境,来实施我们人民教师的伟大之爱。

参考文献

[1]亚米契斯(Amicis E D).爱的教育[M].夏丏尊,译.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5.

[2][2]田文冰.初论师爱与教育在小学中的重要作用[A].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1:35-38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杜殿坤,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06)

[4]黄小丽.一名乡村语文教师的教学反思[J].读写算,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