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护理流程优化路径应用实践分析
龙小梅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610000
摘要:目的:当患者面对急性心肌梗死时,应采用怎样的路径进行治疗。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7月至2023年9月收治的82例急性心肌梗死作为研究对象,将82例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见的路径去护理,观察组则采用优化路径的急性护理流程,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应用效果。结果:选用常见护理流程的对照组的急诊抢救情况相比选用优化路径护理流程的观察组要差(P<0.05)。结论:采用优化路径应用到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护理流程中可以缩短急救时间,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护理流程;优化路径
引言: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可以为患者增加抢救时间,减少救治延误,提高救治效率,尤其是在儿科和妇产科,需要考虑到这些特殊患者群体的需求和特点。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需要争分夺秒,通过优化护理流程,可以缩短患者从发病到治疗的时间,从而减少心肌损伤,改善患者预后,及时有效的救治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急诊护理流程的优化路径应用实践可以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应急反应能力,促进其专业成长。实践分析可以为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护理流程的优化提供实证医学证据,为临床实践和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21年7月至2023年9月中,选取本院收治的8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82例患者采用抓阄的方式平均分为两组,两组患者每组有41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流程,对照组采用优化路径护理流程,两组患者之间性别、年龄无明显相关,因此两组患者之间具有可比性(p>0.05)。
1.2筛选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2)患者发病时间不得多于12小时。(3)得到患者和家属的参与实验同意书。
1.2.2 排除标准
(1)患者伴有其他严重疾病。(2)排除非专业护理人员(3)患者或家属拒绝参与本研究。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急性护理流程,观察抢救成功率。
1.3.2观察组
观察组采用优化路径的急性护理流程,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应急反应能力直接影响急诊护理流程的执行效果。医护人员对于疑似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建立快速通道,使其尽快接受心电图检查、血液检查和其他相关检查。急诊科应与心内科、介入室、放射科等部门紧密协作,确保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必要的治疗和支持。在儿科中,由于儿童患者表达症状的能力有限,医护人员需要高度警觉,运用专业的评估工具和细致的观察来早期识别急性心肌梗死。在妇产科中,在处理急性心肌梗死时,需要同时考虑母亲和胎儿的安全,确保在治疗母亲的同时,不影响胎儿的健康。护理人员可以通过质量监控,发现急诊护理流程中的问题和瓶颈,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改进,以提高救治质量和效率。医院要定期进行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认识和处理能力,以确保急诊护理流程的顺利执行。通过以上优化路径的应用实践,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同时也有利于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医院整体实力的提升。
1.4 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组和实验组的抢救的成功率。
1.5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选用SPSS26.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均表明P<0.05,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
2.1观察组和实验组的抢救的成功率。
观察组的成功率为100.00%,对照组的成功率为95.17%。观察组的成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如表1。
3.讨论
优化优化路径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护理流程可以有效提高救治成功率。通过不断优化流程,可以有效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护理质量,降低病死率,改善患者预后,优化流程往往伴随着电子化、信息化的提升,帮助其做出更科学的决策。
为了提高效率和质量,急诊护理流程需要标准化,护理人员要确保每个步骤都按照既定程序执行,减少差异和混乱。在急诊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及时的教育,让他们了解疾病的自我管理知识和生活方式的调整,以提高治疗依从性,优化路径包括建立质量监控体系,定期评估急诊护理流程的效率和效果,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针对于儿科要根据儿童的年龄、体重和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且儿童和家庭成员需要额外的心理支持和辅导,以帮助他们理解疾病的性质和治疗过程。对于妇产科,妇产科患者会对疼痛更为敏感,因此,有效的疼痛管理是优化护理流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急诊科医护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他们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识别、处理能力,以及执行急诊护理流程的熟练度。急诊护理流程不仅包括急性期的救治,还需要关注患者出院后的延续性护理,如药物治疗、随访和康复指导等。优化路径的应用实践需要医护人员进行标准化操作,这有助于提高医护人员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疗能力,同时通过质量控制措施保证救治质量。
患者一旦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应立即开始治疗,包括给予阿司匹林、肝素等药物,准备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制定并执行标准化的治疗路径,确保患者在规定的时间内接受到必要的治疗,如规定时间内完成心电图、药物给予、转运等。通过以上方面的应用可以看出护理流程优化路径的优势,可以减少心肌损伤,改善患者预后,提升整体医疗服务质量。
综上所述,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心血管疾病,其急诊护理流程优化路径的应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优化路径的应用还需要不断地进行评估和调整,以适应临床实践中的变化和需求。同时,还需要加强医护人员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认识和处理能力,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应急反应能力。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护理流程优化路径是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效果的重要手段,对于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改善患者预后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护理人员应持续评估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根据需要调整护理计划,以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杜婷婷. 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护理流程优化路径应用实践分析 [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20, 8 (03): 2+9.
[2]袁星娟. 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护理流程优化路径应用实践分析 [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9, 7 (20): 87-88.
[3]田晓英.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护理流程优化路径应用实践 [J]. 健康之路, 2018, 17 (09): 183.
[4]黎恋. 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护理流程优化路径应用实践分析 [J].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18, 2 (09): 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