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乡愁文化基因视角下赫哲族舞蹈的景观空间设计

作者

逯一凡 安丽娜

东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赫哲族民歌表演中的舞蹈艺术研究”(2023B137)研究成果

摘要:基于乡愁文化基因解码景观空间设计路径视角下,探讨赫哲族舞蹈艺术与空间设计相融合。以促进民族文化与民族舞蹈艺术的景观空间设计相互影响为切入点,进一步诠释乡愁文化基因与舞蹈空间景观设计的辩证关系,传承人文底蕴,弘扬人文精神,使赫哲族舞蹈与文化记忆的情感价值赋予了一种新的审美意义。通过对赫哲族舞蹈文化内涵的深入研究,发掘赫哲族舞蹈艺术中蕴含的文化元素与独特形式美感,将舞蹈元素升华为一种承载民族文化符号,并将其运用到景观空间设计之中,营造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认同的新型景观空间,不仅为赫哲族舞蹈文化保护与传播提供了有效的途径,更是为景观空间设计提供跨界交流与创新思路。

关键词:乡愁文化基因,赫哲族舞蹈,文旅融合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文化多样性的日益突显,人们对于文化认同和情感归属的追求愈发强烈,乡愁作为一种深深扎根于人们心中的情感纽带和文化记忆,体现了民族文化的延续与传承。以乡愁文化基因视角出发,探讨赫哲族舞蹈景观的空间设计,通过对赫哲族舞蹈的研究,精准地捕捉赫哲族舞蹈的独特魅力和文化精髓,将这些理解融入景观空间设计之中,创造出新颖而具有独特特色的景观空间,为城市环境增添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体验。舞蹈文化用于景观设计这一创新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手段,为城市空间带来了新的活力和魅力,更是一种文化表达和认同的体现,唤起人们的家乡记忆和乡愁情感,为保护和传承赫哲族舞蹈文化提供新契机。

一、乡愁文化基因视角下的赫哲族舞蹈

(1)赫哲族舞蹈的历史渊源与发展演变

赫哲族舞蹈起源于人民自身渔猎生活的特点,进行创新、改编与发展而来的,在不同历史时期,赫哲族舞蹈经历了多次发展和变迁,受到了汉族、蒙古族等邻近民族文化的影响,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舞蹈艺术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赫哲族舞蹈在现代舞台上得到了更广泛的展示和传播,现代舞蹈形式的引入也使得赫哲族舞蹈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和发展,为赫哲族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2)赫哲族舞蹈的形式与特征

赫哲族民间舞蹈主要包括萨满舞和天鹅舞两种主要形式,描绘了赫哲族的狩猎和祭祀活动。此外, 庇里西勒或庇里沁舞蹈、哈康布力舞蹈和皮里西勒舞蹈,也是赫哲族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赫哲族舞蹈特征十分鲜明,动作多以模拟捕鱼、打猎、耕种等生产活动为主题,步伐轻盈,充满原始朴素的美感,并且常伴原始乐器的演奏,如口弦、马头琴等,营造出富有神秘感和原始气息的舞蹈氛围,展现劳动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体现了赫哲族人民勤劳朴实、热爱自然的生活态度。

(3)乡愁文化基因视角下赫哲族舞蹈的价值

赫哲族舞蹈是赫哲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赫哲族人民对家乡、故土的眷恋和思念,体现了乡愁情感的丰富内涵。研究发现,反映赫哲族的狩猎生活和祭祀活动的萨满舞、天鹅舞,是其历史文化的生动写照,通过舞蹈这一独立的艺术形式,可跨越语言和文化障碍,成为民族间文化交流的桥梁,将赫哲族的历史、信仰和生活方式传承给后代,增强了家乡文化认同感。因此,乡愁文化基因视角下的赫哲族舞蹈,承载着赫哲族人民情感寄托和民族认同,也彰显了赫哲族独特的民族文化。

二、赫哲族舞蹈景观空间设计策略

(1)景观设计与赫哲族舞蹈文化传承的关系

赫哲族的舞蹈文化是其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在景观空间设计中,赫哲族的舞蹈文化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得到体现和传承,例如在公共空间设计中融入赫哲族舞蹈的元素,或设立表演场所来展示和传承赫哲族的舞蹈文化。同时,景观设计也可以为赫哲族舞蹈文化的传承提供支持,通过公共设施和空间,为赫哲族舞蹈的表演和学习提供场所,从而促进其文化的传承。此外,景观设计还可以通过创造有利于文化交流和体验的环境,吸引更多的人来了解和参与赫哲族的舞蹈文化,进一步推动其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2)乡愁文化基因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原则

