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融入立德树人教育

作者

王冠

新泰市第一中学 山东省新泰市 271200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立德树人成为教育工作的首要目标,也影响着各学科教育实践的开展。探索高中英语教学中的立德树人教育,进一步明确课程教育目标,培养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深挖教材内容,制定系统的思政教育规划等,融合课程思政内容,激活英语学科中的思政部分,达成课程的立德树人目标。

关键词:高中英语;立德树人;课程思政

前言:高中阶段,学生的思想波动较大,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此时,在各学科教学中更加注重立德树人教育的渗透,充分发挥各学科的优势,将其中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个人品质和价值意识形成的因素挖掘出来,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学习,推进教育工作的深度开展及完善。本文围绕高中英语教学工作做出讨论,思考如何将其中立德树人教育素材、理念等挖掘出来,以推动教育实践的开展。

一、明确课程教育目标

在核心素养指导下,教育工作以育人为本,不再拘泥于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考核,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培养学生、推动学生成长中[1]。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融入立德树人教育,挖掘其中的德育资源,需要进一步明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并将其拆解融入到每节课中。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关注到学生的道德品质的提升,既是对学科育人的要求,也是对英语作为语言学科的人文属性的回归。从宏观视角关注,明确课程教育目标,反复阅读教学指导,会发现,无论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还是《课程标准》,都将学生思想政治培养与引领放在其中,成为英语学科必须承担的责任所在。从具体课程来看,每节课有不同的主题、不同的表达,此时需要深刻挖掘其中的各项素材,呈现出其中的德育内容。例如,在学习History and traditions的单元学习中,可以将其中的家国情怀作为重要德育思路进行挖掘,并在接下来的教学中逐渐呈现出来。

二、对教材内容进行挖掘和探索

教材是教学工作开展的基础,也是各项基础素材所在。作为教师,要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对教材进行挖掘与发现,找到其中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落脚点和着力点。作为教师,要充分意识到教材的重要性,进行精准挖掘和探讨[2]。另一方面,英语教育应当回归语言和人文属性,将其作为文化交流的工具,并在教育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提高学生对本国文化的价值与形式的认同与欣赏。尽管英语本身就是对西方文化与语言的学习过程,但是在教学中应不断明确我们的目标与意义——促进文化交流。这也意味着,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传统文化应当是势均力敌的,而非割裂分离的,增加文化自信。教材中的文章,通常有着自身的主题,在既往教学中,教师更加关注其中的词汇、语法、句子,常常忽视文章中的主题、整体的人文性等。此时,在教学中回归学生的生活,关注其中主题,理解文章中所传递出来的积极乐观、优秀品质等。对教材中立德树人的教育素材进行挖掘,能够为接下来的教育工作做出铺垫,实现对人的培养,而非对知识的灌输。

三、加强教师个人品质培养

在高中英语中推进立德树人教育的实现,需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一方面,加强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观念的培养与调整[3]。很多教师习惯于传统教学方式,依然将教育目光对准考试与知识,常常忽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立德树人理念。由此,在培训中要不断调整教育理念,培训教师具备德育意识和德育能力,逐渐调整教育理念和思路,适应新时期教育需求,帮助学生完成知识学习。另一方面,加强教师个人品质的发展与提升,这也是对新时期教师要求的提升,是教师个人发展和提升的过程。教学改革,我们不能仅仅要求教师去调整和改变方式,更要指导他们去调整和成长,加强教师培训,帮助教师完成学习任务。事实上,立德树人的过程,本身也是一个人与人交流的过程,其中教师和学生都是课堂的重要环节,是相互影响的,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将对学生产生影响。

四、系统完善课程思政内容

当立德树人目标 作为高中英语的重要目标和方向,此时需要教师进行系统的规划,将英语中的思政内容进行挖掘和优化,融入到每节课的教学实践中。系统,是指层次分明的整体,使课程之间能够呈现出一定的逻辑关系。在高中英语中实现德育教育,可以将思政主题设计到每个学期,并且挖掘其中每个学期的思政元素。一些时候,从整体视角去观察教材内容,会发现其中的一些非单元性的特性。例如,在纵观人教版英语教材中,存在大量的中国元素为主的相关文章,因此在教学中应当将其中的文化元素,增加其中的民族文化元素等,逐渐形成文化自信。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将传统文化因素作为素材插入到课堂中,如以“孔子故乡曲阜”作为History and Traditions的案例,介绍给其他人等。在学习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将知识点、传统文化素材等进行挖掘,并且巧妙融入到各学科教学中,逐渐丰富教学,为学生的学习带来越来越多的可能性和实践性。

结语:

在当前的高中英语教学中,融入立德树人的教育工作,将教育的目光更多的转向学生本身,而非知识,更多的去启发和指导学生成长。在教学工作中,教师立足教材和教学资源,深挖其中的德育素材,并融入相应的生活素材,使其成为完整的课程素材,实现课程德育,关注学生成长,为学生的学习带来诸多可能。

参考文献:

[1]邓卫军,邓媛,胡丽红.课程思政理念有效融入高职院校技能大赛的实践——以吐鲁番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30(10):150-151.

[2]邵长春,雷声勇,李水明.产业学院模式下校企协同把课程思政融入大赛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13(2):22-23.

[3]史妮,梅其政.基于职业技能大赛视角的思政教育内涵探究[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5(1):6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