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基于新课标背景的初中历史教学有效策略研究

作者

刘真瑜

泸州老窖天府中学附属长江学校 四川 泸州 646000

摘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标准的深化,对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越来越重视。在以往的历史课堂中,教师多采用口头讲述知识的教学策略,这种教学策略由于较为枯燥单一,不符合新课程改革标准。为此,历史教师需要对新课程改革标准进行深入研读,结合新课标选择出更符合学生发展进步的教学策略,提升历史教学有效性。本文将研究在新课标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新课标背景;初中历史;教学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3)-46-

历史是初中阶段的重点学科,对于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思想意识的熏陶起着积极作用。在新课程改革标准不断推进落实的背景下,对于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教师也需要根据新课程改革标准对自己的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进行改进,以确保教学方式能够符合学生的培养与成长。因此,历史教师应当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基础,确保学生能够真正的掌握历史知识,具备相关的历史能力。

一、针对学生历史差异开展分层教学

学生对于历史的兴趣不同,导致学生的历史能力出现较大的差异。如果教师不对学生的历史差异提起重视,对于学生开展历史学习而言十分不利。为此,历史教师需要尊重全体学生的历史学习差异,根据新课改理念将学生分为不同学习层次开展教学,确保历史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提升课堂有效性。

比如,历史教师在开展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十八课“美国的独立”教学时,为了确保分层的准确程度,教师先对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深度的理解认识。在教师大致了解学生的历史能力后,再将学生分为相应的学习层级。如,一级学生学习兴趣较差,知识的掌握水平较低;二级学生学习兴趣较好,知识掌握度中等;三级学生学习兴趣浓厚,知识掌握度高。随后,教师便跟根据学生的不同层级为学生开展相关的知识教学。对于一级学生,教师需要让学生乐于开展历史学习。为此,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美国现阶段的实力,并告知学生美国的建国时间,询问学生在短时间内,美国为什么成长的如此迅速,为什么也说英语?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二级学生,教师可以提升学生的知识掌握,为此教师可以讲述独立战争、《独立宣言》、美国宪法等内容。对于三级学生,教师需要着重提升学生的历史水平,培养学生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为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独立宣言》对于美国的作用,反映了北美民众的哪些需求?为什么英军的武器、人数都优于美军,但是英军却失败了?另外,在开展课后作业时,教师也应当对作业进行分层,确保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作业。如,对于一级学生,教师可以布置基础性的历史作业,包括主要事件发生的年限、独立战争的序幕等等。对于二级学生,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提升类作业,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教材知识。对于三级学生,教师则可布置发散类作业,引导学生自主谈谈对于独立战争、《独立宣言》的看法。教师通过开展分层教学,能够帮助全体学生提升自己的历史能力。

二、运用历史史料开展历史教学

课本中所讲的历史知识基本上都是历史中发生的史实,教师为了锻炼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历史史料开展。史料是记载真实历史事件,反应历史史实的重要载体,为此,历史教师需要为学生展示历史史料或引导学生自主找寻历史史料,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

例如历史教师在开展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十五课“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便上网搜寻相关的历史史料,通过历史史料开展课堂教学。史料1:“德意志第三帝国于1939年9月1日对波兰展开进攻.....”史料2:“盟军先后调集了36个师,总兵力达288万人.....”史料3:“1937年7月7日夜11时,日军驻丰台部队.....”三段史料展示完毕后,教师:“同学们,根据教材内容与史料,说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内容?”学生1:“德国闪击波兰,1937年七七事变宣告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学生2:诺曼底登陆是二战的一个转折点。”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通过上网搜寻等方式查询第二次世界大战相关的史料,通过史料深入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学生经过搜寻后,将自己查询到的史料分享到课堂。学生3:“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直接死于战争.....”学生4:“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在南京陆军大礼堂........”在学生将史料分享至课堂后,教师可询问学生:“同学们,你们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是什么?战争转折点又是什么?”学生1:“不仅为联合国的成立打下基础,还导致了殖民体系的瓦解。”学生2:“诺曼底登陆,美国向日本宣战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教师通过史料开展历史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

三、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新课程改革标准中指出: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历史知识,提升学生对历史的兴趣。为此,教师应当根据新课标理念,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历史知识的平台。小组合作学习简单来说就是将学生分为各个小组,小组学生自主开展历史学习。

比如,历史教师在进行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十一课“冷战后的世界格局”教学时,教师便可将学生划分为历史小组,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平台进行知识学习。在分组结束后,教师还可为学生布置任务,促使学生更好的进行探究。任务1:“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的变化?”任务2:“国际社会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努力?”任务下发完毕后,教师便可引导学生进行小组探究。在小组中,每名学生都会发表自己的探究意见。学生1:“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的趋势。”学生2:“包括我国推行的独立自主外交政策,民族国家发起的不结盟运动,都是建设新秩序的努力。”当组内全体学生都将自己的探究成果分享到小组后,小组所有学生对看法进行讨论,最终由小组长将小组讨论的结果分享到课堂上。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提升学生的知识探究能力,提升课堂教学的成效。

综上所述,在新课标推进落实的背景下,教师需要深入研读新课标理念,改进并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在对教学策略进行改变时,教师需要以学生的发展成长为基础,确保所选的教学方式科学合理。

参考文献

[1]王浩银.新课标背景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J].启迪与智慧(上),2023(10):9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