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作者

伍静

安岳县赤云小学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义务教育阶段的整体教学目标发生了明显变化,相较于以往高度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现在老师更加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本文从“双减”政策贯彻落实的角度,思考了以往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基于“以生为本”理念探究了构建高效课堂的具体策略,希望可以为广大教育同仁提供一些帮助,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根本目标。

关键词:小学教育;数学课程;双减政策;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3)-46-

数学作为小学阶段三大主要科目之一,对于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以及逻辑思维和应用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然而,根据笔者对自身教学过程的反思自己所做的一些调查来看,目前的数学课堂教学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教学内容脱离实践以及教学方式单一这两个问题最为常见,这导致学生依然处于被动学习状态,难以通过课堂学习获得更大的提升。对此,老师要从“双减”政策的基本要求出发,在减少学生作业数量的同时采取多元化教学手段来构建高效课堂,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学习、互动当中。

一、优化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率

高效课堂的构建是一项系统性的任务,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水平就必须从课前、课中两个方面对教学结构进行优化,而不是仅关注有限的40分钟的课堂环节。那么,如何才能更好的实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标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调整。

首先,在课前环节,老师需要引导学生做好预习,尤其是难度较高的知识内容,更是需要老师利用微课或导学案(或者两者一起使用)保证学生的预习质量。以教学“营养午餐”这一课为例,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来看,需要引导学生经历搭配营养午餐的过程,获得搭配营养午餐的经验和方法,并培养他们用数据说话和分析的观念,所以老师在课前需要利用微课视频等方式引导学生预习,为学生准备一些常见食物的营养成分和人体所需营养物质的基本指标,并利用问卷调查学生是否存在挑食、偏食等不良习惯。这样一来,老师就能在课堂上有条不紊的进行讲解或者和学生互动,利用视频、图片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营养意识,帮助学生形成科学、健康的饮食生活习惯。

然后,在课堂教学环节,老师要重视课堂导入以及课堂练习,还是以“营养午餐”这一课为例,在课堂导入环节,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一些他们比较喜欢的各种食品,像炸鸡、烤鸭、可乐、汉堡、辣条、红烧肉等等,并利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对刚才的图片有什么看法吗?你们最喜欢的食物是什么?刚才多媒体展示的这些食品能作为长期的午餐吗?”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快速进入思考状态,并结合自身的饮食习惯做出回答。然后,老师在结合学生的饮食特点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营养午餐”方面的知识。

二、利用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爱玩爱动,对于游戏他们几乎没有“抵抗力”,而且,相较于单调的数学知识学习,学生在趣味游戏当中会表现出更强的学习能力以及更活跃的创新思维。对此,老师要落实“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将游戏作为教学活动的一种载体,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并号召学生参与游戏互动,以此来让学生“边玩边学”,在轻松的氛围下积累丰富的理论知识并自然地完成对知识的吸收和应用。

比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这一课时,老师可以设计一个角色扮演的游戏活动,通过真实的情景表演来加强学生对于人民币的认知,这可以更好的让处于电子支付环境下的学生从生活的角度去思考数学知识和“购买”之间的关系。首先,在课堂一开始,老师可以拿出一个学生感兴趣的物品(例如热门动漫作品的贴画等等),并向他们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图片上的角色是哪个动画片的吗?大家一起来猜一猜老师花了多少钱买来的吧!”这个问题虽然简单,但却可以让学生从现实生活的角度去思考和讨论;然后,老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回答继续利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看来**这个角色广受大家喜爱呢,并且也有同学买过和老师手中一样的产品,那么买过的同学你们都是怎么支付的呢?老师是用现金支付的,请问孩子们老师需要怎样准备人民币才能正好买下它呢?”这些问题紧贴教学内容——人民币,同时也和现实生活息息相关,通过这些问题的引导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重难点知识方面;最后,老师再结合学生的表述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带领学生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并通过“我是小小售货员”的游戏活动来加深学生对于人民币单位、换算、找零等基础知识的认知,同时培养学生实际生活中的购物能力以及爱护人民币、理性消费的良好品质。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双减”政策全面落实的大背景下,老师要转换以往单一化的教学方式,转而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并充分利用丰富的多媒体资源以及其他教学辅助手段构建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学生在学习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得到实践应用能力的提升,进而实现“减负提效”的效果,促进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发展。

参考文献

[1] 胡小平. “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 科普童话,2023(6):73-75.

[2] 杜国保. “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 科普童话,2023(10):73-75.

[3] 魏新春. “双减”政策下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研究[J]. 科普童话·新课堂(上),2022(12):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