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高段语文阅读理解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

张俊

乐山高新区嘉祥外国语学校 614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在此情况下,社会各界对于基础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当下,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教学中,很多教师开始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以此来实现提高学生整体阅读水平和学习质量的目的。本文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了分析,包括其内涵和意义,阐述其在教学工作中的应用原则,提出在该模式下,小学高段语文阅读理解教学实践策略,以供专业人士参考。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小学高段语文;阅读理解;应用研究

引言: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在小学高段语文阅读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协作交流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小组合作学习概述

(一)内涵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内通过合作、交流、互助等方式,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小学高段语文阅读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强调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通过小组讨论、互相讲解、互相评价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协作交流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意义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高段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具有深远的意义。一来,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在小组内,学生可以通过交流、讨论,从多个角度理解阅读材料,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二来,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交流能力。在小组活动中,学生需要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任务,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还可以提高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另外,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小组学习中,学生需要自主思考、自主解决问题,这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原则

(一)互相促进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个小组成员都应该相互促进,共同进步。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小组内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弥补每个人的不足。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互补和协作,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二)全员参与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个小组成员都应该积极参与,发挥自己的作用。教师应该鼓励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小组活动中来,不仅要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还要鼓励学生倾听他人的意见,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通过全员参与,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三)因材施教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应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策略。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组,使每个小组的成员在能力、兴趣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互补性[1]。这样,每个学生都能在小组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作用,实现个性化发展。

同时,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帮助,鼓励其积极参与小组活动,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对于学习优秀的学生,教师应给予更高层次的任务和挑战,激发其学习潜力和创新精神。

三、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小学高端语文阅读教学实践策略

(一)教学设计与实施

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设计时,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阅读材料的特点,以确保学生能够在小组讨论中充分展现自己的潜力和能力。具体来说,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学科背景、兴趣爱好等因素,设计适合的小组学习目标和任务,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一方面,教师需要明确小组学习的目标和任务。这些目标应该具有明确性、可衡量性和可实现性,同时也要符合阅读材料的特点。例如,在教授文学作品时,教师可以设计小组讨论任务,让学生探讨作品的主题、人物形象、语言风格等方面,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另一方面,在实施小组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并鼓励每一位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教师可以采用多种策略,如提问、引导、点拨等。同时,教师还需要注意控制好讨论的节奏和方向,避免讨论偏离主题或过于混乱,确保学习效果。

(二)组织小组合作阅读活动

在进行小组合作阅读活动前,教师首先需要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分组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性别、阅读能力、兴趣爱好等因素,确保每个小组内的学生具有差异性,可以相互补充,共同提高。同时,每个小组的人数不宜过多,以便于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讨论和活动中。

教师需要根据阅读材料的特点和教学目标,为每个小组设置具体的阅读任务。任务可以包括理解文章主旨、分析人物形象、探讨文章主题等。任务设置应具有层次性和挑战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在合作阅读过程中,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思维导图等策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同时,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阅读情感和态度,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效果评价

在当今教育领域,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一种广受推崇的教学方法。该方法强调学生间的互动与合作,旨在通过集体智慧与努力来提高学习效果。

阅读理解能力是评价小组合作学习效果的重要指标。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需要通过阅读、讨论与交流来共同解决问题。因此,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直接影响到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通过对比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前后的阅读成绩,教师可以评估小组合作学习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程度。同时,还可以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是否能够准确理解并阐述自己的观点,这也是评价其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方面[2]。

结束语:综上所述,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高端语文阅读教学中具有显著优势。通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教师需要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推动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杜娟,周海永,李艳.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指导策略的研究与实践[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22(06):80-82.

[2]马晓玲.探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高阶思维能力培养[J].汉字文化,2023,(S1):239-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