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道德与法治学科作业设计
宫海鹰
东宁市绥阳中学 157212
“双减 ”政策背景下,为了实现减负增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业设计改革成为教育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道德与法治学科的作业设计目标应与学习目标相一致,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设计道德与法治学科作业,具体落实在作业单的设计、布置、评价和反馈机制,进而增强道德与法治学科作业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 作业设计 核心素养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 年版)》第三部分课程目标中提出五个核心素 养内涵与此同时,“双减 ”政策背景下不断将课程改革推向深入,传统作业设计已不能满足 新课程推进的需求,减量增效完成课程目标,作业设计作为一个切入点在教育教学环节中的 作用尤为突出。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思政课,旨在提升学生恩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法 治素养和人格修养等,增强学生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为培养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为己任的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打下牢固的思想根基。[1]
(二)研究现状
教育学专家及教师从多方面对核心素养导向的作业设计的理论依据进行了探究。很多学校和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尝试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作业设计。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作业设计越来越受到重视,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道德与法治学科作为具体学科缺乏能够依据学科教学目标特点适用的核心素养 导向的作业设计的完整体系。
(三)预期结果及其目的和意义
把握道德与法治学科作业设计的目标,加强作业设计的实效性,完善作业设计模式。[2] 形成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科学有效的作业设计模式,注重作业设计和布置反馈的整体性。突 出作业设计核心素养内涵,有效促进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业实现育人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 展。
二、借鉴相关实践成果
(一)学习借鉴“四步四单”作业设计模式[5]
通过不断的搜集资料和学习,发现长治市实验中学教育集团提出的“ 四步四单 ”是根据 深度学习、最近发展区、多元智能理论等多种理论,同时指向核心素养,进行“ 四步(即课 标研究与解读、学情分析与统整、作业设计与布置、作业评价与反馈)四单(即大单元作业 单、课时作业单、班级作业公示单、学科作业反馈单)”作业设计体系建构的成果十分完善。
(二) “四步四单”作业设计模式依据
其根据 2021 年 6 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督查组的监督报告提出的学生的作业负担仍 然偏重,并指出作业的内涵、独特的育人价值和遵循的教育学和心理学规律是密不可分的。在“双减 ”背景下,应遵循“控量提质增效 ” 原则,需要重新建构作业设计体系,回归教育本质,同时注重作业作为课程教学与评价。
(三)明确作业形式
从书面类和操作类两个角度来界定,明确了作业的形式:常规书面作业、书面开放题、 整理类作业、操作类作业、跨学科类作业。
三、应用与反思
“ 四步四单 ”作业设计体系通过学校教师研讨文件、参考文献等方式在作业管理机制上形成闭环管理。作为具体的学科,道德与法治学科同样适用,课题主题可以与核心素养相结合,选择恰当的作业形式,做出具有学科特色的作业设计。
(一)前期准备
1.课标研究与解读
第一,明确教学目标,制订基本标准,作业设计教学目标和作业目标相一致,作业目标 和育人目标相一致;应具有综合性、启发性、开放性和迁移性;趋向趣味化、生活化、情景
第二,作业设计应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推进套餐式分层作业;作业内容上,强调学科与 整合,注重资源多样化;作业评价上,强调多元化,鼓励多种评价方式并存。
第三,制订本学科从初一到初三的作业设计的目标文本。
2.学情分析与整合
教师通过了解学生对作业难度的感受,学生对单元知识和能力掌握情况进行前期的作业 分析,将课标要求却没掌握好的作为作业设计重点;另外教师应长期记录、分析学生在不同 学习内容上所存在的困难,从而掌握作业设计内容的难度。教师根据学情制订学科学情档案, 并汇总到学年组。由学年备课组长综合分析,生成年级学情档案,作为作业设计的学情依据。
(二)作业设计与布置
根据前期准备工作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组长和任课教师进行系统、科学的作 业设计与布置,设计出核心内容作业“ 四单 ”——大单元作业单、课时作业单、班级作业公 示单、学科作业反馈单。作业“ 四单 ”基于核心素养进行设计,逐步实现书面型作业与实践 合作型作业相结合。
1.大单元作业单
道德与法治学科单元主题鲜明,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实际。[4]十分符合大单元教学 理念提倡的项目式教学和主题式教学,是从整体出发,打破内容章节界限,联系的看问题, 基于前期制订的作业目标、单元目标和作业内容做出的作业设计单。
2.课时作业单
课时作业单要求把握好班级学情和单元作业设计的关联性。大单元作业单制订后,任课 教师根据授课进度和班级学情,将教学课时任务和目标逐步分解到每个课时,分为课前预习 和课后复习,制订出专属于每节课的“课时作业单 ”,是需要学生直接完成的作业单。
3.班级作业公示单
利用班级设置的作业栏,配合班主任布置当日作业总量进行作业布置前公示,让学生明 确学科作业,可以体现作业即学习目标的定位,实现教学目标的前示作用。
4.学科作业反馈单
依据学科作业反馈单,可实现对学生学科素养、作业设计质量和目标达成的评价与反馈。 在前期作业设计和公示之后,学生完成布置的课时作业单,教师及时批改、分析和讲评作业, 由教务处发放“学科作业反馈单 ”,进行反思和改进。
(三)评价与反馈
工作内容:教务处在评价中主要通过教师批改作业、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和问卷调查的 方式,围绕“育人为本、目标一致、设计科学、类型多样、难度适宜、时间合适、差异选择、 结构合理 ”八个一级评价原则展开评价,以打分的形式生成评价表,最后以文本的形式及时 反馈作业设计的问题和亮点,有效改进提升教学过程和作业设计中的问题,及时总结作业设 计中的闪光点,最终达成作业设计的目标—教学—评价的完整过程。
四、结论
依据道德与法治的学科特点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构建多维作业设计体系。在作业设计过程中构建课程目标与作业目标相一致,学情状况与作业设计相适应,大单元内 容与课时作业相结合,班级公示与课程目标相符合,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相联系的作业设计体系。