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城乡:“新乡土幼教”数字化行动研究的新路径
林菁
江苏省溧阳市阳光幼儿园 213300
摘要:“新乡土幼教”概念的提出不仅是乡村幼教对乡村振兴的强烈回应,也是乡土幼教冲破教书育人舒适圈,扩展至社会功能和文化功能兼具的新实践,更是乡土幼教在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新选择和拓展。在此背景下,幼儿教师要持续推动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深度融合,促进教育信息化从融合应用向创新发展的高阶演进,以此更好地构建数字化“新乡土幼教”体系。
关键词:“新乡土幼教”;数字化行动;研究路径
引言
在教育领域不断朝着数字化方向发展的背景下,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已经深度融入幼儿教育全过程。“新乡土幼教”与数字化手段相结合能够将当地的自然景观、民俗文化等乡土资源通过数字化形式融入教学内容,让幼儿更好地了解本土文化和自然环境,提高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并以此建立文化自信,在对幼儿情感发展有着积极影响的同时帮助他们在认知、社会交往等方面不断发展。因此,研究“新乡土幼教”数字化行动的新路径具有重要教育意义。
一、构建新乡土幼教体系
首先,规划乡土资源与幼儿课程的融合。教师借助网络资源优势,将其中的乡土资源与幼儿课程进行科学规划,寻找幼儿兴趣和乡土资源之间的链接点,以完成将资源转化为幼儿经验的目的,进而促进幼儿后继发展。例如:设计幼儿可以参与虚拟种植、养殖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了解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动物的生活习性等乡土知识,提升他们对乡土生活的认知和兴趣,实现实践操作能力、创新想象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等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1]。
其次,运用适合的数字化工具进行层次教学创新。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互动投影墙面等工具将乡土文化元素融入其中,让幼儿更好地感受乡土文化魅力的同时,提升课堂学习的趣味性和参与度,增强互动效果。例如:教师将民间故事制作成有声读物或动画视频,像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有着独特的神话传说,通过动画形式能更生动地展现给幼儿,既传承了乡土文化又借助数字化手段丰富了幼教资源。或者教师借助AR、VR等信息技术将乡土资源进行直观化、具体化处理,以此为幼儿带来沉浸式的学习体验和感悟。例如:利用AR技术让幼儿真实体验当地古老建筑的历史变迁,或者让幼儿在VR构建的乡村场景中进行角色扮演,体验乡村生活的不同角色,加深对乡土文化的理解和认知。
最后,教师可以借助“数智化管理平台”进行教学数据采集、整理和应用,记录幼儿在乡土资源相关活动中的数据,如幼儿对某种乡土文化活动的参与度、兴趣表现等,平台自动分析出孩子的发展情况,以此帮助教师科学地调整教学方案。
二、多方联动合作推进“新乡土幼教”数字化行动
(一)城乡幼儿园共建与乡村互动模式
在“新乡土幼教”数字化行动中,各幼儿园要积极探寻可延伸拓展的城乡园共建、村园互动合作关系脉络。例如:城市幼儿园可以将先进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引入乡村幼儿园,同时乡村幼儿园可以提供丰富的乡土资源作为共享教育素材。并且,教师要充分利用乡村资源融入到幼儿教育中,例如:邀请村里的手工艺人到幼儿园进行文化技艺的讲授,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数字化手段进行记录、传播和进一步的教学开发,以拓展多元化、数字化的“新乡土幼教”教育体系[2]。
(二)借助数字化平台构建家园共育机制
家园共育是提升学前教育成效的重要手段。在“新乡土幼教”数字化行动的新路径实施中,教师可以借助手机应用程序或在线平台,定期向家长推送关于“新乡土幼教”的数字化教学内容。例如每周向家长分享幼儿在园参与的乡土文化活动视频,如学习本地传统舞蹈、学习本地非遗文化的片段。家长也可以通过平台反馈幼儿在家中对乡土文化的兴趣点和学习情况,实现家园之间的及时互动。另外,教师要鼓励家长参与到“新乡土幼教”的数字化行动中来,发挥家园共育机制的长效育人作用,促进数字化新乡土幼教体系的优化。例如:邀请家长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共同制作关于家族故事或家乡变迁的数字绘本,这些绘本可以融入家庭照片、长辈的回忆等内容,然后在幼儿园内进行分享展示,从而增强幼儿对家庭和乡土的归属感。
三、提升幼儿教师的数字化素养和乡土教育能力
在教育部颁布的《教师数字素养》教育行业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要从数字化意识、数字化的运用、数字化责任等方面提升数字素养。在“新乡土幼教”数字化行动中,教师在正确选择数字化教学工具的同时要合理设计课堂教学环节,将数字化教学和教学规则相结合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提高幼儿的主动性和课堂学习效果。这就需要幼儿园为教师提供结合数字化技术和乡土幼教内容的培训课程。课程内容可以包括如何使用数字化工具进行乡土文化教学,如:利用电子白板展示乡土手工艺品的制作过程;运用多媒体软件制作关于乡土节日的介绍课件等。在培训中要注重教师实际操作能力的提升,使其能够熟练将数字化教育融入到乡土幼教工作中去[3]。
总结
综上所述,“新乡土幼教”数字化行动是持续发展的过程,需要幼儿园、教师、家长共同努力。幼儿园应积极引入数字化教育资源,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的数字化教育能力,不断学习和更新教学理念。家长应积极支持乡村幼儿的数字化教育,与学校共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通过共同努力新乡土幼教数字化行动将为乡村幼儿教育带来更广阔的天地。
参文献:
[1]王海英.“新乡土幼教”:一个本土概念的社会学想象力[J].教育发展研究,2024,43(Z2):1-11.
[2]贾佳,徐海芳,王海英.乡园智慧——乡村园长的教育力量与乡村振兴的交融之光[J].教育家,2024,(29):38-39.
[3]王海英.从“农村学前教育”到“新乡土幼教”[J].教育家,2024,(20):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