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公路工程路基填筑压实技术

作者

刘永斌

云南优众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 云南省昆明市 650000

摘要:路基是高速公路的主要构成部分,它既要承担路面表面的行车荷载,又要承担路面结构层本身的自重,如果在路基的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将会导致整个道路的承载能力下降。车辆长时间的使用就会使路面受到影响而出现不均匀沉降,如果情况比较严重,道路还会出现塌陷,这些问题都有可能导致行车事故的发生。为了更好地保障公路建设的总体质量,必须加强对填料与压实技术的研究。

关键词:公路工程;路基填筑;压实

1公路工程中土方路基填筑技术的主要形式与应用要点

1.1评估外部影响因素,做好施工准备

在进行道路路基填筑前,建设单位应收集有关数据和技术资料,并组织多个区域的实地勘察,对施工计划的合理性进行评价,注重对地质数据以及参数等进行搜集,同时还要对承载力以及面积等进行判断。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根据行业内的标准,开展工地清扫和施工放样工作,并将技术资源投入到工地,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比如,在路基填筑前一两天,技术员就可以对工地的施工环境进行勘察,测量工作在开展过程中,要注重对中线以及水平线的角度等进行测量,通过对工程现场的地质、水文环境进行详细的分析,为下一步的建设提供了保障。技术员可根据施工方案,利用水平仪、激光探测仪等仪器,在工地上进行放样,对数据进行记录和检测,然后制定具体的施工计划,把项目的工作和进度安排落到实处。施工人员可以用油漆笔、水笔在地上画出整个路堤的轮廓线,同时也可以利用卫星摄影设备进行拍照,这样就能够判断路基的覆盖情况。

1.2把握质量标准,选择可用土料

施工单位应严格掌握质量管理规范,按相关规定选用优质土料和其它工程原料,合理调节填料和骨料的含水率。在地面压实度相同,受力方向相同的情况下,实际的压实质量和土体的稳定性取决于土体的含水率。当含水率太高时,土体中就会出现孔隙,当水分被蒸发时,就会产生孔隙,从而对填料的密实度和压实度产生很大的影响,不利于随后的填筑工作,也不能进行有效的压实处理。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做好水分的调整,采用比较干性的砂土,增强砂粒间的摩擦力,根据有关技术参数,使每一层土体都能获得最优含水率,并在同一含水率的情况下,组织进行填密作业,方便后续工程建设。同时,建筑工人也应该积极地调节地表的铺设厚度和覆盖面积,通过对图层的厚度进行增强,能够使地面的承载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所以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厚度合适的图层进行铺设,在路基下面和上面填满碎石土和沙土,如果碎石的体积比较大,那么要进行爆破,这样能够清除阻碍。建设单位应对已覆盖土层含水率的变动趋势进行调查,采用低有机质含量、不吸水的土料,尽量提高其承载能力,确保土中硫酸根含量不得大于6%,以防止在土体中产生不可修复的孔洞。在进行人工填埋的过程中,要对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并对土壤进行分期检查,确保填筑的质量和实际的施工结果都能满足设计要求,尽量不采用淤泥、河沙、冻土等不能满足使用要求的材料,在满足成本经济的前提下,可从地基中挖掘出大量的可利用的土料进行填筑。

1.3修建路基基底,及时调整施工方案

在施工中,一定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掌握好各层的填筑厚度,并有组织地进行分层分阶段的填筑工作。不同类型的建筑材料的性质是不同的,在施工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发挥材料的特点。在正式组织施工前,监理人员应仔细研读有关的文件和规章制度,并对其所在的地质环境进行分析,在诸如推土机、挖土机等大型机器设备的帮助下,估算地质构造的承载力,清除工地上的泥土,保持在50 cm的深度。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要对周围的土壤进行分析。当工程道路周围有水洼、水塘时,可以进行排水和填埋作业,以确保不因地面积水而影响路基的稳定,地面环境彻底清洁之后,可以用压实机进行压实。在正式开工后,可以组织分支和分段进行摊铺,充分利用中小规模压实设备的柔性和流动性,让填土的厚度超过60 cm,然后在路堤的边缘沿一定的方向进行二次压实。把原料铺在道路上,使之均匀平整。在铺设完毕后,根据施工规范,对每一层的石料进行分层,并根据施工规范要求,将每一层的石料厚度控制在40 cm以下,应根据地形,地形条件,避免采用未加任何处理的填料,对于常见的渗水以及裂缝等问题要及时的处理,并且做好二次回填工作。

根据地基的稳定性要求,在周围建设一个排水系统,并对以前的降水和积雪进行了评价。在整个建筑场地内,设计一条导沟和一条地下排水管道,并对其坡度和覆盖度进行控制,同时,在路堤两边各修筑一条具有分流和蓄水作用的引水渠,并按3~5 m设置一条引水渠,以防止因降雨而引起的路基变形。施工单位在开展填料工作之前,要对土木的性能进行试验,同时要对材料的伸拉能力以及结构强度等参数进行评估。因此,本项目提出在路堤上部采用高密度、高防渗性能的填料,并在路堤下部铺设耐水性能差、易受侵蚀的填料,从而达到提高路基服役年限的目的。

1.4石料碾压

石料路基在碾压过程中,要使用专业的设备,并且要先两侧后中间,这样能够保证碾压的效果。在碾压过程中还要注重对碾压的次数以及距离等进行把控。在碾压完毕后,应立即组织人员对路基进行压实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石料的压实度不能低于95%。另外,在碾压时,要有专人对其进行实时监控。如果在石料之间有很大的间隙,则要小心使用小颗粒的石头来填补,为了保证整个路基压实的质量,必须在整个路基压实完毕后,才能进行全面的检查。

2质量控制方法

2.1含水率控制

土路基以粘土为主,如果不能准确控制其含水量,就会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当土料含水量太小时,填料间的摩擦系数将增大,碾压后土料的紧实度降低;当土的含水量太大时,填料间的摩擦系数会减小,从而造成填料干密度的下降,从而使土的压实变得困难。为此,在进行路堤填筑和压实时,必须对填料的含水量进行控制,使其达到最优含水量±0.1%,才能确保路基的施工质量。

2.2工后沉降控制

在土石混合料路基的填筑过程中,因其空隙率高,在使用机器进行碾压时,会产生路基的沉陷。如果出现过大的沉降,会对路基施工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所以工程在施工过程中,要在碾压工作结束之后对检测点进行设置,这样才能够保证路基的安全。检测工作的开展要有专业人员负责,确保沉降量等参数符合要求,如果经过试验,沉降量的变化在规定的范围内,那么就能够说明路径是稳定的。

2.3结构层厚度及宽度控制

路基施工工作在开展过程中要针对宽度以及厚度等各项参数进行有效的调查和计算,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的参数进行操作,这样才能够使路基的质量得到保证,在此过程中要科学合理的开展填筑和压实工作,同时把控好结构层的宽度和厚度。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要对边线以及标高等进行有效的设置,在施工过程中,应时常检查填料的填料宽度和厚度,并在完工后重新核对填料的厚度和宽度,并与设计要求对照验证。

结语

综上所述,工程在施工过程中要想保证路基施工的科学有效,既要有专业的施工,团队对整个施工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施工要点进行把控,这样才能够使整体的质量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武利春.探究公路路基工程中的土石方填筑施工技术[J].中华建设,2022(6):119-121.

[2]胡正河.公路加宽分部填筑路基沉降特性及差异沉降控制技术研究[J].交通世界,2022(12):104-106.

[3]赵子龙.某国道321线改建公路工程路基施工技术研究[J].科学技术创新,2022(11):105-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