在景观设计中运用乡愁文化基因结合文化基因进行设计时,应遵守文化符号运用、自然与人文融合、创新与传统结合等原则。文化符号的运用原则是指利用当地传统元素,如特色建筑、民间艺术、传统工艺等,增添地域文化魅力。自然与人文的融合原则是指乡愁不仅来源于对故乡人文景观的记忆,也包括对自然景观的眷恋,设计时应当注重自然要素的保留和利用,与人文元素相融合,打造具有历史沉淀和自然气息的空间。创新与传统的结合原则是指在运用乡愁文化基因时,不应仅停留在对传统元素的简单复制,而应结合当代的审美观念和设计理念,注入创新的思维和手法,以期创造出既具有乡愁情感又具有现代气息的景观作品。

三、乡愁文化基因下赫哲族舞蹈艺术的景观空间表达

(1)舞蹈文化元素与环境融合的景观表现

赫哲族舞蹈融合了丰富的民族特色和生活元素,表现出独特的风采。在景观空间中,可以通过舞姿雕塑、抽象元素运用、音乐与声效等角度表现赫哲族舞蹈文化元素。舞姿雕塑是指在景观空间中设置赫哲族舞者跃动的身姿、优美的手势等雕塑,以具象化的形式展现出赫哲族舞者优美的舞姿。 抽象元素运用是指通过抽象的线条、曲线等设计元素在墙面或地面的装饰设计中融入赫哲族舞蹈的图案或符号,将舞蹈的节奏、动态和韵律融入景观空间的设计中。音乐与声效是指在景观设计中加入赫哲族传统音乐或舞蹈音效,通过声音的传达来增强景观的文化氛围,让人们在欣赏景观的同时感受到赫哲族舞蹈的魅力。

(2)民族装饰符号与图案的景观应用

在景观设计中融入赫哲族舞蹈中常见的民族符号和图案,如舞蹈服饰上的纹样、舞蹈道具中的特色元素等,这些元素不仅仅是装饰,更是对赫哲族舞蹈艺术起源、传承和发展历程的生动诠释。这些民族符号和图案通过建筑、雕塑、装饰品等多个维度得以具象化地呈现在景观中,与自然元素相互交融,共同构成了具有民族特色和浓厚文化氛围的景观环境,为人们提供了感知、思考和体验赫哲族文化的机会。同时,这也是对乡愁文化基因的一种呼应和延伸,使人们在欣赏景观的同时,也能够深刻感受到对故乡、对传统文化的深深眷恋和热爱。因此,民族符号的装饰与应用不仅仅是景观设计中的一种手段,更是对赫哲族舞蹈文化的一种珍视和传承。

(3)地域特色与文化认同的景观空间塑造

在景观空间中展现赫哲族舞蹈的地域特色与文化认同,选择赫哲族传统聚居地的场所来呈现赫哲族乡愁情感的表达和所蕴含的地域特色,通过设置仿古村落的木屋或帐篷,再现赫哲族人民的生活方式,模拟赫哲族人的日常生活场景,加强舞蹈空间与文化认同的联系。景观布置树木、灌木、草地等植物,利用灯光和投影技术增强空间氛围,营造出日出日落、林间月色等自然景观,展现出森林、湖泊等自然景观,使观众身临其境,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营造出浓厚的自然氛围空间,设置木质构架或竹编道具,模拟赫哲族人常用的捕鱼工具或狩猎器具,以此突出赫哲族人与自然环境的密切联系。

四、结语与展望

乡愁文化基因视角下的赫哲族舞蹈景观空间设计,对赫哲族文化的历史渊源、舞蹈形式的内涵、乡愁情感的表达等方面进行探究,借鉴现代空间设计理念,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相结合,打造出具有文化传承意义的舞蹈景观空间,不仅展示赫哲族文化的魅力,更是唤起人们对乡愁的情感共鸣,以及对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关注。这种新的融合视角能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为赫哲族舞蹈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赫哲族舞蹈融入赫哲族民族文化基因,彰显边疆地域特色,必将促进地域景观文化延续,既能弘扬民族特色舞蹈艺术,也会为边疆民族文化赋予新的时代意义。

参考文献

[1]熊颖茜等.民族文化基因视角下的民宿发展应用研究——以黑龙江省赫哲族民宿为例[J].北方经贸2021(10):156-160

[2]何苗.黑龙江流域世居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舞蹈艺术与“双创”研究[J].黑龙江民族从刊2022(06):130-134

[3]李冠莹.论赫哲族舞蹈的起源和发展.戏剧之家[J].2019(30):11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